史上最全:《张迁碑》字字析(1-18讲)
《张迁碑》全称《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碑高九尺五寸(2.92 米),宽三尺二寸(1.07米)。碑阳十五行,行四十二字,共五百六十七字,字径3.5厘米,隶书;碑阴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衔名及出资钱数,共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共四十一行三百二十三字,隶书,字径3.5厘米;碑额篆书题“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意在篆隶之间而屈曲填满,有似印文中缪篆,人因以篆目之。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
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迂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所以有人怀疑是摹刻品,但就端直朴茂之点而言,非汉人不能,所以决为当时之物。碑阴所刻人名,书亦雄厚多姿。
碑帖原文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於留。文景之间,
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於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狄,东勤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畋,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徵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於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于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喆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於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於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求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乾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无祚,亿载万年。
君 "君"字造型外方正内弯曲。三横线要保证平行之势,上横弯曲,中下横平正,三横起笔参差不齐。长撇弯曲,调整整字变化。
  讳 “讳”字整字外侧方正,内部弯曲。左侧“言”旁上松下紧。右侧长竖弯曲,下面三小竖向左倾斜表现整字灵动。
  迁 “迁”字是半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向右上调整,整体重心向右上方偏移,“西”处稍厚重,下面小撇捺需要轻巧。走之旁要注意两点的变化,平捺需要厚重。
  字张迁碑书写此字上方下圆,宝盖头夸张加大整字的气势。下面子处长弧线要调整中锋用笔,保持线条的弹性。
  公 “公“字看似简单,实则在书写时需注意下面三角不是正的,需要靠捺画调节。左面丿“收势回锋”,右面捺画重顿出锋。
  方 “方”字重心偏右移动,点画与长撇不在横画的正中间。横画下面两笔一转一折。
  陈 “陈”字横画较多,每笔之间的距离可做细微调整。两竖画,副竖稍轻,主竖稍重弯曲。两点画一近一远调节整体灵动气息。
  留 “留”字笔画单一,不能写的死板。书写时调整横画与竖画之间的弯曲变化,留白处间隙相等。
  己 “己”字笔画较少,行笔宜慢不宜快,在一般书写时可以加强重量。起笔厚重,小竖需要向左倾斜(收势),平捺提按波动向右上出锋(放势)。
  吾 “吾”结构字上大下小。第一横要方正平直。竖画向左斜,竖折弯可以两笔书写。长横微波动伸展。下面口字下横稍粗起平稳作用。
  人隶书又称“八分书”隶书中的撇画、捺画是最能表现分势。人字整体字形稍扁起隶势,需要厚重书写。撇画起笔轻,收笔回锋。捺画长直外放捻笔出锋。
也 “也”字整字方正较为强硬,多以方笔书写显厚重。横折微提,转笔向里收,短竖下面留白。捺脚按笔出锋向外放。
君君字与之前的不同,整字摆动很大。第二横与第三横起笔处对齐,长横没有明显波动,可表现古拙。撇画弯曲。口部要小一点,与撇画对齐,以求稳势。
之之字整体是篆书结构,横画是隶书笔法。在书写时中间竖画垂直,左边竖画向左弯曲与横画相接用“搭”笔,右边竖画弧线书写与小横画相接。长横厚重平稳,书写时行笔与捻笔配合书写,掌握一定的节奏性。
先先字整字重心偏上。上紧下松,两横相近,长短一致,小竖向左倾斜。下面笔画伸展,撇画收势,竖折钩重顿出锋放势,调节整字平正。
出出字结构上大下小,整字对称平均。四小竖倾斜度一致。下横微微向上提。
自自字整字扁势,笔画四横两竖较为单一,竖粗横细。点画要灵巧。通常在书写时可以将此字
有有字上部宽下部窄。长横是主笔,出锋处向右上平捻放势。竖撇与上撇弯曲要有变化,右边竖画垂直收笔。每横向线之间距离要相等。
周周字可做全包围结构书写。左侧竖撇垂直感很强,右侧竖画行笔稍短收笔略轻。三条横线展示隶意,每横之间空隙相等。下侧“口”略收,左右留白,上横略细,下横略粗。
周此字较为方正。上三横出有残破,中竖倾斜,可作为两字之间的变化书写。右侧竖画弯曲,中间“口”略大。火字旁的有什么字
宣宣字为地载式字形。宝盖头轻巧右倾,左侧小竖向左书写与长横燕尾调节整字平衡,整字横画较多,留白处理不匀略显变化。下长横强硬有力,出锋厚重。
王王字整字右斜,三横起笔逐渐右移,起笔变化灵活生动。上两横轻巧,下横厚重沉稳,中间竖画垂直稳重。
中中字上横波曲,下横平直,左右两竖向里倾斜,中竖挺拔。整字极为精神。
兴整字上松下紧,汉碑味极重。上下分离略空。上侧整体形成三条横向弧线,四条纵向直线。下侧两点与横向连,长横波动有力。
有有字整字稳重。横画长直出锋,用笔直率切忌单薄,应有立体感。整字每横之间间隔不等,表现汉代隶书率真之美。
张张字为左右结构,左轻右重,左动右静,整字平稳。“弓”旁上紧下松,右侧厚重松散,四横收笔对齐使整字方整,下面竖提圆转厚重,短捺波折捻锋,点画灵巧。
仲仲字为左右结构,左右分开使整体呈隶书之势。左竖轻巧与撇画相搭角度狭小,右竖厚重有提顿变化。左右高低不一,错落有致。
以汉隶多用此写法,形状变化较大。“口”处左直右曲,人处撇捺角度略呈直角起分势。
孝孝字笔画繁琐,角度各异,斜画轻写,展示横画。此字长撇被分成两笔,长横平直。下面长横出锋与弯钩相交处提笔,避免二次复墨。整字中心与子字中心错位,保持整字平衡。
有有字两横平直,上侧三笔相交中心清晰不可复墨。两撇画一直一弯。整字重心靠右下方。
  为为字整字接近三角形。用笔提按展示行笔节奏,速度宜迟,表现凿刻痕迹,接笔处要实,表现结字整体感。
行行字左右结构,左收右放。双人旁一直一弯,行笔迟缓。右侧两横角度不一,行笔波动表现隶意,短竖沉稳。
披披字左右结构,左小右大,提手旁细长收势,皮侧中宫松散,重心右下,转折处应多变化。 
览览字是倒品字形结构,上宽下窄,整字横画较多,间隔宜近。隶书中“览”这类字宜长不宜扁,长字也可以展示隶意。
诗诗字左右结构,左侧口处稍重,右侧“寺”字变形,整字左右横画错位。右下方短竖稍粗,点画
雅雅字左侧变形,重心微下沉,接笔处要精致。右侧四横与左竖连接虚实,右竖画弯曲,三横长短一致,第四横画伸展。
焕焕字左右结构,在张迁碑中这个字稍变形,主笔横画将偏旁托起。火字旁在书写时竖撇与三个点画不要粘在一起。右侧分上下,上侧方正,接笔肯定。下侧主笔横画与两点站在一起。
知知字左右结构,左侧变形从篆书演化而来,略显古意。右侧口字呈扇面形状。整字较为静雅,书写时应注意整字字形为扁势。
其其字为独体字,整字结字茂密。第一横与第四横为整字主要展示笔画,两竖向里略收,展示主笔横画。下面两点与长横连接,使整字不松散。
祖祖字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示旁整体较瘦,上松下紧。且字宽大,四横间隔相等,两竖向里收势,展示长横主笔。整字左右紧凑,长横借位于偏旁下侧。
高高为独体字,整字上松下紧,主笔长横伸展,中间口处稍变形,接笔灵巧,用墨适量,以点画为中线左右呈对称之势,以线质粗细变化打破对称。下侧平稳,展示横竖之间平行关系。整字横画较多,间隔相等。
帝帝呈隶势,原帖整字非常扁,在书写时可以稍加调整,以求在作品中和其他字的和谐。第一笔点在隶书中多以横代替,第二长横为主笔,下面两点相聚中间。秃宝盖与巾字整合在一起,呈包围之势,在书写时内部变化打破对称关系。
龙龙字左右结构,左侧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张迁碑多用此法展示古拙之气。上侧三横相等,重心向左上。右侧横画较多注意间隔之间的距离,三小点可做横画处理与其间隔一致。
兴兴字整体结实,笔画相接得当,不宜写散。此字上大下小,上侧笔画繁琐,呈扁势。上侧分左中右三部,在书写时,初学者可以先写中间后写两边,这样可以保证上侧不易写歪。下侧两点要灵巧,搭接方法要区别上侧。
有有字在张迁碑中一出现过了,但在这个字中还是可以看出与之前的有所区别。临帖时这一点最重要,在临帖时需要发现出现过的字与当下字的细微变化,这样在创作是可以自然变化。这个有字整体重心向右。
张张字整体上收下放,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弓侧上紧下松。长侧上下紧密,四横处要有笔触的变化,中锋行笔展示笔画立体感。捺画为主笔,书写时与小撇搭接展示小撇灵巧。
良良为独体字,张迁碑中此字极为精彩,此字整体横画较多,很好的展示了隶书的形态。下面的短撇与长捺夸张的诠释了整个字形。左侧的竖画呈“s”型曲线。调节了整字柔曲美感。
善善字为上下结构,整字原较为繁琐,张迁此字简练笔画,是整字更符合隶书。隶书在汉代实为篆书的简化体,在隶书创作书写作品时我们应笔画较为简练的字形去创作隶书,这样更会展示其历史味道。如笔画繁琐了,则会有清人隶书的味道。此字上大下小整体以展示横画为主,两点与横画相连,但接笔注意搭接关系,切忌死板。
用用字独体结构,在书写时用字笔画较少可以作为重字出现在作品之中。临帖时注意书写节奏,接笔处要实,撇画弯曲。内部空隙间隔相等。
筹筹字上下结构,有变形,上小下大,在书写中下部分占用很大的空间。此字横画较多,注意每笔之间的距离相等。中间竖画向左倾斜,左侧撇画弯曲,右侧长竖垂直。整字向左稍倾斜。
策策字上下结构。草字头与长横粘连为一体。草字头处横长竖短,下侧平行关系较多,注意笔画粗细、方向、轻重、方圆、间隔相等。
在在字独体结构。整字稍扁,书写时笔画结实,整体感很强。三横画主要展示,左侧小撇与竖画弯曲,表现整字灵动。行笔是注意手指动作,利用毛笔表现刀刻痕迹。
帷帷字左右结构。张迁碑此字将左右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感。同时此字张力十足,左侧三竖与右侧四横形成明显对比。书写时字底左右对齐,是整字平稳。
幕幕字上中下结构,张迁碑在处理此字时将所有笔画粘接在一起,使字连接紧密。此字形上大下小,上松下紧。书写时主要表现横画,下侧笔画紧凑,接笔处要灵活。
之之字独体结构,张迁碑之字多用篆法。临帖时注意中间竖画弯曲,长横重藏锋,收笔处捻动出锋。行笔时不能快,注意书写节奏。
内内字独体结构。书写时笔画较少,接笔处要实。外框方整,内部空间分割后留白均匀。整字重心向上。
决决字左右结构,左侧应注意三点水中每个点画的变化。右侧两横起笔处一方一圆。竖撇过两横处再转笔,转笔过早会使整字倾斜。捺画起笔处轻入锋,转笔处捻笔出锋。
胜胜字左右结构。此字原碑破损,此写法参考清代何绍基临张迁碑,右侧上方书写火字,更具隶意。整字左重右轻,左低右高。右侧书写时多注意笔画之间的平行关系,细微处小笔画需藏锋,注意笔画
行笔方向,行笔时拇指微调。
负负字上下结构。整字上放下收,上部分刀字头撇画向外伸展。下侧目部分收紧,底下两点向外分开。整字笔画较少书写笔画要接实。
千千字独体结构。原碑有残破,很多书写者容易写错。上面小竖是残破,书写时应减去。书写时长横向下调整,使整字重心向下移动。
里里字独体结构,张迁碑在书写此字时左大右小。中间竖画偏右弯曲,使上面四白大小不统一,下面长横左长右短、左轻右重。是整字对比强烈,呈奔跑之势。
之之字在张迁碑中出现很多次,但每次书写造型都不一样,这为我们在创作时提供的素材很多。此写法左断右连,使整字重心向右,书写此字时与上下字形态字势统一。
外外字左右结构,左大右小,左低右高。左侧行笔较直,接笔轻巧。右侧厚重,竖画向左书写与捺画形成支架关系,把整字撑起。注意竖画和捺画的书写角度。
析析字左右结构,整字厚重,行笔缓慢涩动,增加笔画质感。木字旁造型精致,留白均匀。右侧斤字撇画接笔精巧,横画接笔沉实,使两笔有变化。下面两个竖画需要有方向变化,增加灵动。
珪珪字左右结构,此字在书写时横画较多,应多主意横画的间隔距离,左右横画尽可能不对齐,要有错落感。书写时不宜滑过,多用涩笔。有节奏、有变化。
于于字左右结构方旁每笔之间的距离间隔相等,由一点散发式造型书写。左侧整齐,右侧灵动多变。人字部分应注意撇弯曲,捺画长直。左低右高,错落有致。
留留字独体结构。在这个留字时需要注意右上角口的变化,整字书写时间隔均匀,留白相等,粗细有致。行笔时迟涩缓进,用墨需厚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