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第一篇: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1全等三角形
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1.3尺规作图
第二章 图形的轴对称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2.3 轴对称图形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角平分线的性质
2.6等腰三角形
第三章 分式
3.1分式的基本性质
3.2分式的约分
3.3分式的乘法于除法
3.4分式的通分
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6比和比例
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四章数据分析
4.1加权平均数
4.2中位数
4.3众数
4.4 数据的离散程度
4.5方差
4.6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
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
5.1定义与命题
5.2 为什么要证明
5.3什么是几何证明
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5.6几何证明举例
第二篇: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年级5、6班的数学教学,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差,虽然学生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过渡时期,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学习,进而影响将来是否能升学。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全等,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初步运用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能用尺规作图,了解作图的道理,掌握基本的作图技能。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了解分式和分式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解有关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5.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学会有关证明。
四、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牢记轴对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性质;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个基本作图;
牢记分式的概念,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与计算;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与方差的计算。
认识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学会运用综合法对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进行推理证明。
五、教学难点:
探索两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方法,准确进行推理
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异同,正确进行作图;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正确处理分式方程的増根问题,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应用题
牢记加权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了解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学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辅助线的添加。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4、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七、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1课时
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12课时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分式16期中复习测试4数据分析10几何证明初步13期末复习测试5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三篇:八年级数学上册 分式方程教案 青岛版
课题:3.7《分式方程》一(共2课时)孙秀蕾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2、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寻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1、审明题意,寻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教学难点
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式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且学会了解分式方程.接下来,我们就用分式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2、学习探究
例
5、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张老师和王老师分别乘坐早7时发出的普通客车和8时15分发
出的豪华客车从甲地去乙地,恰好同时到达.已知豪华客车与普通客车的平均速度的比是4:3,求两车的平均速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