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我们将吃什么?
作者:海生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4年第05期
作者:海生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4年第05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水土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预计5~7年之内肉类的价格将会翻一倍。到时候,肉食将成为一项奢侈消费。在我国,肉类价格恐怕也难逃上涨的趋势。
但是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从肉食中摄取蛋白质,要是将来吃不起肉,拿什么来补充蛋白质呢?
蟋蟀汉堡和毛毛虫腊肠
非洲的许多民族至今还流行着吃毛虫和蝗虫的习俗。他们的妇女和儿童生活中的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到森林里采集毛虫。在我们东方,吃虫子的习俗也不乏其例。譬如,印尼巴厘
岛上的居民就喜欢把蜻蜓放到椰汁里煮沸,拌着生姜和大蒜一起吃;木蠹虫幼虫则是澳洲土著毛利人的传统食物;还有,泰国人喜欢吃蟋蟀,黄蜂幼虫则是日本人的美食。
对于这些习俗,我们过去总以为这是野蛮的象征,殊不知,这类昆虫食品未来必将引领美食新潮流呢。
根据科学家的调查,昆虫所提供的蛋白质足可与普通肉类相媲美,此外,它们还几乎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B1、烟酸、钙等等。在我们的祖先还茹毛饮血的时候,昆虫一度是他们的理想食物,而未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将向这一饮食习惯回归。
饲养昆虫比起牲畜来,还有成本低、水资源消耗量少、碳排放量少等优点。目前已大致查明,自然界大约有1400种昆虫可供人类食用;其总量如果按世界人口平均,每人大约能分到40吨——相当于4~5头非洲象的重量,足见其资源之丰富。
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人工饲养食用昆虫,相信不久,大家就可吃到昆虫做的肉夹饼或者香肠。当然,为了避免消费者因“虫”而引起抵触情绪,这类食品刚上市的时候,可能不会贴上吃什么会死“蟋蟀汉堡”或者“毛毛虫腊肠”这类标签,而会以大家易于接受的名字出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