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四、教具学具:教科书、相关的教学用具。
五、教法与学法指导: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很多名胜古迹,你去哪儿旅游过?用一句话说说感受。(生答)
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其中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板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自然引出本课课题,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初步了解,激发情感。
1、了解知识,初步感悟。
出示题目:我来考考你!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包括__、___、__三种类型。
3、我国至今共有多少个世界文化遗产?
4、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居世界第_位?仅次于_____。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5、比一比,看谁记住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多。(先同位交流再汇报)
教师随解答调控课堂,完成知识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这种方式,检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寓教于乐,也体现了尊重、分享学生收获的理念。)
2、直观感悟,了解特点。
(出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黑板上也板书地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图?
分组根据手中纸条中写着的文化遗产的名字,地图中的位置,并贴在对应的位置上。
师:通过看图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回答,顺势板书:数量多,分布广。)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体现活动性,让学生从活动中认知、感悟、提升,并培养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画面,激发情感。
师:我国的文化遗产真是太多了,去过的同学饱了眼福,没去过的同学想去看看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一番。
提出要求:看完谈谈你的感受。
(演示课件)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图片的放映,音乐的渲染,把学生带入其中。眼界得到了开阔,情感得到了熏陶,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调动生活体验,抒发情感。
1、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景又美,有的同学可能去过某些地方。今天你能不能当个小导游介绍一下你游览时的收获?先介绍给同组同学比比谁介绍得最好。
2、全班汇报:(可结合照片、门票、特产、艺术品、作文等介绍。)
预设:如(1)长城:感悟雄伟。
补充:长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让我们再次游览长城,感悟它的雄伟。
(播放录像)看了有什么感受?
(2)故宫:感悟辉煌。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代24个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
(3)丽江古城:感悟民族特。
(4)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教师随学生的汇报灵活的驾驭课堂,调整环节,体现教学机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在交流中增长自己的见识。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交流、感受,在师生、生生对话的交流实践中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
(四)师生共总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我真想有时间去游览各处世界文化遗产。你们学了这节课肯定也有很多收获,谁来谈一谈。
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
1、继续去探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价值。
2、把我们所搜集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办成手抄报。
教后反思:
这一节介绍了北京的世界遗产的价值。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项纪录也奠定了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教材分析了北京世界遗产的价值。教学时我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北京的世界遗产的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举一些实例来说明北京世界遗产的现状和保护情况,以提高学生对世界遗
产的保护意识,通过合作学生对北京的世界遗产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增强了保护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识,效果较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