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张树德
心理健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创设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自身提高心理素质:1.自身减轻心理压力。要合理调整教师的工作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来支配,组织教师多参加课外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心理压力可以得到缓解。调整放松情绪,减轻压力,快乐的事常放在心上,如果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可以知心的朋友、同事来聊一聊天,这样心理压力可以缓解或消除。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做到知足者常乐,量力而行,达到消除心理压力。2.正确理解身心关系:教师是一个有语言、有思想、有情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社会一员。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学生调皮,教学上的困难,与同事间的矛盾等都是引起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身体上的疾病也是引发心理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既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同时又要注意发展自己聪明的智慧,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不断增强心理健康。3.正确对待身边事: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生活事件,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上的各种事件和因
素,如社会制度、时尚习俗、居住环境、经济收入、家庭矛盾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而教师对生活中的紧张事件思想准备往往不足,所以紧张事件发生后容易手足无措。所以,教师应增强适应紧张刺激的能力,莫让紧张事件刺激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4.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难以避免。如家庭不幸、职场评聘、社会矛盾等。但是怎样对待挫折,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从理论和生活经验中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可避免。应当面对现实,并尽力克服面临的挫折情境,激励自己在挫折和失败后,再接再励,不断进取,自觉培养出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善于自我调节:我们要保持心理健康,自然就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究竟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呢?1.增强意识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情绪的强度、持续性等,人的意识都可以加以控制。因此,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时常看到,那些思想意识修养水平高的教师,即使在学生的言行令人难忍的情境下,也能处事不惊,妥善处置;而有的教师意识调节能力差,碰到学生不服管教,往往恼怒,大声责骂。结果,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师生矛盾激化。可见加强意识修养,锻炼经受强烈刺激的意志力,无论对教育学生还是促进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2.自我放松调节。当自己遇到生气、暴怒等情况,要学会自我放松。可以自言自语的在心里哼一首小曲或背诵一首古诗,达到心理情绪的转移。
三、校领导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1.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重视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引导教师向着良性发展;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心理气氛,鼓励教师参加文娱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培养教师多方面的兴趣;3.给每位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机会,让他们与外界社会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开拓他们的生活空间;4.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育领导者要给教师积极的鼓励;5.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
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切实为教师排优解难;6.给教师定期学习心理理论和辅导,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如开设教师心理咨询的讲座。
四、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1.努力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住房条件、教学条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困难;2.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供机会让每为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手段,从而跟上教育的发展。3.从全社会角度改变对教师的评价系统,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升学情况或学生的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工作成果和能力;4.定期地开展对教师心理辅导,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期给教师做身体检查,使每一位教师的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角,要求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是教师的个人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问题,所以要求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
>教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