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案例
案例1 —年轻班主任的心理困惑
案例介绍:
我是一个年轻教师,工作三年多了,作为班主任一看到学生不听话就总想发火,而且又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孩子们不急我却我急得经常暴跳如雷。虽然工作成绩家长和学校都是很认可的,但我不满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了火,如果我不发火,工作是不是更好做呢?或者不发火,工作一样能够完成,那又何必增加学生和我之间的隔阂呢?
案例分析:
人格魅力最重要,发火不发火只是外在的表现。一个成功的人处世能力高于工作能力。做人要厚道,予人以温暖,润物细无声,说来容易做来难。发火是因为承受压力太大,是一种宣泄的表现。一个能够把握工作、驱动人去取得好的效益的人确实不是应该随便发火的。你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一些小事看得太重,这样会减少你发火,也不用自己忍得那么苦了。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都必须大家相互配合,所以一定要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愉快的师生关系。一个脾气不好的老师,就会被学生所恐惧,学生不能亲其师,又怎么能信其道呢?话说回来,火该发得发,不发下次还会犯同
样的毛病。但,关键要知道发火的目的,发火是为了能尽快解决问题,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问题。当然发火要有艺术,要在适当的时候发。要做到收放自如。有时候发火是可以帮别人改进的,当然没必要的发火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心理不成熟和教育心理不健康的一面。
引发深思: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
活!”这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事实上,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据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
案例2 家长咋不理解我
案例介绍:
华老师,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责任心特别强,如果有一位学生成绩没有达到她的标准,就认为“教不严,师之惰”。但今年,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她发现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不交作业,有时还买零食、玩具等让其他同学代做。华老师感到问题严重,就联系家长来校商议。谁知这名学生很怕家长,见老师要向家长“告”他的状,就躲在外面不回家了。结果家长发动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四处寻,终于在晚上十点多回孩子。家长为此很怨恨华老师。华老师则很着急,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并且每天监督孩子把作业做完。家长认为华老师是推卸责任,没有能力管他们的孩子。华老师听了又气又急又无奈。眼看这学生不做作业,拖班级后腿,影响班里另外几个学生乘机不做作业,无法与家长沟通,得不到校方的支持。
案例分析:
华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弹性,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养成了居高临下、教育、命令、责备的谈话方式,使家长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反感。遇到矛盾,与家长就更难沟通了。而她追求完美的价值观是导致家校矛盾的根本原因。
减压处方:
一要改变认知方式,接纳各种“不完美”的学生。二要提高沟通能力,以倾听、交流、协商、平等对话等争取家长配合。三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教育,便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有效方法。家长咋不理解我
案例3 50岁不到我准累死
案例介绍:
张老师年逾三十,有一个5岁的上幼儿园的女儿,是一所初中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同时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天还没亮,张老师就得起床,准备早餐,然后叫醒女儿,哄她穿衣、梳洗、吃完早饭,自己才能胡乱吃几口。去学校以前,必须骑自行车飞奔近30分钟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几乎每天都最早一个把女儿交给老师,再急匆匆赶到学校。学校里又有一大堆麻烦事等着处理:堆积如山的作业本需要批改,学生考试成绩太低你得他谈话,公开课做课件让你晕头转向,竞赛只许拿大奖不然校长要批评你,忙完学校的事回到家还得熬夜备课……教师那么一点微薄的工资,又让她捉襟见肘。半夜起来的内心独白是:
——“五十岁不到,我准累死。”
教师心理——“我能提早退休那该多好啊。”
——“这样的生活,何时是盼头。”
案例分析:教师的工作紧张、繁重而琐碎。加上家庭负担重就更容易产生倦怠、厌烦的心理,这与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
减压处方:1.经常看到生活的积极面。2.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3.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要有意识地选拔、培养一支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协助教师把工作做好。另外,在家庭中,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逐渐成长,家长的负担就会越来越轻。
案例4 我不想当“雷母”
案例介绍: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小琴,教英语,有一个4岁可爱的女儿,丈夫在乡政府工作。工作家庭都让人羡慕。“从女儿出生以后,我的脾气变化很大。原来热情活泼,现在却很容易激动,经常为一些小事发火。只要学生不听话或女儿调皮我就会很生气。”为了她的脾气,还经常与丈夫发生矛盾,伤害夫妻感情。有一天晚上,女儿在看电视,她让女儿早点睡觉,因为还有学生的试卷要批改。女儿不肯上床大闹起来,她就顺手拿起尺子,打女儿的屁股,丈夫来劝说,边夺尺
子边骂她“狠得像后娘”。
她对学生的严格,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学生上课不准讲一句无关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求背诵,单
词要求全部听写出来,错一个单词罚抄10遍等等。“我做事喜欢尽善尽美,也要求学生尽力而为。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如果不对他们严格要求,就会耽误他们成才。”但是,学生似乎并不领她的情,因为她批评学生声音大,好似雷声震动,而背地叫她“雷母”。事后,她有时也会后悔、内疚,觉得自己“下手”太狠,不给别人留面子。
案例分析: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是问题关键。抚养年幼女儿的重压、过分严格求完美的性格特点、处理问题不灵活、在矛盾面前不善于自我调节等使她的脾气越来越糟。而教师的职业又必须使教师的情绪具备成熟而稳定的特点。
减压处方:学习并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①转移注意力。②心理移位,即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③学会制怒,“把舌头放在嘴里转10圈”再说话。④合理释放,如朋友诉说、谈心,到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等。⑤升华,把愤怒、冲动等消极情绪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案例5 想到上课就心慌
案例介绍:
王老师是去年9月走上工作岗位的。带学生军训时,他的工作热情特别高,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积极主
动地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但开学后才给学生上了几次课,就被学生起了一个绰号“噢老师”。他上课时每讲一句话就会“噢”一下,如“今天的课噢,是讲立体几何的圆锥体噢。先自己预习一下,有问题的话请提出来噢。”被学生嘲笑后,陈老师很注意自己的语言,但有时难免会带出一两个。学生就是不体谅他,上课专挑毛病,不认真听讲,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弄得他越来越怕上班、怕见学生、怕上讲台。每天备课至深夜,但就是觉得课备不好。有一次,在超市买东西,因为看见自己的学生也在超市,就转身逃走了。
案例分析:王老师的困境看似语言障碍,但实质是他的教学效能受到了打击。在工作中,因为语言缺陷,没有赢得学生的尊重。加上处理师生关系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一连串的失败严重地降低了陈老师的自信心和工作
积极性,并产生害怕学生、恐惧上课的感觉。
减压处方:要点不在语言障碍上,而是要制定计划,整体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要多与学生沟通。为了上好一节课,还要在课内课外主动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化解师生矛盾,增加师生友情。
案例6 评职称这么难
案例介绍:
一位有几十年教龄的农村初中英语女教师,因为大专文凭,所以在今年的评职称中遭遇失败。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申请高级教师了。去年,通过了普通话、计算机考试,但是因为论文不合格而遭淘汰。今年论文通过,但又因不够本科标准而失败。“我已经45岁了,我想我已经没有机会评上高级教师了。”她边哭边说,“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我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丈夫因为我不关心他、不顾家而离开了我。现在评职称又失败,我觉得我的努力都白费了。辛勤工作换来了什么?我觉得命运待我不公,难道学生的优异成绩抵不上一纸文凭?评职到底是看工作能力还是其他条件?”
案例分析:有20%的教师认为评职失败是自己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的最大的心理挫折,排在“领导不正确的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同事之间不正当的竞争”之后,位于第四名。虽然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但引起教师心理挫败感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减压处方: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学生的成绩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评职是特殊的评价方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评职失败并不能说明教学能力差,评职成功也不代表教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