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长必知:识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7条标准
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每个人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和复原能力也各不相同,因而很难规定一个固定、普遍适用、绝对准确的标准。
正确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7个方面:
1
智力正常
智力是心理功能的重要组织部分。尤其对学生而言,这是维持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心理学中通常用“智商(IQ)”来表示智力水平。智商低于70或低于普通人智商平均值 2 个或2个以上标准差,则会被诊断为智力发育障碍。
智力发育障碍又分为四级:轻度,智商为50—69;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
2
良好的情绪状态
无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不分绝对的好坏。正常的情绪状态应符合:
1.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居多,消极情绪相对较少,二者比例大约为3:1。
2.情绪产生是由具体事件或适当原因引起的,且当事人可以觉知到该原因。
3.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情境或刺激强度相适应,而非过于夸大。
4.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心理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
5.不一味地压抑或胡乱发泄情绪,而是合理地宣泄情绪。
此外,对于学生而言,乐于学习也是情绪良好的表现之一,至少不能出现强烈的厌学情绪或在学习中有高度的焦虑等情绪。
如果学生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警惕情绪适应不良:
1)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
2)持久性的消极情绪;
3)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引起自己不快的对象大发雷霆,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3
正确认识并接纳自我
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能同时认识到自身性格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优势与不足。
接纳则是指他们能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有勇气也愿意通过努力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进而提升自己;同时,也能够接受“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通过“扬长避短”来发展自己。
总体上,他们能够形成自信、自尊等积极的自我体验,既不过分自信,也不过分自卑。
4
人格完整统一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许多成分,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
人格的完整与统一,首先是指内部构成成分的协调一致,如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意志、动机与行为的统一,没有过于剧烈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其次,是行为与环境相协调,即自身的人格能够良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如果人格与社会环境严重不适应,则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最后,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没有重大变故或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反常态地出现人格变化,则要考虑其人格是否出现了异常。
5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能平等对待、尊重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关注到对方的感受,理解、宽容和接纳别人,也能赢得身边大多数同伴的信任、尊重和接纳,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总是与周围矛盾冲突过多的人,或者是过于孤僻的人,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表现。
6
积极的生活态度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大多时候都对生活持有积极的期待,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乐趣。
他们不仅能够从休闲娱乐中获得放松和快乐,也能够在完成必需的学习或生活任务时,从中体验到并享受其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心理。
相反,对生活悲观、消沉、退缩、绝望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7
心理及行为特点与年龄阶段相符
人的心理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该阶段特有的、并且是该阶段同龄人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衡量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参照年龄因素。
例如,青少年的情绪大多具有反应强烈、易冲动的特点,而且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不稳定。这些是这个年龄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渡阶段。因此,只要不过于极端,处于多数同龄人的一般水平,就属于正常现象。
在和青少年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重视以上7个方面,并结合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识别。
大体上,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3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
表现为心情经常是愉快的或平静的、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该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轻度失调心理
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
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可能恶化成精神类疾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