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域外小说翻译与翻译小说热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晚清域外小说翻译的基本情况,外国文学翻译热不但引入了新思想和新艺术,而且还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为五四新文学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晚清域外文学翻译热影响
  引言
  外国文学的大量涌入,是上世纪初发生于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当下,仍有许多学者指出,外国文学的翻译真正开始于五四时期,而在此之前,除了林纾翻译过一些作品之外,译者非常少。事实上,晚清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非常可观,其中还不乏世界名著。这些域外小说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视野,而且还带来了新思想和新艺术,全面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为五四新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晚清域外小说翻译概况
  据权威统计得知,从1896年《时务报》开始翻译域外小说,直至1916年五四运动期间,共翻译并出版了外国小说八百种。可以说,晚清是小说翻译的黄金期。但是对于固步自封,骄傲自大的晚清来讲,摒弃传统观念,译介国外文学并非易事。这里需要一提的是,晚清是在极为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进行翻译活动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下,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寻求强国之路。人们一方面对本国传统文学自信满满,另一方面出于富国现实需要,不得不向西方学习。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晚清翻译以意译为主,采取一种“暴力”行为,增减、改写等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
  此外,晚清域外小说的翻译经历了两个演变阶段。一是由合译到独译演变,一是由译述到意译的演变。前者在晚清域外小说翻译中非常普遍。合译现象主要是由于翻译者自身能力的局限而形成,通常是两到三人进行合译,一人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一人要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当时合译最典型的就是林纾,他对英语一窍不通,但在懂外文的合作者帮助下,他翻译了许多经典外国文学作品。而由译述到意译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最初译者外语水平有限,对外国文学不太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直译。另外,当时翻译的宗旨是为现实服务,因此许多译者有选择地进行翻译。而意译是当时翻译的主流方式,完全不同于五四时期的直译。虽然直译是一种进步,但却不能因此就否定晚清小说意译的价值。客观来讲,
当时译者根据自身的理解,结合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对原著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阅读外国文学的中国读者的形成,为晚清翻译小说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晚清域外翻译小说热现象
  晚清翻译小说,除了名著之外,有几类小说的翻译规模较大,包括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以及言情小说。作品基本上都是国外一流作家的代表作,比如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柯南道尔、托尔斯泰等。
  政治小说属于最早被译介到国内的域外小说类型。政治小说的翻译黄金期是在1902-1907年间。在梁启超的大力宣传之下,国外优秀政治小说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日本的有《佳人奇遇》、《雪中梅》以及《经国美谈》等,当时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肯定。还有俄国的《女虚无党》、《虚无党奇话》以及《虚党真相》等长篇小说。政治小说属于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不仅涵盖了阶级性的政治宣传文字,而且包括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传奇作品。而本文所讲的政治小说仅限于真正的政治小说,属于狭义上的概念。
  晚清的文学界对西方侦探小说似乎情有独钟,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称赞不绝。据说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小说中没有这类小说,大家对此都感到新奇。有学者想要出传统公案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更多的相似之处,但结果发现传统公案小说根本无法与西方侦探小说相比,远不如也。侦探小说的兴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侦探小说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情节离奇、悬念迭生,对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在西方,侦探小说尚且畅销无阻,广受追捧,更何况在当时一切都落后于西方的中国,读者又怎能不爱不释手?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失败,维新运动进入低潮。1908年以后,清政府实行文化管制,广大知识分子为了明哲保身,只能读些闲书,而侦探小说无疑成为了首选。民国初期的社会动荡,更是促进了侦探小说的兴盛。
  言情小说的兴盛主要以《茶花女遗事》的畅销为标志,出版言情小说1908年左右盛销于世。而此前,政治小说基本上独霸天下,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晚清中国最出名的外国言情小说当属哈格德。他非常善于描写三角恋,部分小说在言情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许多冒险情节,比如欧洲人的非洲冒险之旅等,情节离奇,趣味性和可读性都很强。当时许多文学评论家对他的《迦茵小传》大加赞赏。但也有反对的声音,部分评论家对言情小说进行严厉批评,认为其思想内涵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虽然对言情小说的看法存在争议,但似乎并未
能阻挡晚清言情小说的兴盛之路。此外,域外科学小说的兴盛,离不开西方科技的输入和科学救国观念的流行。西方科学小说以丰富的想象,奇幻的构思,迷人的风光,新奇的科技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在推动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