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香港文坛一直被称为“文化沙漠”。而经过70年的酝酿,进入80年代后,香港文学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具有消费文学特征的通俗文学在香港独特的社会现实下产生、发展起来,它的生存和发展适应了竞争激烈、经济高度发展的香港社会现实,是一种有易于读者接受的样式。
李碧华就把文学与市场这两种因素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趣味性与适当深度性的结合,她的创作代表了香港文学创作的一个侧面,一种风格,真正实现了“消费的文学”与“文学的消费”的共融共生。
本文力图以李碧华的五部长篇小说为切入点,对其文学价值重新审视和认知。文章主要分析了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别以《青蛇》、《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这三部小说为重点,解读了其中所体现的朦胧的女性意识、残缺的性别身份以及轮回的女性宿命;同时,对李碧华小说中体现的历史家国意识做了一定的研究,分别以李碧华的两部小说《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胭脂扣》为重点,试图探索女性所象征的“九七”前后的香港被放逐的命运及香港人自认为边缘人怀旧又无奈的复杂心态。从而阐释了李碧华在商业背景下如何驱遣情爱与历史家国意识来推销其文化产品,而又能发出香港的声音。
关键词:李碧华女性形象历史家国意识
Abstract
In a long period, because of many historical reasons, the literature world in Hong Kong is called Desert of Culture. After 70 years’ brew, the literature world in Hong Kong enters a brand-new period in 1980s. Light literature with character of consumptive literature comes into being and develops under the specific social conditions of Hong Kong.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acclimatized to Hong Kong Society with cruel competition and developed economy. This kind of light literature is easily accepted by readers.
Li Bihua combines literature and market, the two factors together. She tries her best to combine readability and profundity together. Her creation represents one aspect and one style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creations. It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consump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consumption.
The thesis tries to re-survey and re-cognize Li Bihua’s literature values with the cut-in of her 5 saga novels. The thesis mainly analyzes the female images in Li Bihua’s novels, unscrambles misty female mentality, indistinct gender identity and metempsychosis of female foreordination through her three novels, Green Snake, Farewell My Concubine, and Reincarnation of Golden Lotus. Meanwhile, the thesis also focuses on the mentality of historical root indicated from her novel and tries to explore
destiny of female symbolizing Hong Kong exiled around the year of 1997 and the complicated psychology of Hong Kong people through her two novels, Kawashima Yoshiko, and Rouge. From the research above, we can explain that how Li Bihua uses the love and mentality of historical root to sell her 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siness, and tells the thoughts of Hong Kong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Li Bihua    female images    the mentality of historical roo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聂焱
日期:2006年 4月30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聂焱指导教师签名:何锡章日期:2006年4月30日日期:2006年 4月30日
引言
李碧华是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她的小说浅白、媚俗,但却意味深长。她多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往往与政治纠缠不清,女性身上也往往刻写着政治的伤痕。女性与香港向来具有同构关系,女性作为男性他者存在,边缘香港作为主体大陆的
他者存在,女性与香港都是作为客体身份存在。如果把女性形象的书写与政治无意识表现放在香港这个西方最后的殖民城市中讨论,可能会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论题。
本文力图以李碧华的五部长篇小说为切入点,对其文学价值重新审视和认知。如何重新阅读李碧华小说呢?我将会用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当然只是一种视角,也会借助社会政治学的相关观点,从文本与性别、政治这一角度,重新考察李碧华的小说文本。我将选取《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霸王别姬》、《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胭脂扣》这五部小说为重点来进行探讨。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李碧华的小说世界:一是李碧华小说中有关女性形象的书写,及其衍生出来的意义;二是作者/香港人对香港这身份矛盾的殖民地城市的特殊情感。
之所以选择这些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是李碧华最重要并且也是最能反映她创作特的作品,诸如女性主题、历史家国意识等。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写作起始时间恰恰从1984中英签定联合声明到1997香港回归后这一特殊时期,之后作家再也没有份量较重的小说问世,李碧华如何借助文学写作这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方式传达作为香港女性意识深处的某些看法、情绪等等,这其中必有深意。
出版言情小说1 作者创作状况及研究现状
1.1  李碧华的创作状况
李碧华,女,原藉广东台山,1952年出生于香港,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老婆,还有妾侍。父亲做中药,住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宇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从小便喜爱文学艺术,学生时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投稿,以后当过教师,从事过多种职业。1976年至今任职记者(人物专访)、编剧,又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及小说。结集出版的有散文:《白开水》、《爆竹烟花》、《红尘》、《青红皂白》、《戏弄》、《镜花》、《绿腰》等;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纠缠》、《生死桥》、《秦俑》等;另外还编有电视剧本《七女性》、《北斗星》、《年青人》、《小时候》、《狮子山下》、《岁月河山》、《烙印》、《霸王别姬》、《江湖再见》等;电影剧本《父子情》、《细圈仔》、《窥情》、《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等;舞剧作品《搜神》、《女》。迄今为止,李碧华已经出版五十多种书,并有多种文字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均曾出版李碧华作品的选本。
开始研究李碧华之后,我发现李碧华被拍成电影的小说实在比她这个作者本身更为有名。这是因为她为着“自由度”而拒绝出名,她说她写作是为了自娱,而不是为了名利;她才高意广,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作风低调,活得逍遥自在。与她合作,她首先会约法三章:一不上照片;二不参加签名售书仪式;三不接受直线电话采访,为回避与读者见面,她甚至放弃了“香港十大畅销书奖”。
她创作“从来没有刻意怎么写,所有的景象、联想,见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下笔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出来的。”她反对“工整”,认为一切创作,但凡好看好听,字里行间一定带着魅惑,绝不“工整”。她拿蒲松龄作为一个例证,蒲松龄写《聊斋》,正中带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