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out. Eliminate yourself, otherwise competition will eliminate us.同学互助 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2021年《过秦论》语文疑难问题解析
  1、《过秦论》铺写九国人多势众,是为了什么?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又是为了什么?
  《过秦论》对于秦国以外的其他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势力作了极为铺张的叙述。
  当秦国日益强盛、不断扩大疆土的时候,诸侯各国害怕了,于是,“会盟而谋弱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它们集合结盟,商量削弱秦国的办法;采取合纵的外交策略,缔结了外交关系,互相支持,结成一体。它们不惜用“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重大代价,来招揽天下贤才;它们那里有以养士闻名的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它们会集了各个方面的人才,其中有不少能够“为之谋”、“通其意”、“政其兵”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们做了各种准备,便“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这使人感到,
九国确是人多势众,秦国面对如此强大的九国联盟,其处境的艰危是可想而知的。
  但事实不是这样。秦国面对九国已经兵临城下的百万雄师,却毫无惧。它敢于“开关延敌”,大开关门,让敌兵进来。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天下诸侯就已经疲困不堪了。九国的军队被打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落花流水。
  __写到这里,我们才明白了:原来作者铺叙九国的“强大”,实在是为了映衬秦国的强大。写九国是为了写秦国。把九国写得这样人多势众,却被秦国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这才更显出秦国的强大来。正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越是渲染那吊睛白额大虫的凶猛无比,就越是映衬出武松超乎寻常的胆略和勇力一样。如果武松打的是不足称道的幼虎或是什么猫、狗之类,那武松也就不足称道了。
  至于作者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目的也在于映衬。作者把陈涉和九国诸侯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陈涉地不如诸侯,武器不如诸侯,军队不如诸侯,谋虑不如诸侯。按理,在这种情况下,既然秦国曾经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九国,那也就可以轻取陈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秦国不但不能胜陈涉,反倒被陈涉一举灭亡。一个卑微弱小的“四不如”诸侯的陈涉,却能够一举灭亡秦国,可见秦国已经“攻守势异”,不是统一前的秦国了。
  如果作者不极力写出陈涉的卑微弱小,就不能映衬出灭亡秦国之易;如果把陈涉写得很强大,甚至比九国的力量还要强大得多,那也就不能充分表现出秦国的脆弱和国势的变化。
  作者采用上述那种映衬的写法,有助于发人深思:为什么强盛了“百有余年”、曾经并吞天下诸侯的秦国,会如此迅速地败亡于卑微弱小的陈涉呢?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过秦”的深意已经隐含在这里面了。
  2、秦朝的`过失,只在“仁义不施”四字,为什么作者一直不说,到结尾才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贾谊写《过秦论》旨在“过秦”,在于指责秦朝的过失,为汉文帝提供改革政治、避免社会危机的历史借鉴,以为长治久安之计。
  秦朝的过失,只用“仁义不施”四个字就说尽了。但作者一直不说,到篇末才加以点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在于能够使读者造成悬念,在对比分析中逐步弄清问题的症结,逐步接近作者的观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__的结论,收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增强__的说服力
和感染力。
  作者先从秦国的兴盛写起,由初盛、益盛而极盛,作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这个时期,秦国不断强盛起来,战略上处于攻势,任何诸侯国都不能与之抗衡。即使象九国那样合纵抗秦,也终于土崩瓦解,“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到秦始皇时,国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天下大局已定,在秦始皇看来,他的帝业已经成为金城汤池,牢不可破了,将自一世而至万世,子子孙孙,传之无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秦国处于战略攻势的时候,是何等声显赫、威震殊俗,锐不可当!
  可是,就在秦始皇力图巩固帝业的时候,亡国的祸根也就埋下了。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杀天下豪杰,收天下之兵。“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用暴政来统治人民。秦始皇一死,那卑微弱小的陈涉便“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迅速灭亡了秦朝。秦国为什么会灭亡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当秦朝处于战略守势的时候,是何等脆弱无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