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
韩非子是在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而对于韩非子在最后的结局,到底是这样的呢?下面店铺整理了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家代表人韩非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从理论上提倡“权术”论的人物恐怕就是韩非了。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他曾经拜荀卿为老师,继承和发扬荀卿的法学思想,同时又吸取法学前辈李悝、吴起等人的学说,最终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法治”思想,以及提出的“法”、“术”、“势”等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当时正是雄争霸之时,韩非的这种封建君主专制理论,是很适用干当时情势的。据说秦王赢政看到他的文章后,非常急于得到韩非。但是韩非来到秦国后不但没被重用,反而很快被投入秦国监狱走上了不归之路,这
有人认为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这种说法自从王充《论衡》中阐述“韩非之死,乃李斯忌才所致”后,已经成为史学界普遍的看法。司马迁《史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老庄
申韩列传》中记载到,韩非出身于韩国的贵族世家,师从荀子,与后任秦国宰相的李斯为同窗学友。适值韩国日渐衰落,韩非屡次上谏韩王变法图强,却不被韩王所用。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十余万字,来阐发自己的法治主张。这些作品后来传到秦国被秦王赢政看到。臝政读后大为叹服,激动地说如果自己能够得到韩非这个人,则“死不恨矣”。当得知韩非是李斯同学时,便下令攻打韩国,索要韩非。韩王本就不想用韩非的主张,现在自己处在秦国的攻打下,毫不吝惜地将韩非献出,美名曰将韩非“派遣到秦国”。
韩非到了秦国后马上被秦王接见。据说韩非本人有点口吃,但是他深刻的思想,令秦王折服。秦王非常赏识韩非,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李斯看到这个情形,深知自己不如韩非,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李斯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公子,他能真心为大王您吗?现在大王想吞并诸侯,他终究会为韩国而不能为秦国,这是人之常情。不能为秦国效力,大王您现在又留着他其至送他回国,这是祸患的开始。不如个过错用法律把他诛杀吧。”李斯这段话说得非常有技巧,句句充满对秦王和秦国的忠诚。一向对李斯很信任的秦王觉得李斯言之有理,便下令查办韩非,将韩非囚入监狱。李斯的目的初步达到,当然不能允许自己的计划落空。为了尽快铲除了韩非这个威胁,避免因秦王后悔而生出他事,他派人送去了毒药。韩非很想到秦王面前申诉,狱卒和李斯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可怜的韩非,
昨日还是秦王座上客,今日就成了阶下囚,含冤而死。待到秦王后悔让人赦免韩非时,发现韩非已经死了。而李斯则说韩非是畏罪自杀,秦王半信半疑,但人已死了,也只有作罢
也有人为李斯伸冤,说李斯不可能杀韩非。原因有很多。若李斯是嫉贤妒能之人,他又何必把韩非的作品介绍给秦王?并且当时秦王不过是对韩非很赏识而已,还没有对韩非加以重用,作为当时绝对有权的李斯来说,韩非还不足以构成对自己的威胁吧。在这种情况下,李斯为什么要加害韩非呢?
与李斯“奸嫉贤良”版本相反的是,《战国策》中所记载的韩非之死则是说韩非自取灭亡。当时,楚国、吴国、燕国和代国四个国家打算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秦国派姚贾出使四国。姚贾用重金贿略四国,瓦解破坏了四国计划。姚贾回国后受到秦王重赏。韩非就攻击姚贾拿国家的钱自己去交朋友,还指出姚贾出身的低贱。姚贾在秦王面前反驳说,以财宝来贿赂四国,出发点是为了秦国谋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是为了自己交朋友,何必又返回秦国呢?虽然自己的出身低贱,名声不好,但是有一颗效忠君主的心,哪里像有些人,只是在那里说却不做任何实际的事情,专门挑别人的毛病。秦王认为姚贾的话非常有道理,更加信任姚贾,而对“挑拨是非”的韩非则冷落起来,最后杀掉了韩非。这样看来,韩非遭到杀害,是因为他自巳嫉妒别人,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秦国为什么会灭亡后世人还认为,杀害韩非是秦王的主意,李斯就算是再受到秦王的宠幸,他也不敢自作主张杀死韩非。为什么说是秦王自己的主意呢?秦王赢政是一个寡恩多忌的人,尽管他爱惜贤才,欣赏韩非的理论,但是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这一事实终究不能消除秦王对韩非的戒心,始终害怕韩非会暗中为韩国出力。并且,韩非来到秦国后,只是谈自己的君主集权主张,不谈统一天下(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也不可能谈),因此,秦王并不重用他。但是,放回韩非,必定又要给韩国增添了一个抵抗秦国的好帮手。秦王怎么可能放他回去?相反,若是杀了韩非,不但他的学说可以为自己所用,而且也为秦国智产除了威胁,不是一新双雕吗?这样分析,秦王杀死韩非是必然的了。这还可以从《史记》中看出来,书中说秦王对韩非的死感到后悔,但是他可曾去追究李斯的擅自谋杀罪?可曾为死去的韩非正名?不过是简单的“后悔”而已。
还有人认为,是李斯等大臣杀死了韩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韩非死亡的实质,韩非实际是死于秦国和韩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极力保全自己,尤其是竭力对抗秦国这个一心消灭它国统一天下的大敌。韩国派韩非出使秦国,买际上就是为了保全韩国。李斯和韩非两个人,
一个热爱韩国,一个忠心于秦国,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韩非必然要破坏李斯攻打韩国的计划,而李斯站在秦国要兼并六国的立场上,必然也要揭穿韩非出访秦国的目的。韩非与李斯、姚贾的矛盾冲突并不是如《战国策》中所说的是韩非个人的嫉贤妒能,也不是李斯本人与韩非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秦国与韩国政治斗争的反映。所以说,韩非的死是当时秦与韩尖锐的矛盾斗争的反映。
关于韩非的死因究竟如何,韩非究竟是死于谁手,至今也没有更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代大思想家死因未明是个历史的遗憾,但是想到韩非的理论终为后世所用且影响至今,韩非本人也算是重于泰山了。
关于韩非子被杀之谜
韩非(约前280—前233),“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他对左右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是韩非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如秦王所言那样,反而被投进牢狱,不久就被处死。
有关他的死因,从西汉起就有不同的说法,至今学术界仍无定论。
一种意见认为,韩非死于李斯的嫉贤妒能。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曾与后来在秦国飞黄腾达的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他不善言谈,但很会写文章,连李斯也自认不如他。韩非曾上书韩王实行变法。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只得退而著书立说,以阐明其思想。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大为钦佩,于是秦王下令攻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得到韩非后很高兴,这使李斯非常嫉妒,害怕自己的地位被韩非所取代,于是伙同大臣姚贾,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坏话,伺机将他置于死地。韩非因而被关进监狱,不久在狱中服毒自杀,而送给他毒药的就是李斯。《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对此也有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根据司马迁的意思,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
有的学者认为上述意见不能成立,《史记》中的记载,不仅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使
李斯等人蒙上了不白之冤。他们的理由是,当秦王读到韩非的文章后,认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时,向他推荐韩非的正是他的同门李斯,如果李斯有妒贤嫉能之心,又何必多此一举?另外,韩信被囚禁进而被杀,不是在秦王重用他时,而是在还未信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当时的情形,韩非并未对李斯构成任何威胁,根本谈不上什么嫉妒的。李斯在秦二世继位之后,甚至被投放监狱的时候,还多次引用“韩信子言”,劝二世实行韩信之术,这足以证明李斯对韩信是一支敬重的,故暗害之说无从谈起。
还一种意见认为:韩非之死固然与李斯、姚贾有关,但关键因素在于秦王的多疑。秦王为人“少思而虎狼心,”他对韩非学说的倾倒,并不能消除他对韩非的不信任。韩非使秦是韩国弱秦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他的到来是为存韩之目的,因而处处站在韩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秦王对他的到来疑虑很多,于是下了毒手。如果秦王没有杀韩的打算,李斯是不敢轻举妄动的。首先,韩王曾韩非详细商量过去对付并削弱秦国的问题,正当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时候,韩王把韩非派来秦国,难免不引起秦王的怀疑。其次,《史记》虽然记载了韩非死后秦王很后悔,但是他既没有为韩非平反,也没有追究李斯、姚贾二人的诬陷罪,可以推测出当初杀韩非是出于秦王的本意。
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秦王政对韩非的著作一直赏识之至。为了得到韩非其人,可谓绞尽脑汁,甚至不惜调动千军万马发动战争,这才使韩国被迫交出韩非,秦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他还不至于“叶公好龙”,当韩非真的来到他的身边时候,忽然心生猜忌,不仅不重用他,还将他置于死地。
第三种意见认为,韩非的死因与当时秦韩两国政治斗争有关,并非李斯的嫉妒陷害。韩非咎由自取,他秦王百计阻碍秦国的统一大业,具体表现为:第一,游说秦王进攻赵国。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盛,扩张势头很猛,韩国首当其冲,对此“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韩国的“弱秦”计划,开始是派水工郑国到秦游说。抓住秦王好大喜功这一点,用兴修水利的计策来消耗秦之国力,但此事不久即败露,并且修建的“郑国渠”不仅没有“弱秦”,反而使秦更趋富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韩非亲自出使秦国。到达韩国后,立即抛出上秦王书,旨在破坏李斯的计划,企图把秦军引向赵国,从而达到“存韩”的目的。第二,破坏秦之君臣关系。这一点西汉刘向在《战国策·秦策》中有所提及:楚、燕、赵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招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姚贾的出使制止了四国的联合行动,回秦后得到重赏。然而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开始时候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对姚贾进行人身攻击,
说他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臣”的。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坚持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国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从这里看,韩非似乎咎由自取,妒忌别人而终害自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