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科--选科需要关注的七个维度及各组合优缺点
选科需要关注的七个维度
维度一:未来职业理想与高中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
未来高考的志愿填报,是“专业”加“高校”的模式。与以往的高考志愿填报不同,新高考改革的学生,从入高中开始就要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好选择。从事什么职业,就基本需要在高校就读什么相关的专业;而读什么专业,又与高考考试和录取时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有关。职业、专业、学科,三者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匹配度”。以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为例:物理是为理工类专业准备的,历史更多是为准备学习文科类的同学准备的。你更适合从事哪类职业,或者你更愿意让孩子从事什么职业。这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维度二:选科之前的各学科的位次排名。
进入高中,就要以认真和扎实的态度完成对各学科学习的适应,适应之后,就需要在历次考试中检验自己的学科“适应度”。尤其是物理和历史两个首先科目和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个再选科目,要通过日常的学习认识这些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它们学什么,怎么学,与未来的高校专业有怎样的匹配关系。特别是,要通过几次正规考试,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到自己的优势学科,发现自己的薄弱学科,然后,做“扬长避短”的选择,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1+2”。
维度三: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差异。
2020届高中生与现在的高三不同,2018级高中生处于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的“衔接期”,在学习和备考中,使用“三新一旧”的模式,其中的“旧”指的就是旧教材,在教材的设置上,旧教材的很多学科“直接”瞄准高考的能力考查要求,学习的难度较大。而新教材,尤其是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在教材内容设置和难度设置上,要考虑到这四科的“合格考”的内容和难度要求,在编写的体例和难度上,有别于旧教材。所以,在选择科目时,不能简单地拿我们对教材感觉的难易,特别是高三、高二的学生的感觉做选择的依据,因为新教材在编写时,把高考的重点,也是高中学习的难点内容安排在了“选择性必修”教材中,也即高二将使用的教材上。所以,有时,一部分现在高二的学生会感觉某一科学习来费劲,这可能会传导给高一学生,非常容易误导对学科的选择。
维度四:先行试验的高考改革的数据。
高考考哪几科据媒体信息,辽宁省2021届选择物理和选择历史的学生比率,大致是53.99%和46%。这个数字,与同时进入高考改革的另七个省的选择平均值比较接近。旧高考时,我省文理的比例,大致是1:3。现在看,选物理的和选历史的比较接近,达到了1:1.17。这与文理分科的时代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也正反映了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公平”,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全省范围内,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学生
在物理类和历史类的选择分布上,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的。这个差异,基本由学校的整体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决定的。需要明确的是,省级重点中学,选择物理的要多于选择历史的,这非常正常,而一般的高中,选择历史的要多于选择物理的,这也很正常。而媒体透露出的四个再选科目中,辽宁省选择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生物、化学、地理、政治。这也可以作为选择科目的参考。当然,不同学校的学生,参考的指向应该有所区别。
维度五:在学科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选科的意义在于增强学习的自主选择性,这种自主选择不是随便选、也不是随意选,而是为了更优秀,为了在高考时有更大的竞争力。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在选择科目时,你考虑到六科整体的问题了吗?如果你选择的科目组合加上语、数、英,为了学得更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科越多,是不是也就学得越难?学得越费力气?所以,选择科目时,你要考虑是否更容易学得更好的问题。比如,在六个学科中,你有四个学科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得更好,或者让你自己更满意,最终,你能比得过水平本来跟你差不多,但只有两个学科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同学吗?
维度六:学习所需要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学科不同,需要学生具备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文科性质的学科,比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更多
需要形象(具象)思维;理科性质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更多需要逻辑(抽象)思维。地理学科,可能是几大学科中,兼具文科和理科特点的学科了,它既离不开形象思维,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似乎在更多方面,更需要抽象思维。如果在选择的科目组中,你的组合需要非常明显的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你想,需要付出的比如时间,是不是会
更多呢?同一思维品质的学科,在某种程度上,更利于彼此间学习能力发展上的相互促进,而不擅长学科思维迅速转换的学生,往往会陷入思维短暂停滞的境地。
维度七:高考成绩将呈现“扁平化”的特点。
由于再选科目,采取等级分转换的方式,对一名考生来说,两个再选科目是从30分开始赋分的,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两科你已经自然地“得到”60分了,相对来说,高考的“分数”将比以往会更高,这从2020年山东的高考结果中,就已经得到印证了。再选科目中的两科,你是在与全省考生拼多少分呢?各70分!这提醒咱们,在选择时要考虑与原来的文理综合不一样的情况。什么不一样?原来物理是110分,现在是100分;原来化学是100分实际得分计入高考总分,现在是把100分的得分转换成70分;生物原来是90分满分,现在也像化学一样,把100分的原始分转换成70分;政史地原来都是原始分满分100地计入高考成绩,现在的政治和地理却是70分的满分竞争了。计分方式的变化,是不是也会带来同样一个学科现在与过去相比,学习的结果在同样努力的学生身上,是不一样的。
高考改革进行时,未来考试科目6选3,高一入学该怎么选择
新高考改革的政策一推出,就让很多家长慌了神,从原来的文理分科,到现在的科目自由组合,该怎么选?其实新的方案理解起来很容易,语数外为必考三科,其余六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组合!但是选择什么科目能上好的专业,哪些科目竞争力大?这让很多家长摸不到头脑。
此次科目组合起来多达20种,这里我们从先前的文理科去看,每种组合到底是偏文偏理!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通过科目的组合占比,你可以看出选择的科目到底偏文还是偏理。
图片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科目组合后,报考专业比例。(仅供参考)
数据来自网络到底让孩子选哪科?某网站特地进行了调查问卷,从其他家长的选择意愿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理科还是有很强的意愿!
因为浙江为比较早的试点,我们到了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来看,物理学科追渐变的炽手可热,家长和大学对于技术类人才的培养的意愿占比较大!
高中生选择物理、化学、政治这三科的话,有哪些利弊呢?
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组合!从山东省2017级选课组合数据来看,这一比例占了1.93%,排在倒数第5位,全省仅有7895人选择这一组合。但是,冷门的未必是不好的,原则上每一种组合都很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一组合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
一、绝大多数专业都可以选,专业受限较少!
因为选择了物理和化学,所以在专业方面可选余地非常大了,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都可以报考,有数据显示,这个组合可选专业比例为98.9%。
二、政治高二结束合格考,减轻学习负担!
语数外政四科的合格考在高二上学期,这样的话,其他组合的学生高二必须开政治学科,等于这一段时间多学了一科,而选择了政治,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三、选择人数较少,走班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全省选这一组合的人数很少,具体到学校,人数就更少了,很可能无法组织成固定班级,这意味着政治这一科上课时,很可能要走班,走班多少都会对教学产生冲击,不如不走班学的踏实。
四、政治学科变化较大,考高分很难!
全省选政治的人数最少,这和政治学科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因为涉及大量时政的内容,所学内容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有差距,而且不容得出错,答案比较固定,而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
五、选择人数较少,偶然性较大!
因为选择政治的人数太少,所以在换算成等级分时,就有很大偶然性,可能远远高于原始分,也可能远远低于原始分。
六、选政治有利于考研!
大学考研,政治是必考学科,高中基础好,大学的政治就不存在多大问题,容易考出高分。
“3+1+2”模式下,把物化生组合留给学霸!这个组合可以帮你逆袭
有家长问:
高考改革后,我家小孩是第一届,选考科目填的是物生地,据说不好,大家有何高见?
我一直认为物理+生物+地理组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组合,值得中上游的学生选择。但是,从学生选科结果看,尖子生往往跟风选择物化生组合,其次选择物化地组合,选择物生地组合的生源质量一般。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科,没有必要去跟风选科。选择物生地组合有下面几个好处:
1、专业基本不受限制:
新高考“3+1+2"模式,保护了物理,只要选择物理,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都可以报考,而且涵盖了基本所有的热门专业,物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即便是分数稍低,也不会因为等级赋分而变得更低,所以要选择理工科专业,物理是必选的。
2、生物地理相对简单:
在所有新高考地区,地理和生物基本上都是学生选择最多的科目,并非学生打算以后学和这两门学科有关的专业,事实上和生物、地理有关的专业,多数都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学生选择这两科,就是为了提分。
生物属于理科中的文科,要记忆的内容不少于文科,但是又具备理科的特点,答案明确,主观因素影响远远小于政治和历史,所以对于学霸来说,这就是一门提分的科目,对于中小下游的学生来说,学习生物的难度也不大,所以这些学生也愿意选;地理的情况基本上一样,属于文科中理科,自然地理方面要求学生理解,但是思维含量远远低于物理和化学;人文地理方面记忆难度要小于历史和政治。
选择生物和地理,得分相对会较高些。
3、客观因素影响小:
因为生物和地理选择的人数多,学生成”正态分布“,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都有选择生物的学生,所以在等级赋分的模式下,这样的赋分比较接近学生的实力,赋分相对合理。而如果选择化学,在”3+1+2“模式下,可能会出现”尖子生互掐“的情况,尤其是在江苏省,据说30万考生中,选择化学的不足3万人,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化学成绩不太好,就会成为尖子生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