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拓新:美国移民电影《布鲁克林》叙事
作者:朱敏
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22期
        电影《布鲁克林》改编自爱尔兰小说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小说。影片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爱尔兰国内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爱尔兰人民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谋求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次次反抗斗争屡遭失败,当时又遭遇了少有的大饥荒,自此掀起了爱尔兰历史上空前的海外移民浪潮,至20世纪50年代,大量人口外流,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像女主人公艾丽丝这样的青年都面临着待业的窘境。艾丽丝·莱西出生于爱尔兰的恩尼斯柯西小镇,父亲早逝,与母亲、一起生活,尽管她渴望像罗斯那样成为一名办公室职员,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却因为大环境的萧条而只能在镇上屈身于尖酸刻薄的凯莉夫人所开的杂货店,既没有实现自我提升的渠道,也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在罗斯的帮助下,她获得神父资助,远赴美国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作为一部以移民题材为背景的电影,《布鲁克林》成功塑造了艾丽丝这样一个积极正面、坚定聪慧的移民女性形象,同时,全片在以艾丽丝为视角的影像呈现中探索了消费主义下移民电影的叙事新模式。
        一、个人小情爱与移民大叙事的消解
妮可 基德曼
        移民电影的特点是将移民纳入到电影语言的叙事中,从而完成对移民影像的记录。需要强调的是,移民电影是一种题材的选择,并无本质化的主题内涵[1],类型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的类型(或者样式)的规定制作出来的影片”[2],因此,移民电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但由于大多数移民电影具有相似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基本的主题,移民电影趋同于类型电影,只是每个国家类型化程度有所不同。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移民国家,反映移民生活、心路历程的影片早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市场的重要部分,并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这些影片相同的创作策略体现在:首先,在角形象的塑造上,区别于老式移民电影中对移民负面形象的塑造,21新世纪以来的移民电影移民形象区分度明晰化,主要呈现为三大类不同的移民形象,“救赎者”“驱逐者”“混血儿”,导演在影片中或让他们在与本地非移民的交往中扮演着救赎者的角,或呈现他们在多元文化穿梭中对文化的“驱逐”和身上的“混血”特征,前者如2007年拍摄的《人生访客》,讲述了生活如一潭死水般的Walter在与两个陌生而热情的移民相识中逐渐到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故事;后者如华裔导演王颖作品《喜福会》中两对华裔母女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其次,两种叙事模式并存,分别是镶嵌在本国非移民生活和情感故事中的“他者”叙事,及素描呈现移民生存图景和心理遭遇的“主体叙事”,这是把移民纳入电影语言中经典恰当的两条路
径;最后,这些电影都关注底层和边缘另类移民,如近年来上映的《月光男孩》中关于种族、同性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