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教案
新泰市实验中学    陈凡休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分为二地看待诗歌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
重点: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难点: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以前学习过的五言律诗,导入新课。
(已经学过的典范五言律诗有《次北固山下》《过故人庄 》)
一、琅琅上口——读顺:
读一读下面的生字:
皋      徙倚   晖    薇
有人说,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身着布裙的村姑,全身透露出来的是不施脂粉的朴素美。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我们常听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格律诗在唐朝达到巅峰,而“格律”的意思就是说“声律有一定的格式”。
1、音尺。
2、平仄:
(五律有四种常见的格式)本诗为平起韵:
东皋/薄暮/望,徙倚//何依。
平平 仄仄   平仄 平平
○○ ●●   ●● ○△
树树//秋,山山//落晖。
仄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 ○●    ○○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仄平 平仄     仄仄 仄平
●○ ⊙●     ●● ●○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平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 ⊙●    ⊙○ ●△
  注<○平声字><●仄声字><⊙平仄两可字><▲仄韵><△平韵>
涉及到本诗的规律性知识点:
(1)带鼻音韵尾n、ng的音节,都不是入声。
(2)有的字在普通话中读平声却是古入声字,如本诗中的“唯”“犊”“识”“怀”旧读入声。
3、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律诗中间两联(颔hàn联、颈联)对仗(也并不是其他联不能对仗;对的都的对联,不对的叫散联),要求词性相对、结构相对、意思相对(相近或者相反)。另外,上下句之间,要声断意连。再注意下,“是指律诗中两句之间的关系说的
4、声韵
仄声韵字语调较为短促铿锵,平声韵字柔美悠扬。
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读得更好听了。
二、斟字酌句——读懂:
盛唐田园诗的先驱内容上以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为主,疏野淡朴自然清新无齐梁藻丽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
A、解释与翻译: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④。
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薄暮:薄,迫近。傍晚。③徙倚(xǐyǐ):徘徊。④依:归依。“东皋”“薄暮”“”分别点明地点时间和事件。后一句,则写此时心情。
译文:傍晚时分在东皋遥望,徘徊不定内心想有依靠。
2、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
⑤皆,都。⑥落晖:落日。
“秋”上心头是“愁”字。至于落晖,我们也听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又怎么样?这就接下一联了。
译文:每棵树都显出萧条秋,每座山都只见到落日。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⑦犊(dú):小牛,这里指牛。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可见,这里各人等都回家了,而自己呢,却不知道“欲何依”。
译文:放牧的人驱赶牛回来,打猎的人骑马带猎物归返。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⑨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皋怎么读音”
如果把“长歌怀采薇”改为“长歌采薇”,你觉得有无不妥?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就要表达作者想要退隐江湖。
译文:相互见面都不相识,我不禁长歌怀念那些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B、在理解的基础上韵译:(追求意境,不用跟翻译文言文一样;几位同学尝试)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哪里可以依傍。
每一棵树都染上秋天的彩,每一座山都笼罩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饱食的牛羊回家,猎人满载猎物经过我的身旁。
这些人我看了又看都不认识,长歌中多想隐居在这山冈上。
三、含英咀华——读深:
今天我们要讲的诗叫《野望》,作者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隋朝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弟。王绩的诗以隐居生活和饮酒为主要内容。他生性
浪漫,热爱自由,喜酒如命,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在隋代的时候就作过六合丞的一个小官,但因为酗酒遭到了弹劾。隋末大乱,他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唐朝高祖时候,又征辟他出来,待诏门下省,每天给他好酒三升。只要有酒,他就很满足了,他的弟弟王静曾经问过他待诏快不快乐,他怎么说?他说,俸禄虽薄,三升美酒还值得我留恋。后来三升酒加到了一斗,时人便称他为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学习一切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有一个成语,也可以说是文学批评术语,叫作知人论世 王绩身经隋唐二代,他这首待写作具体年月不可考便权威的研究者认为是在隋代政权将亡或已亡之时。这一点会影响到对诗歌的理解。
绩曾三仕三隐。他从从怀才不遇到归隐避祸,从不甘无用到意欲出仕,多次反复。这样的经历,正说明王绩对于人生对于前途处在迷惘的状态之中。这种迷惘,读中的一句话非常形象而准确地写出来了,那就是“徙倚欲何依”。这首诗是作者在故乡北山下东皋上傍晚眺望时有感而作。东皋,即东边的高原。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诗题。这种表现方法,
叫做“点题”。五、七言律诗的第一句,或第一、二句,通常都得先点题。第二句是说出作者在眺望时的思想感情。
一首律诗,主题思想的表现,都在第一联和第四联。第二联和第三联,虽然必须做对句,较为难做,但在表达全诗思想内容,并不占重要的地位。我们如果把这首诗的第二、三联删去,留下第一,四联,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没有重要的缺少: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样看来,时值苍茫暮,野外一片荒凉,而诗人又是孤身一人,难免有孤独飘零、无所凭依之感。从字面上讲,好像他是觉得转来转去没有一个可以存身的地方。可从曹操的诗来看,特别是面作者又写到“相顾无相识”,这实际上在暗示,他想要“依”的对像不是个地方,而应该是人,是赏识他的人,是他看中愿意去投奔的人。以“无相识”响应首联的“欲何依”,益增孤独之感。
中间两联写“望”所见
第二联,即第三、四句,描写眺望到的景。每一株树都显出了秋(树叶的黄),每
一个山头都只有斜阳照着,这样的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讲,是安详静谧的秋野夕照,互文见义,触发的是诗人彷徨无依之感。含蓄的意义应该是:眼前所见尽是衰败没落的现象,不是我想要依靠的和平繁荣世界。
第三联是描写眺望到的人物。在上一联所描绘的大背景下,牧人赶着牛羊,骑马的猎人带了许多狩获物,都回家去了。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该多好!然而恰恰不是这样的,这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进一步强化作者的无依之感。
前面的树和山是静态,后面的牧人猎马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其实,这种动态式的描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十分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两联,以情写景借景言情层层深化,把山中的静谧与诗人的孤寂,山民的收获回家与自己的彷徨无依之情对立起来,突出了作者无依
那在这样的理解下,你再读诗,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王绩虽然仰慕陶渊明,作诗亦受熏染,但此诗所表现出的一缕无依,终不及陶渊明挂冠归田的闲适自得。这也是这首
诗的特吧。
我们个同学再读一下。
大家一起读一下。
四、悟透纸背——读透:
那王绩为什么会想起伯夷、叔齐,而不是别人呢?他用这个典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有时候,我们只从字面上看是看不到的,还得看文字背后的东西。
什么是用典?用典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常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三个典故:
⑴东
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东皋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
登东皋以舒啸”(登上东面的高地放声长啸,皋,高地。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舒,放)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躬耕东皋之意
⑵欲何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几句诗,大数研究者认为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⑶采薇
我们还是先弄清这个典故背后有一件什么事: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推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自己逃走了,叔齐也逃走了。在路上,他们相遇了,听说西伯昌(姬昌,后追尊为周文王)最敬养老人,便一起投靠,可他们到达时西伯已死。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向东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战马劝阻:“父亲死了还未安葬竟动兵,能说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杀君,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扶开了。后来,天下都归附于周,但他们却以
此为耻,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到首阳山,每天喝山泉水,采薇充饥。有人劝他们下山,也有人送来食物,但都被谢绝了。一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现在是周朝的天下,那一草一木也是周朝的啊!”二人一听连野菜也不吃了,不久饿死。
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很多人写到或者提到过这个故事,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竟然把他们的故事放在列传之首。而且《伯夷列传》完全不同于其它所有各篇长于记事写人的体例,而多议论。为什么呢?儒家所宣扬的,在“义”与“利”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有道德修养的人就选择为自己的志向殉道。这是伯夷叔齐的选择,也是孔子以后仁人志士的选择,也司马迁本人的选择。司马迁为李陵上书求情,惨遭下狱,忍受腐刑,历尽屈辱。但是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