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身体素质练习教学指导(二)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彭冲
教学对象:七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的总体要求,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动、爱学的良好习惯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剖析:身体素质的练习往往很枯燥,乏味。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通常不喜欢纯粹身体素质的练习,或不情愿,或抵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身体素质练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与方向:通过多次课的教学练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身体素质练习,自己如何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
(二)技能目标:教会学生几项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造成伤害;   
(三)情感目标:在教学、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相互帮助,养成帮助别人,团结同学的优秀品质。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初中1年级)学生,根据大纲规定,处于水平4。本学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刚刚进入青春期,身体形态发育,肌肉、神经、心肺、呼吸等系统的发育均出现快速增长,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较弱,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身体练习,同时学生的绝对力量和耐力都较差,容易出现疲劳。
教法学法
组织教法:讲解示范法、激励教学法
学生学法:对比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自主练习法
教学过程及实施:
发展上肢身体素质练习
课堂实施过程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强度标准
时间
(开始部分)
1.组织学生集合,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清点人数,做好请假、见习学生的记录;
4.强调课堂纪律;
5.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要求:快、静、齐,不得交头接耳,嬉戏打闹,体育委员声音洪亮,口令清楚。
5′
1.老师带领,两人一排,围着操场慢跑两圈;
2.徒手热身操,从头到脚共8节,每节4×8个节拍。学生成体操队形站立。
a)头颈运动        b)扩胸运动
c)振臂运动        d)体转运动
e)原地静力体前屈  f)弓步压腿
g)仆步压腿        h)膝关节绕环
3.简单身体小游戏―双人单手拔河
方法:男女生分别分组,两个人一小组。两人背对平行站立,双脚分开,左脚或右脚相互靠紧,左手或右手紧握,当听到老师发令“开始”,两人同时用力向自己一方拉,注意脚不能离开地面,脚离开地面即判为输。
要求:女生在队伍前,两人一排跑整齐,跑动过程中不允许交头接耳,说话或嬉笑谈论。
要求:老师带领,示范,学生听老师口令,按顺序依次认真完成各节。
要求:听清口令,两人一组平行背向站立,在相互用力拉的时候身体保持正直。
1.以学生微汗为标准。
2.感觉全身各个关节基本热身。
3.出汗较多,全身发热,各个关节活动开,特别是上肢得到充分热身。
3′
5′
7′
单杠练习
1.单杠斜身引体练习
方法:身体仰卧,两臂与肩同宽,手正握单杠,腹部,臀部紧张;主动挺胸屈臂引体,使胸部贴单杠,然后伸直两臂还原成仰卧开始姿势,如此重复进行。
注意:老师先做示范,练习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臀、蹬地等。看到确实不能完成的同学为其安排较小的运动负荷练习或减少练习次数。
2.俯卧撑练习
方法:俯卧,两足跟并扰,脚前掌着地,两手撑地(或与肩同宽),四指向前,保持躯体处于同一直线,切勿提臀,借助双脚之力,收臀紧腹连续臂屈伸。听老师喊数1、2、3、4……15,每组中间间隔1分钟。
注意:老师做示范,练习时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臀,踏腰,直臂不下等,鼓励学生努力完成练习任务。练习间歇期间让学生得到较充分休息,
要求:身体于杠下,躯体保持处于同一直线,主动用力屈臂向上引体。挺胸,腹部臀部收紧,避免借助双脚蹬地使身体上升。
要求:听清老师口令,一令一动,不能漏做或少做。保证练习的质量,动作的规范,以确保得到锻炼的效果。
1.预计完成3组,男生每组20次,女生每组15次。最终强度以学生感觉大臂酸软,肘关节乏力为度。
2.共同完成3组,男生每组15次,女生每组10次。
20′
1.练习结束,召集学生集中;
2.组织学生一起做放松练习,大家相互揉腿按压;
3.学生自评,提出问题或总结本堂课;
4.老师总结和点评;
5.安排课后作业(自行进行相关的练习);
6.宣布下课,师生道别。
要求:集合迅速,学生以稍息姿势站立即可,可以自由发言,老师做出相应的解答。对课堂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进行鼓励。
让学生充分放松。
5′
课后小结
本次课是一节以上肢练习为主的身体素质课,课堂中我采取以游戏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将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变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我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本次课学生的联系密度为40%左右,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学生练习强度时间关系图
最高心率
165次/分
平均心率
125--130次/分
强度指数
1.5—1.7
练习密度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