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流派,⼀直是我国⽂化中不可少的流派之⼀,您了解所谓的道吗?就让⼩编来告诉您吧。
中国的传统⽂化和道有什么联系
中国智慧是中国⼈对“道”的理解和表达⽅式——中国古⼈将天地万物发展的⾃然规律简称为“道”。儒家的表述为:“⼀阴⼀阳之谓道”(《易经》),道家的表述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道德经》)。“⼀阴⼀阳”的过程就是“法⾃然”的过程,就是天地⼈三才之间不变的原则。
由此可见,掌握中国智慧的得“道”者,必然是通晓“天、地、⼈”的完美结合、进⽽达致“天⼈合⼀”境界的⼈。这种⼈就是古⼈所说的“知者”,其实就是掌握“道”的⼈。⽽其所创之物,也必然是合乎⾃然规律的!
在古代,“知”与“智”是通假字,“知者”就是智者,即:有智慧的⼈。这种通假字的使⽤,在春秋时期⾮常普遍。如:《庄⼦》中“⼤知在所不虑”的“⼤知”,指的就是⼤智者、有⼤智慧的⼈——这些智慧都是中国智慧的呈现。
中国智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化。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活⽅式、风俗礼仪、宗教艺术、⽂教科技等诸多层⾯的丰富内容。她是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化形态,更是中国⼈⽣存发展的精神动⼒和⽂化源泉。
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化之中,处处都体现着中国智慧。
说到这,我们就有必要来适当了解⼀下: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化?——虽然我们对这四个字⽿熟能详,但在理解和描述上,却往往似是⽽⾮。
传统——
传,是时间上的流传与延续;统,是空间上的集中与凝聚。
由于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以传统的东西,⽣⽣不息,最具⽣命⼒。
⽂化——
⽂,是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迹象;也称为⽂象。如:天⽂、地⽂、⽔⽂,三者是⽇⽉星⾠,⼤地⼭川,江河湖海变化的迹象,也是天地形成的⽂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个“理”,全都是依⽂象⽽形成、承天道⽽润化的——世⼈观天地之⽂,⽽存天地之情;存天地之情,⽽达万物之理。这便是通情达理的本义。
化,指的是万物的⽣长变迁,其过程称为“化”。万物变化的作⽤,在天是深不可测的宇宙,在⼈就是深刻的道理,在地就是万物的化⽣。
“⽂化”⼆字,就是以⼈为本、以⽂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就是以⼈见⽂,从⼈⾝上看到⽂理、道理,即⾃然的规矩与规律。因此,⼈⽂精神是智慧的呈现,是安⾝⽴命的根本。
⽂化就是⾹料,⾏为、关系、物质、制度等;⽽万物就是未经加⼯的⾁。这种⾁,本⾝并不好吃,除⾮有了⾹料的渗透才会好吃。可见,万物若想⾼贵,就⼀定要有⽂化的渗透。这种渗透融⼊了⾃⾝,就有了⾼贵的根。⼏千年来,中国⽂化的精髓和⽓韵已经深深地浸渍到⼈们的精神与⽣活当中。⼈与物之所以分品,就是依⽂化的渗透程度⽽分的。
因此,我们也知道: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世界⽂化遗产的⼀部分,之所以能够被举世公认、誉满天下,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被⽂化长期、充分渗透之后⽽形成的⾼贵的“根”。
中国⽂化认为:“形⽽上者谓之道,形⽽下者谓之器”(《易经》)
正是在这种⽂化纲领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家具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个技术的产物——它是“道器合⼀”的产物。
⽽中国两千多年前,对此早有表述。《周礼﹒考⼯记》⼀上来就开宗明义,强调传统⼿⼯艺设计者——“百⼯”的重要性:“国有六职,百⼯与居⼀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百⼯之事,皆圣⼈之作也。”意思是说:传统家具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创造出来的,⽽是“知者”所创,即:中国智造!
有智慧的⼈创造了器物,⼼灵⼿巧的⼈照本宣科地做出来,并⼀代⼀代地传承了下去——这就是:先有传统,后有传承。传统是传承的基础,传承是令传统相续的保证。传统的东西要想能够传承下去,其中必须要有思想、⽂化的浸润,这是不可回避的前提。
⼀把椅、⼀张凳,甚⾄⼀个家具的局部,它们凝聚了⽆数中国⼈的智慧、信仰与情感。以⾄于,中国传统家具,从礼教发展到实⽤,继⽽发展成为集⽂化、哲学、美学于⼀体的传世之作——这在世界上是相
当罕见的!尤其是明式家具的出现,承担了中国⽂化所有的光辉和智慧。
⽽时下,虽然传统家具随处可见,并且部分历史遗存下来的家具之拍卖也屡创新⾼;但其原本的崇⾼,已经在熟视⽆睹中被逐渐⽡解。对⼀个中国智造的传统器物来讲,我们如何还原建⽴在学识、思想、智慧、创造⼒、想象⼒、⽂化习俗、审美习惯等基础上的⾼超阐释能⼒,让它焕发出新的⽣命⼒,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类⾯对历史时,绝⼤多数⼈对器物的关注,远甚于对礼制的关注;对技术的膜拜,远甚于对思想的膜拜。”——著名媒体⼈龚曙光
道在器中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认为:“形⽽上者谓之道,形⽽下者谓之器。”⼀个有形的器物,凌越于其形制之上的,是其内在⽆形的⼈⽂精神和⾃然规律,没有这种内涵存在的有形器物,是不可能成为神品的。它仅仅是⼀个死器,与流传和恒久⽆关。
换句话说就是,“道”是器物的灵魂所在,⽆论是⼈还是物,只有“道在器中”,才会令器物饱含⽣机、精神、价值和内涵,才能僭越器物本⾝的价值,才可以鲜活和弥久。这便是“道在器中”的⼤义。
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形⽽上的“道”对形⽽下之“器”的规约,也是中国古代“造物为良”思想的核⼼体现。
在所有思想体系中,易学思想是所有造物思想的最核⼼主导。
易学是中国传统⽂化的源头,她特别强调阴阳观念和辨证思想。⽼⼦在《道德经》中讲到:“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这个“道”可以说,但是⼜没法去明确表达。⽽《易经》则说的⼲脆:“⼀阴⼀阳之谓道”。注意了,这个“⼀”,不是数词,是动词,为“所以”的意思,即:这个所以阴、所以阳的循环过程,称之为“道”。说⽩了就是⼤⾃然中春夏秋冬、⽣⽼病死、阴晴圆缺这种⾃然规律。(阳代表积极、光明、喜悦、凸出等,阴代表它的对⽴⾯,代表阴暗、消极、低洼等)
孔⼦所说的“⽗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则以惧。”(《论语﹒⾥仁》)喜的是⽗母⼜长了⼀
岁,惧的是离死亡更近了⼀步,⼀阳⼀阴两种⼼态同时并存于⾃然规律之中,这便是“⼀阴⼀阳之谓道”的体现。
中国⼈这种阴阳观念贯穿在整个中国⽂化体系中,就连⼈说话的声⾳也分成阴阳,将其分为是雄声(阳)和雌声(阴),所以,对某些说话的语⽓,就⽤“阴阳怪⽓”来表述。在地理中,将⼭的南⾯定为阳,⼭的北⾯定为阴,⽔的北⾯定为阳,⽔的南⾯定为阴,所以,中国很多城市的地名都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衡阳、沈阳、岳阳、益阳、江阴、汤阴、华阴等等。其中,衡阳得名是因其在衡⼭之南,沈阳得名是因其在沈⽔之北,其余类此。在植物学中,树⽊也分阴阳——见光的⼀⾯叫树阳,不见光的为树阴——“阳也者,稹理⽽坚;阴也者,疏理⽽柔”(《考⼯记》)意思是说阳⾯的⽊材致密坚实,阴⾯的⽊材疏松柔弱。在⼈来讲,男⼈为阳,⼥⼈为阴,⼥⼈要有柔情,男⼈要有傲⾻。即便是在刻字上都分为阴刻和阳刻,⽽重阴必阳更是造字中的⼀个重要法则。
凡此种种的呈现,都是“⼀阴⼀阳之谓道”规律的⽆声铺陈。
这种阴阳理念,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传统家具是“⼀阴⼀阳之谓道”的产物。其内在⽆处不现的阴阳法度,不仅是“道在器中”的呈现,更是其⽇久弥⾹的神奇保证。
有史以来,但凡⽣⽣不息的器物,都要有鲜活的灵魂。
传统家具在近代之所以被称为国粹和中国⽂化遗产。其中的因由,与榫卯结构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整套传统家具甚⾄整幢建筑都不使⽤任何⾦属,但却能在经历长期使⽤、⾃然损耗、甚⾄是地震的前提下,依然能够使⽤⼏百年甚⾄上千年,这在⼈类轻⼯制造史上简直就是奇迹!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的⼀次地震。8级强震猝然袭来所导致的满⽬疮痍,⽣离死别的国殇,重创了50万平⽅公⾥的中国⼤地!
处于震中的四川绵阳平武县也在劫难逃,伤亡⼈数仅次于汶川、什邡、绵⽵,位居第四。
在这次地震中,位于城中东北⾓的明正统五年(1440)所建的报恩寺,也遭到强震的损毁。
但是,令⼈惊奇的是:虽然寺庙中的⼟制建筑损毁严重,但其⽊质建筑却完好⽆损!
为什么要从其建筑结构说起
报恩寺是全⽊结构的⼤⽊作建筑——全寺占地近2.5公顷,以重檐歇⼭顶的⼤雄宝殿为中⼼,屋顶形式多样:单檐悬⼭式、歇⼭式、重檐歇⼭式、攒尖顶、卷宗棚顶等。⽃拱样式古朴,全寺现有⽃拱⼆
⼗余种,被古建筑专家誉为“⽃拱的摇篮”。⽽所有柱、额、梁、枋、橼、檩等⽊构件,皆⽤珍贵的楠⽊,从古⾄
今,有⾍不蛀、鸟不栖、不结蛛⽹之奇,被中外古建筑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物”,“独具匠⼼之杰作”。
其建筑多处保留有宋式遗制——有明显的“侧脚”和“⽣起”;⾓科以⽊雕的“⾓神”⽀承⽼⾓梁。尤其是为了适应防震要求,在结构上采取了许多独特的处理⼿法,特别是将正⼼桁作成矩形断⾯,纵横交头处啮合紧密,加强了建筑的整体防震作⽤。所以,此报恩寺建成四百余年来⾄今,虽经多次⼤地震却仍完好⽆损。
我们从报恩寺的建筑结构中,不难发现:报恩寺被称为是“⽃拱的摇篮”,⽽作为榫卯结合的标准构件⽃拱,是作⽤⼒传递的中介,它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加之这种榫卯结构在寺内的建筑中有着多元的体现,这就是报恩寺在经历强震之后仍然能够得以长久稳固的重要原因。
可见,榫卯结构在⽊作构造中是何其重要!
⾃古以来,“道”就是这个世间不变的原则。⼀个器物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必有其中的道理在——即:道在器中。
那么,榫卯结构中的“道”是什么呢?这就要从榫卯结构开始说起。
榫卯结构是传统实⽊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上采⽤⼀种凹凸处理的接合⽅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槽、卯眼。
其中,榫是“剡⽊⼊窍也。”卯是“凡剡⽊相⼊,以盈⼊虚谓之笋。以虚⼊盈谓之卯。”故俗有笋头卯之语。
“榫卯结构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常见于其它⽊、⽵、⽯制的器物中。榫卯形式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式,也是区别于西⽅家具主要特征。由于其做法、应⽤范围不同,所以它的种类也就不同——按构合作⽤来归类,⼤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作⾯与⾯的接合,两条边的拼合,或⾯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榫’、‘企⼝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作为‘点’的结构⽅法。主要⽤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三、将三个构件组合⼀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法。这种⽅法除运⽤以上的⼀些榫卯联合结构外,均是⼀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托⾓榫’、‘长短榫’、‘抱肩榫’、‘粽⾓榫’等。”(王世襄《明式家具》)
⽆论它们的做法有何不同,它们都有⼀个统⼀共性: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关节是⼈体正常⽣命活动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们的⼀举⼀动都离不开关节。⼈体需要运动,也需要
稳定,这⼀对⽭盾,都是通过关节的特殊结构⽽达致了完美统⼀的。
榫卯结构是中国家具的独特传统,也是古代“知者”⾼度智慧的结晶。⼈体的关节是凹凸的形式,榫卯的结合也是如此。这⼀凸⼀凹,⼀盈⼀虚,就是⼀阴⼀阳的结合,是“⼀阴⼀阳之谓道”思想的呈现,这个中国⼈所认知道的“道”,隐蕴于传统家具的制作当中,即是器物稳定与持久的必然保障,也是“道在器中”的鲜活呈现。
如果只有榫没有卯,或者只有卯没有榫,就像只有阳没有阴、或者只有阴没有阳⼀样,器物都不会稳定长久——因为:孤阳不⽣,孤阴不长!这个世界上,若只有男⼈(阳)或者只有⼥⼈(阴),则必然会⾛向穷途末路。
这个榫卯结构中的阴阳特性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易学哲学思想,既是传统⽊作器物的灵魂所在,更是传统家具强⼤⽣命⼒的浑厚动⼒所在。
“⼀阴⼀阳之谓道”,道不可摧,⾄道者坚!
榫卯结构,就是这个道器合⼀的产物,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世界家具史上最受尊崇的⼯艺发明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