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髓比喻事物的一种精华,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然而,对于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问题,学术界也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有些论者对中国传
统文化只取其一而不取其二,忽视了传统文化是一与多的统一,这就
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境地。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何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义,二是因为有些论者
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宏论。究竟应
该本着怎样的学理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怎样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对传统文化的精
髓把握不准不全,势必影响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弘扬与发展。因此,本文撇开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流派之争不谈,仅对传统文化精髓之理解及其内涵进行概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首先需简要区别几个相关概念:一是何为“文化”,二是何为“传统文化”,三是哪些内容可以称之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精髓”,即“精髓”本身应该是什么。
首先,“文化”一词在中文里最初的含义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义是指各交错的纹理,“化”的本意是指变化、生成、造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与“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义。最初,“文”与“化”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到西
汉以后,“文”与“化”才被经常连在一起使用,随后便逐渐凝固成
一个词。但此时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用的“文化”一词。按
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借用
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并赋予其新义,从而产生了我
们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
词更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
造和精神创造。
“文”与“化”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一词意味着人以其所创造的各种器具、制度、道德、知识、科学技艺、习俗、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等非自然的产物和手段来对整个世界进行合目
的性的改造,从而使“人”区别于物,并使世界在一定的层次和意义
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义上,文化也就是指人类对自然和世
界的改造及其结果,即世界的“人化”。对于“文化”概念,英国人
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
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
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文化
的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
文化在此获得了文明一词的所有内涵。这样来理解文化,我们就可以
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
是从文化的狭义方面来理解和应用,即主要从精神文化的价值层面来
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分析和论述。
其次,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从时间上来说,“传统”一般与“现代”或“当代”相对应,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或“当代文化”相对应的。
虽然就“传统”与“现代”的划分,人们也存在某些争议,但至少可
以肯定,以战争为界划分“传统”与“现代”还是大多数人的共
识并被广泛采用。因此,我们在此也把“传统文化”定位为战争
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三,何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精髓”被解释为“比喻精华”,所谓“精华”则被解释为“(事物)最重要、最
好的部分;(书)光华;光辉。”从“精髓”本身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
文化的精髓问题既是一个事实判断,又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二者的结合,但价值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及其生命力。
因此,对于何为传统文化精髓的问题,我们既要看传统文化本身内容
的内在张力,又要看其对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当代价值。
虽然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时不可避免地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对
待传统文化,但在学理上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方式宏论传统文化
的精髓则显然不妥。
众所周之,近现代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也是当今社会文化沙龙中人
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同一
个问题的讨论,最终却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不同
的选择结果。其中,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其实质是一种
在文化上以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主张西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潮。文
化复古主义则是一种文化自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文化,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
的复兴上”。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究其根源,以上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都是因为没有准确、全
面地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
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
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
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
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
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
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
及人道主义精神等。本文仅从伦理价值层面对传统文化之精髓进行
简要议述。君子文化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哲学为
一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显示出独具特的一面。对君子
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君子
人格反映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义利观、
道德观。众所周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人是做
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而不
要做小人。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
式代替宗教的传统,对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体现了这一传统。君子人格融温良恭俭让为一体,并具有慎独的自警意识。君子贵
和尚中、善解能容的处世哲学,君子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
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体现。因此,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在
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2]等等,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思想言语
无不显示出君子人格的强大魅力,并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追求君子人
格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之一。
尚贤文化曾经是中国传统吏制建设所推崇的一大传统,尚贤思想
引导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知识、能力与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国历史上,
尧舜禅让的故事开了尚贤文化的先河并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尚贤文
化的核心是“赏贤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
孔子的礼贤下士主张、荀子的赏贤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墨
子对尚贤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尚
贤文化。墨子的尚贤思想是针对当时的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
贵族官员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其目的是让普通民众中的贤良
之士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他认为,即使是一般农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备一定的学识、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应该得到举荐和
任用,并给以相应的权力和足够的俸禄,让他去为国为民效力。墨子
认为,尚贤使能是“为政之本”、众贤则是“为政之要”、举贤是
“为政之能”。一个国家贤良之士的众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贤使能,是
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或兴衰、社会的稳定或混乱之根本。他说:“尚贤
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3]
在他看来,贤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是有学识能善辩的“智者”,是国家之“珍宝”,是社稷之“栋梁”。墨子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要做到赏贤使能,就必
须打破原有的尊卑贵贱、亲疏远近的等级界限,对有贤德之人“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其实,就墨子的尚贤思想来看,尽管其带有较
为浓厚的理想彩,但其主张对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选拔仍然产
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耻感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他人评价和反应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特别强调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
反应和评价。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体所肯定、钦佩、敬仰和遵从,他就会在内心油然产生荣誉之感;反之,如果一个人
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体所否定、埋怨、贬斥和鄙视,他就会情
不自禁产生羞耻之心。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
愧于天,俯不怍于地”[4],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因此,中国文
化特别强调“知耻”的重要性,并把“知耻”意识看作道德的基础,
犹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4]而《管子·牧民》从国
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礼义廉耻的重要性,指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
之度在饰四维。”[5]孟子则从个人品格修养的角度强调:“人不可
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4]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4]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6]
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
“廉耻论”。他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
国之大耻。”[7]可见,中国先贤不仅早就认识到耻感在指导和制约
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
安邦治国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上,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礼仪要求人
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按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进行。
礼仪文化涵盖人们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交谈、服饰、仪表举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饮、求职以及涉外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
规范和要求对于现代人的社交活动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很多
内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于儒家对于个人在家庭和国家的角的理解。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忠孝”意即忠君孝亲,它源
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3],要求臣子对国君无条件地效忠。《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8]孝的最初含义是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