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汉为娄烦县地,置有娄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娄烦关南口,县北阳方口即为娄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为崞县、静乐县地。唐治宁武郡,明朝时无县的建置,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十一年改巡检司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设三关总兵,驻于宁武关,统领偏头、宁武、雁门三关边防事宜。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
宁武关城,在阳方口南二十五华里,关城北依华盖山,南靠凤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向东流去,关城两翼顺河而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据《山西通志》载:宁武关,古楼烦地,据雁门、偏关两关之中。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唐末置宁武军,明初为军屯,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筑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巡抚都御史李侃言,宁武北临云朔,西带偏保,最为要冲,请设关置守备。于是,因辽宁武军旧石立关。(嘉靖)二十二年置三关镇守总宁武,辖雁门、偏关二关。明景泰元年筑城,方四里,高二丈五尺,下有堑。城东、西、南三面门,东门称仁胜,西门称人和,南门称迎薰。门上皆建有关楼。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巡抚魏绅
拓广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碑五尺,加辟北门,亦建正楼于上。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始甃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甃。”3宁武关城,因踞凤凰山之北,历来又有凤凰城之称。
宁武关一带,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的贵族经常率兵由此南下,有时战争在此连绵不断。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挥师北上大同,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地进行了一场激战,攻下宁武关,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道路。
山西三关之一的宁武关,宁武关有着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据有关资料,山西有不同时代的长城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属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山西境内的长城,承载着太多山西的历史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山西长城分布于9个市40余个县(区),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山西长城遗迹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但以明长城修筑规模最大,前后共修筑了154年。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约450公里,由河北省怀安县延入晋北的天镇县,向
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约400公里,由河北省涞源县延入灵丘县,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古称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另外还有沿黄河修筑的从偏关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的长城,沿太行山脊修筑的始于灵丘县牛邦口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东阳关的长城。“山西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些长城关隘如著名的‘外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就全部在山西境内,而平型关、娘子关更是闻名遐迩。
 
  打我从小开始,长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已经深深地牢记在心。一首歌唱得好,“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于是亲自走一段长城就成了我的一个夙愿,为此,我心仪许久。
 
  山西长城徒步穿越,是自虐之旅、摄影之旅,更是人文之旅。骄阳下漫长的翻山越岭徒步穿越,晋北大地毫无遮蔽下的艰苦行进,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自虐之旅;一道道残破的边墙,就是一条条大地的伤口,一座座依旧挺立的墩台,犹如一位位坚守职责的将士,苍凉
、壮观、恢宏,这是一条摄影之旅;追寻长城内外几度牧场几度良田的历史变迁,回忆塞北风沙中的金戈铁马,感受历史进程的点点滴滴,这又是一条人文之旅。
山西境内的长城遗迹很多。从兴县西北部的黄河东岸开始,沿管涔山和恒山山脉向河北方向延伸,蜿蜒的古长城和矗立的烽火台,依旧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
  山西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9年三家分晋之后。其时赵国疆域最大,立足都市晋阳,迅速向西、北、东三面进行军事扩张,特别是赵武灵王在位期间,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不断开疆拓土,进一步展现了晋国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把中原农耕文化同北方游牧文化交汇融合,成为继晋之后我国古代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为了有效地防守得到的土地,就出现了最早由战国时代赵肃侯修筑的、分布于恒山和管涔山两大山系长城。
  在山西境内,古长城遗存和遗址,总长度在3400公里以上,其主要基础,依旧是秦长城。当马上皇帝朱元璋坐了天下后,又拣起历代君王的旧皇历,修筑长城二百多年未曾歇息。大同境内长达400公里的明代古长城,历尽6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雄伟壮观,成了这
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久远的风景线。
  明代长城分南北两线进入山西后,在偏头关一带交会,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由张家口入山西,经大同、偏关直达黄河天险。内长城经阜平进入山西,经灵邱、繁峙而达神池。进入清代后,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相信众志成城,决不以修长城为御敌之策。然而,为抗拒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渡河入晋,后来的嘉庆帝又重新走上了修墙御敌的老路,在黄河壶口瀑布天险处筑起了长城。从此,在中国万里长城绵延不断的修筑史中,这一段清长城,总算划上了一个句号。
  作为战争的遗迹,长城和关隘,在山西这块苍茫的土地上,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战争文化的珍贵实物。
  千百年来,久经不息的边患,连绵不断的烽烟,使得山西北部的偏头关、宁武关和雁门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为古老的三晋厚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
  作为山西境内外长城和内长城的交会处,偏头关重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巍然屹立在偏关河的西岸。这一带的长城依高山陡崖而建,与黄河天险相连,形成一道拱卫中原的屏障。
  地处偏头关与雁门关中路的宁武关,重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现存关城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而建,堪称雄险,在军事上可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与此地50公里处,有历史上曾声名显赫的军事城堡——宁化军城。
  雁门关修筑于代县城北的大山腹地,进可攻,退可守,是大漠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在赫赫有名的三关中以其雄险独树一帜。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此建立雁门郡,秦时仍为天下三十六郡中之一郡,汉武帝时曾发率万人治雁门关险阻。如今的雁门关,为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重修长城时所建。与之相接的旧广武城,也是山西内长城体系中一座以屯兵积粮为主的军城,现存建筑成于辽代。城墙上的敌楼,与远处的烽火台遥遥相望,在古代战争中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登古关而远眺四周,茫茫山野上的古长城和烽火台遗址,让人们眼前不禁浮现出久远的历史画面。当年,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就是在这宏阔的三关防线,谱写了一幕幕威武不屈、英勇杀敌的壮丽史诗,也留下了血染疆域、忠诚报国的慷慨悲歌。
这段古长城,属明内长城,也叫内边。西起忻州市代县的白草口河东,东至朔州市山阴县的新广武村,全长5964米。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
元所筑。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长城外砖砌,内土筑,高810米,上阔4 (史载一丈五尺)。上有戍堡、敌楼,下有暗门。现保存完整的敌楼有针扃雄皁等。楼有额匾,落款均为万历丙午仲秋之吉,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喜轮立。敌楼多数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壮橹楼建于长城正中,前后两道门可将长城封闭。靠白草口一段,原垛口、女墙筑于石山上,现内无土墙,唯有砖垛口,巍然矗立于奇岩陡峰之巅,十分雄险壮观。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砖券,高2 米,宽1 米,门置距外墙0 米处。长城顶部三层城砖铺面,可以走马。长城附近建有烽火台、兵营暖屋(现毁)。此段长城的位置,历史上称陉岭,是区分内外、捍卫中原的门户。据清乾隆年间《代州志》载,明万历二十三(1595)年,巡抚李景元筑雁门关边墙,绵亘十五里,坚固精好,外护雁门,内巩省会,敌不敢窥焉。从白草口至新广武的这段长城,正是明朝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古长城又俗称猴儿岭长城,是山西境内唯一包砖和建有空心敌楼的长城。由白草口过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的猴儿岭山,过新广武城向东北,经水峪口、沙家寺至胡峪口。从胡峪口向东出山阴县境,入应县境,至马兰口。
        新广武城两侧的山上蜿蜒着只剩夯土的长城,长城上的包砖哪儿去了?据当地老乡介绍,是陆续被当地人拆下来盖房、垒猪圈了,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国家大修防空洞,附近各村都有任务。当时有一条公路直达山顶,社员们开着大汽车上山去拉长城的砖修地下长城。靠近白草口的长城全凭地势险要,车上不来,长城包砖才保存得比较完整。即使是这样,这段长城仍是山西境内现存长城的精华部分。
        2009123日下午,我从白草口攀登这段古长城,沿着长城走向新广武,一路边走边拍,欣赏领略古长城的险峻沧桑,流连缓步,不觉天渐黑,不敢停留,匆忙下至新广武,历经四小时,意犹未尽。
山西万里长城及其关隘
中国古代万里长城的最早出现,根据文献记载和专家们的研究,据说是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相当于我国东周的春秋时期。而春秋时期最早修建长城的则是南方的楚国,这是我国当代古长城研究专家们的看法。古文献上记载,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时,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派兵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一叫屈完的人带兵迎敌。在召陵这个地方,两军对垒,齐桓公问屈完: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则回答:长城的全部历史资料“君若以德绥
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1这两人的对话若翻译成今天的语言,那就是齐桓公说:像我齐国这样强的兵力,谁能够抵挡呢?我如果用这样强的兵力去攻打你楚国的城池,有什么的城能不被我攻打下来呢?但是楚国屈完这个人偏不怕他。
  他胸有成竹地回击了齐桓公的恫吓,针锋相对地说:你虽然强大,若以德去服各诸侯小国,谁能够不服你呢?但是你如果强以武力来进犯我们楚国,我们楚国却有方城可以防守,还有汉水阻挡你。你兵力再强大,又有什么用呢?齐恒公听了屈完的话,后来只好退兵。诸如齐桓公代楚这样的事,据知后来在公元前624年和公元前557年时还发生过两次。其中一次是晋襄公派处父伐楚,另外一次是晋平公派荀偃伐楚,也都因为楚国有方城这种特殊的防御设施,都只好草草收兵。对这两次晋国出兵伐楚而后又因方城阻御无奈退兵的事情,《左传》一书中也都均有相关记载。
  方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城池?为什么像齐和晋这样的强国在它的面前也无可奈何呢?
  我国著名古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当时楚国赖以抵御强敌而又能每每奏效的这种
方城,即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长城。他说,无论是齐桓公伐楚,还是后来的两次强晋伐楚。
  这些情况不仅说明了楚方城防御其他诸侯领国侵扰上的功能,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长城的开始2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种种迹象看,长城的最初出现于我国古代,其实用功能首先是为了战争中的防御。春秋时楚国长城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防范来自它的北部诸国如晋、齐、秦、鲁,郑的进犯的。1981年以后,经过河南、湖北等省区文物考古界和楚文化研究会等多方面的考察与踏勘,已证明楚长城的总长度大约近500公里。实际调查的结果与古代文献记载完全相符。
  与古楚国长城的始建年代相比,位于山西高原上的古晋长城的出现则要晚出大约300年以上。其历史原因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其四邻均是一些落后的戎狄部落或弱小诸侯。从军事方面来讲,自西周建国初期直至春秋时期中叶以后,大约500余年间,晋国基本上一直处在一个向外进行军事扩张的状态中。从某种角度讲,还有一个自然方面的原因,那就
是晋国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四周山河阻隔,天然封闭。一些具有能力与晋国进行军事抗衡的大国,如齐、楚、秦、宋等距离晋的核心地域又很远,即使意欲犯晋,碍于像太行山和黄河这样的天险屏障,再加上晋国本身已有的军事实力,这就可能成为古代长城在山西高原出现较迟的另一个原委。
  较为准确地讲,我国古代长城在山西高原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韩、魏、赵三家于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彻底瓜分晋国之后。当时,魏国在山西高原的西南部隔黄河与秦国相对峙,赵国则将其军事扩张的目标基本指向塞北翟、代之地及太行山以东齐、燕的势力范围。韩国在当时的实力大不如魏、赵。在秦、魏、赵的强力夹缝中,它则不得不逐渐地避其身边的强敌,而将有限的军事力量施加于比它更弱的郑、宋一类的小国,渐次向东南方向发展,以至最后将其国都由山西境内迁出,定于太行之外和黄河以南的郑地(今河南新郑)。在韩、魏、赵这三个由晋派生出的新诸侯国的各国发展中,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2),因魏国在此之前时曾经一度攻过黄河,占领了河西原来属于秦的一些领地,为了能永久保住这些地方,所以就有了发生于此年的筑长城,塞固阳”3之举。据知这是战国三晋筑长城的最早记载,但其所建地理位置并不在山西界内,而是在今天陕西省洛水东岸一线。真正最早在山西高原范围内建筑长城的,应该是战国三晋中的赵国。史曰:赵肃侯十六年(
公元前333)围魏黄,不克。筑长城4这里所记载的两件事,实际上是两件互不相干的事情。一件是讲赵肃侯十七年这一年赵国攻打魏国叫做黄的地方,没有攻打下来。后面筑长城则是指赵国在另外一个地方筑长城以防另有强国攻赵。根据当时赵所处环境分析,赵所攻打的魏国的黄,当在今山西南部沁河上游一带,而赵当年修筑长城的地方则应该远在今天山西北部忻定盆地的西北方一线。因为赵当时要时时提防秦对其西北代地的突然侵袭。根据有关方面近年来的考察,从今天山西兴县西北部的黄河东岸开始,向东经岢岚、五寨、神池、代县、繁峙诸县,直到山西东界的广灵与灵丘交界一线,沿着管涔山和恒山山脉伸向今河北境内,近500公里的距离内均有战国长城遗址与遗迹发现(其中从今阳方口开始向东,其走向基本与明代的内长城有所重叠)。这些战国时代的长城遗迹与遗址,应该而且也只能是三晋之中赵文化和赵历史的孑遗。韩,魏、赵三家分晋之后,特别是战国七雄的鼎立之势基本形成之时,赵国立足晋阳,据有今山西北部大片土地,其向西、北、东三面的军事扩张速度非常迅速。1979年以后,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古代长城遗迹调查的结果表明,战国时期赵国长城的分布地域及其建筑总长度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无疑是居于前列位置的。除了其初期在今山西境内的修筑,赵的长城约大多数则分布在今内蒙古阴山以南以及与山西隔河而望的陕北地区,还有恒山东侧的冀西地区。正像著名历史地理学
家史念海先生在他的一篇有关古长城的调查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当时的赵国也和魏国一样,在今山陕之间的黄河以西拥有大片土地。现在宜川县西北就是赵国的定阳故地(《战国策·齐策》五)。而黄河以东,现在山西离石、柳林诸县附近,也是赵国当日的离石、蔺(《战国策·西周策》)、皋狼诸地(《战国策·赵策》)”5在司马迁的笔下,同样记载了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公元前325——299年在位)在实行了他的著名的胡服骑射制度之后,又在修筑万里长城方面建立了业绩。史曰: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胡俗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此处引文中司马迁所说的高阙,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库布齐沙漠西北处的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