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分散供暖小锅炉房的取消,集中供热形式已被广泛推广。为了进一步做到节能降耗,最大限度的提高热源利用率,提高用户的满意率,我们急需解决在供热管理、热力站设备选用不当及热网存在不平衡方面造成的能源消耗过高等问题。
关键词:管理;调节;降低能耗
供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时满足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所以区分不同供热对象的热量平衡是实现供热目的的保证。热量平衡的前提是热力平衡,热力平衡的前提又是水力平衡。
一、全网平衡控制理论
近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再加之环保力度逐渐加大,我国集中供暖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无线网以及智慧热网等先进理念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同时提升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实现了节能高效的运转。但随着集中供热规模不断增大,也增大了集中供热的控制与调节能力。相关的管理
人员也提出了热网均匀性调节,各个热力站一级测供水调节阀门可以监控各个供热站间的供热效果,也就是各个热力站所提供的建筑室内温度可以进行自动调节。由于无法做到大范围的测量室内温度,所以可以到相关的室内温度测量参数对温度进行控制。从稳定状态下热平衡方程式可以得出供给到不同房间的散热量以及房间性室外传到的热量
二、传统平衡调节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供热调节方法不能实现按需供热
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要求网路的供回水温度也要相应变化,也就是说,锅炉要通过调节燃料和风量变负荷运行,来满足网路所要求的供回水温度,如果没有监控系统的参与支持,人工运行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充其量运行大中小几个负荷点,再省事的就是间歇运行,温度高了就关,温度低了就开。锅炉的运行不看效率、不看负荷、单看温度,何谈按需供热,何谈供热节能。多年来我们就是拿落后当经验,再拿着经验当技术去务实的。
2.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弊端多多
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设计模式,供热管径增大。不但是供热管径增大,同时管理阀门
、水箱、分水箱、分水器、除污器等都要加大,投资费用和施工劳动强度都要加大。供暖投诉
大流量小温差的供热运行模式不适合计量供热的用户自主调节。温差越小散热器的调节性能越差,也就是说在大流量运行时,即使流量改变很大,也不能变化多少散热量,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差越大,流量变化引起的散热量的变化越明显。
3.源网共泵 顾此失彼
传统的供热模式是:热源和热网共用一个集中循环泵,外网和热源的循环流量在一起,互相钳制。往往是满足了外网的水力平衡流量就会不满足热源的额定循环流量,满足了热源的流量对于外网来说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大了就是大流量小温差的不经济的运行模式,小了又不能满足外网的水力平衡,所以说是顾此失彼。虽然热源可以通过旁通管或旁通锅炉的方式缓解外网流量大于锅炉循环流量的问题,但电能和热量的损耗又会不可避免。另外这种工艺模式下外网的调节性也很不好。
4.温度管理 以偏概全
传统的控制策略可以归纳为“温度管理模式”,它表现为根据室外温度控制一次供水温
度、一次回水温度、二次供水温度、二次供回水平均温度,或者采用调节一次网阀门控制二次供回水温差等多种方式。这种仅仅把“温度”作为控制目标的传统供热方式在供热系统发生各种不理想运行状态下都会产生可能的误判!温度高不一定代表供热量大!使用“温度”作为控制目标的传统供热管理方式是造成我国供热界多年难以解决平衡供热难题的理论根源。
5.冷热不均 费气费电
在没有科学手段的情况下,热网平衡的调节往往伴随整个采暖季,反反复复、筋疲力尽,结果还是按倒葫芦起来瓢,不平衡依然存在。热力不平衡就导致冷热不均,进而导致投诉量增大,供热部门被迫直接增大热源负荷解决不热户。为了避免平衡调节的“麻烦”,在连续多天气温变化不大时,就以每天的夜间低气温为需求,数天恒定供热。尤其在热网不平衡情况下,热源被迫升温,供热量又增加了一块,这种漫灌方式,必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高成本运行。根源就是传统平衡管理方法的不可操作性。
6.锅炉难控 效率不高
锅炉自控不力或没有自控,全凭烧锅炉师傅的经验和习惯运行,往往是在锅炉出力不详、效率高低不知的情况下,眼睛直盯着锅炉出水温度达到那条“供温曲线”就完事大吉了,结果是尽职尽责,却又浪费严重。
三、供热系统热网水力平衡调节措施
1.做好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设计
设计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过程中,进行集中供热管网系统改造,要强化设计环节,将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出现水力失调现象列为设计的前提之一。在设计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实际操作中,避免忽略传统集中供热管网系统设计中对水力的计算问题,掌握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关键信息和全面数据,通过水力计算出水力失调的原因,积极预防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水力失调。在设计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具体工作中要优化系统水泵的设置,在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中添加必要的功能水泵,全面提高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经济性,有效预防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出现的水力失调问题。
2.提高对管网平衡调节认识
水力失调是供热管网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造成近端过热,远端过冷的状况,虽然通过系统水力计算解决了部分管网阻力平衡问题,但管网的运行工况十分复杂,不可能在设计阶段完全解决。
城市不断发展伴随着规划调整、供热面积增加、热网增容、热负荷变化等对热网系统影响巨大,系统阻力相应随之增加,各点作用点压头不断变动。管网系统会出现由平衡到不平衡过程,形成对管网水力工况重新计算和再调整过程。如果认识不到重新计算和再调整的重要性,必然会降低供热系统的效率,恶化供热质量,同时能耗和运行费用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供热面积大、管线距离长、分支节点多,用户结构复杂的大型管网就显得更为突出。
3.实施分布式混水加适当调控手段
常规供热系统二次网采用换热站内集中设置循环水泵的,若实施分布式混水循环方式可以消除近端压差大远端压差小的弊病,再适当辅以调控手段,则可有效地解决水力失调问题。该方式在解决水力失调的同时还节约了电耗。换热站集中循环系统造成近端热用户压差过大,以至于不得不加装流量调节装置进行限流,造成大量电能的无谓浪费。采用分
布式混水泵系统,会造成上述电能的浪费,而且大力降低主循环泵配套电机功率,从而在最小的耗电功率的条件下达到合理供热量的输送,因此分布式混水技术备受青睐。
4.加大施工监督管理力度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对需变更设计的一定要经设计人员确认后,方可按照设计变更单的要求更改。
结束语:
集中供热本身是为居民提供供热服务的重要系统,要想更好的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而且安全的运行,最终为用户提供更加到位的供热并且减少能源消耗,必须要掌握科学的供热技术,并且灵活的进行供热系统全面平衡技术的选择,最终保证整个供热系统的功能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武政.供热系统热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10):139-140.
[2]谢妍,贺玲丽.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零压差点调节[J].价值工程,2017,36(27):125-12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