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医药院校学生熬夜行为与其危害认知的相关性。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熬夜情况更为严重;娱乐活动是大学生熬夜的主要因素(39.0%);大学生熬夜行为与其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呈极弱相关。结论:医药院校学生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对学生的熬夜行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除增强学生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知识教育外,还需要通过其他手段加以辅助,例如学生要提高自身抵制诱惑的能力、学校校园网断网、宿舍定时关灯等。
标签:医药院校;大学生;熬夜行为;危害认知;相关性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因大学生通宵熬夜而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频发,不利于学生本人成长以及和谐健康校园氛围的营造,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习惯备受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相关调查已经表明,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熬夜是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体质的重要因素[1]。同时,实验研究表明[2-3],熬夜造成睡眠剥夺对机体的损伤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应激系统等的危害。然而,经本小组人员走访发现,大多数同学对当前大学生熬夜现象
的普遍性见惯不怪,认为年少青春,熬夜学习或者通宵工作、上网玩游戏等对身体没什么大碍,补睡一觉就没事了。本项目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的睡眠作息时间,传播熬夜带来危害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对于熬夜问题的警觉性,并针对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及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熬夜情况,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以后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项目样本数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及大学城校区的学生,样本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通过与班委联系,以班为单位,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并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问卷912份,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和有效问卷率均达91.2%。其中,医学类专业问卷357份(39.1%),药学类专业287份(31.5%),非医药学类专业267份(29.4%)。男生422份(46.3%),女生490份(53.7%)。年级均在大一至大四之间,排除因失眠导致睡眠不足的对象。
1.2调查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医药院校学生熬夜行为与其危害认知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睡眠情况基本调查、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调查、学生熬夜后身体基本
情况调查三个方面,采用单选、多选以及填空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以专业分类,分别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以及大学城校区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现场统一发放问卷,现场作答,现场回收。作答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问卷不记录姓名、等个人信息,以便消除顾虑,确保调查信息客观、真实。
1.2.1不同专业大学生睡眠情况的基本调查大学生睡眠情况的基本调查,包括对大学生熬夜行为(熬夜频率、熬夜程度及熬夜饮食习惯)的调查以及影响大学生熬夜的因素两大部分。通过对性别及不同专业大学生熬夜行为的比重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及各个专业大学生的熬夜情况。在对熬夜频率的调查中,分成从不熬夜及曾有1次或以上熬夜经历两组,并定义每周熬夜3次或以上为存在熬夜习惯。在熬夜晚睡程度的调查中,把24点前入睡定义为“轻度”;24点~凌晨1点入睡定义为“中度”;凌晨1点以后入睡定义为“重度”。在熬夜饮食习惯调查中,把“多喝白开水”和“多吃水果”定义为“良好习惯”;把“吃夜宵”和“喝咖啡或浓茶”定义为“不良习惯”。
1.2.2不同专业大学生熬夜危害认知程度调查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调查中,包括熬夜对亚健康体质、运动风险率、应激反应、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认识。测
试采用累积分数的方式,本小组成员自拟标准,每题各有5个选项,各个选项均对应一定分值(分别为0~4分),然后按照每部分所得总分定义等级,分别为:“0~4分”为“1级”;“5~8分”为“2级”;“9~12分”为“3级”;“13~16分”为“4级”;“17~20分”为“5级”。级别越高,说明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越好;反之,则越差。
1.2.3不同专业学生熬夜后基本情况调查不同专业学生熬夜后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对熬夜后皮肤、头晕发胀、记忆力及免疫力、心律、胃肠道及女性生理周期的情况调查。分析各专业学生出现上述情况的各自比重,比重越大,说明熬夜带来的危害越大。
1.2.4大学生熬夜行为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相关性调查大学生熬夜行为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相关性调查,包括熬夜频率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熬夜程度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及熬夜饮食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等三方面的相关性调查。运用频数分布及相关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分析软件得出的Person相关性及显著性(P)的大小,进行分析和总结。Person相关性分为5类:0.0~0.2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0.2~0.4为弱相关;0.4~0.6为中等程度相关;0.6~0.8为强相关;0.8~1.0为极强相关。而显著性越小,表示结果精确性越高,即结果的可信度越高;反之,则可信度越低。
1.3概念的界定本次调查分析中,熬夜的概念界定为在23:00后因具体事务(工作、学习、游戏等)、自愿或非自愿的情况下仍未进入睡眠状态的现象。在该概念界定下,因失眠等因素导致无法入睡的现象被排除在熬夜之外[4]。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经整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数分布及相关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
2调查结果
2.1女生熬夜现象比男生普遍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从不熬夜有69人,占总男生数的16.4%;女生从不熬夜有46人,占总女生数的9.4%。在这些熬夜的人数中,女生熬夜在凌晨1点以前入睡的百分比占女生的84.9%;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占15.1%。而男生熬夜在凌晨1点以前入睡的百分比占男生的71.9%;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占28.1%。见表1。表1不同性别学生熬夜频率(每周)统计表
2.2三个专业的学生均普遍存在熬夜现象三个专业学生平均每周熬夜3次或以上的学生共有46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0.8%。其中,医学专业学生平均每周熬夜1~2次的占35.5%;熬
夜3次或以上的占48.8%。药学专业平均每周熬夜1~2次的占39.7%;熬夜3次或以上的占50.8%。非医药学类平均每周1~2次占34.8%;熬夜3次或以上占53.1%,非医学类学生存在熬夜习惯的比例最大。见表2。
表2不同专业学生熬夜频率(每周)统计表
2.3大部分大学生有较好的熬夜饮食习惯在大学生熬夜饮食习惯中,有277(34.8%)名学生表示会多喝白开水,有128(16.0%)名学生表示会多吃水果,有153(19.2%)名学生表示会吃夜宵,有77(9.7%)名学生表示会喝咖啡或浓茶,有162(20.3%)名学生表示熬夜是不会做任何措施。约半成大学生在熬夜时均有多喝白开水的良好习惯,但非医药学类学生比重(25.9%)少于医药学类的比重(医39.3%,药34.8%);另外,非医药学类学生熬夜进食夜宵的比重(39.1%)高于医药学类专业(医31.0%,药29.9%)的学生。
2.4专业不同熬夜程度不同熬夜学生在凌晨1点后入睡共有166人,占总调查中熬夜晚睡人数的20.8%。同时,在凌晨1点后入睡的学生中,医学类占自身专业的15.9%;药学类占自身专业的14.7%;非医药学类占自身专业的34%。非医药学类专业学生凌晨1点以后入睡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专业。另外,医学类专业凌晨1点入睡的占84.1%;药学类的占85.
3%;而非医药学类凌晨1点前入睡的占66%,1点以后入睡占34%。见表3。
表3不同专业熬夜晚睡时间统计表
2.5不同专业学生熬夜危害认知程度不同在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调查中,1级的学生占总人数的0.7%;2级的占1.2%;3级的占7.7%;4级的占24.4%;5级的66.0%。其中,4、5级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医学类和药学类专业学生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均集中在4~5级(医学类4级占19.6%,5级占75.4%;药学类4级占26.5%,5级占71.1%);非医药学类学生集中在3~5级(3级占19.1%,4级占28.8%,5级占47.9%),其中,非医药学类学生5级所占的比重少于医药学类的比重。见表4。
表4不同专业学生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分级统计表
2.6娱乐活动是影响大学生熬夜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大学生熬夜因素调查中,有22.7%的同学表示熬夜为了完成平时的学习任务,17.4%同学表示熬夜为了完成考试月学习任务,4.0%表示因兼职工作熬夜,16.9%名同学表示因完成班级或社团工作而熬夜,39.0%名同学表示因娱乐活动(如玩各种电子产品、夜宵、聚餐及唱K等)而熬夜。
2.7熬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本次调查发现,熬夜带来的免疫力、记忆力下降,心功能受损、胃肠道受损、女性月经不调等危害在各专业熬夜晚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60%,其中皮肤暗黄、头晕发胀等均达8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
危害行为2.8熬夜行为与熬夜认知相关性分析
2.8.1大学生熬夜频率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由表5可知,大学生熬夜频率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呈负性显著极弱相关(Person相关性=-0.137,P=0.00)。
表5熬夜频率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相关性分析表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8.2大学生熬夜程度与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由表6可知,大学生熬夜程度与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呈负性显著极弱相关(Person相关性=-0.157,P=0.000)。
2.8.3大学生熬夜饮食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由表7、8可知,大学生熬夜饮食习惯与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呈显著极弱相关(良好饮食习惯Person相关性=0.105,P=0.03;不良饮食习惯Person相关性=-0.085,P=0.16)。
表6大学生熬夜程度与对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表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7大学生熬夜饮食良好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相关性分析表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8大学生熬夜饮食不良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程度相关性分析表
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讨论
3.1男女熬夜情况差异讨论从性别角度来看,定义每周熬夜3次或以上为存在熬夜习惯。女生占54.7%,男生占46.3%,女生经常熬夜比例高于男生,这与闻亚等[5]于2012年做的首都大学生生活习惯调查研究中男女生睡眠差异的结论相符。
女生熬夜在凌晨1点以前入睡的百分比占女生熬夜人数的84.9%,男生为71.9%,说明熬夜
的男生、女生绝大部分均在凌晨一点以前入睡。另外,男生凌晨1点以后入睡比重明显比女生大,提示尽管女生熬夜情况比男生更普遍,但男生熬夜晚睡程度比女生更严重。这可能与男女生生理特点差异有关,女生体质较柔弱,男生精力一般而言比女生充沛,故熬夜程度比女生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