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2
第1、2、10、11章复习题
⼀、填空题
1-1.热⼒过程是指( 热⼒系统)从⼀个状态向另⼀个状态变化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总合。
1-2 .热⼒学第⼀定律直接否定了创造能量的( “第⼀类永动机” )。
1-3.把实现热能与机械能交换的⼯作物质称之为( ⼯质 )。
2-1.发动机(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发动机性能。
11-1.在发动机常规试验中,可以分为( 性能 )试验和可靠性试验。
⼆、选择题
10-1.电控柴油机喷油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不包含( D )
A.传感器
B.电控单元
C.执⾏器
D.喷油嘴
10-2.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中控制喷油时刻的不含( D )
A.同时喷射
B.分组喷射
C.顺序喷射
D.连续喷射
三、判断改错题ⅹ√
2-1.⼀般来说,发动机压缩⽐的增⼤,循环热效率可以⼤于1。 (ⅹ)
改:⼀般来说,发动机压缩⽐的增⼤,循环热效率提⾼,但始终⼩于1。
2-2.发动机指⽰指标代表发动机的整机性能。(ⅹ)
改:发动机有效代表发动机的整机性能。
2-3.四⾏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由进⽓、压缩、排⽓和作功四个⾏程所组成。(√ )
2-4.内燃机的有效指标是指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的指标。(√)
10-1.分层给⽓燃烧室有利于提⾼汽油机经济性。(√)
10-2.为了提⾼进⽓效率,发动机低速时的进⽓管应为粗短型。(ⅹ)
改:为了提⾼进⽓效率,发动机低速时的进⽓管应为细长型
四、名词解释
1-1.循环热效率——为了评价热⼒循环在能源利⽤⽅⾯的经济性,通常采⽤热⼒循环的净功W0与⼯质从⾼温热源受的热量q1的⽐值作指标,称为循环热效率。
2-1.发动机有效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发动机的整机性能。
2-2.平均有效压⼒——单位⽓缸⼯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五、简答题
2-1.简述四⾏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五个过程及其作⽤。
答:
2.压缩⾏程——进、排⽓门均关闭,活塞由下⽌点向上⽌点运动,将⼯质压缩。
3.燃烧过程——活塞位于上⽌点前后,进、排⽓门均关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质的温度和压⼒升⾼。
4.做功⾏程——进、排⽓门仍旧关闭。当活塞接近上⽌点时,⼯质燃烧放出⼤量的热能。⾼温⾼压的燃⽓推动活塞从上⽌点向下⽌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除了⽤以维持发动机本⾝继续运转外,其余的⽤于对外做功。
5.排⽓⾏程——当做功⾏程接近终了时,排⽓门开启,靠废⽓的压⼒进⾏⾃由排⽓,活塞到达下⽌点后再向上⽌点运动时,继续将废⽓强制排到⼤⽓中。
2-2.简述发动机实际循环简化为理想循环的简化条件。
答:简化条件如下:
1.假设⼯质为理想⽓体,其⽐热容为定值。
2.假设⼯质的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脑过程。
4.假设⼯质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5.假设循环过程为可逆循环。
六、问答题
2-1.根据你的理解,说明四⾏程发动机的⼯作过程?
答:四⾏程发动机实际⼯作循环是由进⽓、压缩、燃烧、膨胀及排⽓等五个过程所组成的
1.进⽓⾏程
为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新鲜⼯质。吸⼊新鲜⼯质的⾏程即是进⽓⾏程。进⽓边程中,进⽓门开启,排⽓门关闭,活塞从上⽌点向下⽌点运动,在⽓缸内形成真空,新鲜⼯质被吸⼈⽓缸。
2.压缩⾏程
为使吸⼈⽓缸内的⼯质能迅速燃烧,以产⽣较⼤压⼒,使发动机做功,必须在做功⾏程之前将⼯质压缩,此即为压缩⾏程。在这个⾏程中,进、排⽓门均关闭,活塞由下⽌点向上⽌点运动。
3.燃烧过程
这个过程,活塞位于上⽌点前后,进、排⽓门均关闭。燃烧过程的作⽤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质的温度和压⼒升⾼。燃烧越靠近上⽌点,放出热量越多,热效率越⾼。
4.做功⾏程
在这个⾏程中,进、排⽓门仍旧关闭。当活塞接近上⽌点时,⼯质燃烧放出⼤量的热能。⾼温⾼压的燃⽓推动活塞从上⽌点向下⽌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除了⽤以维持发动机本⾝继续运转外,其余的⽤于对外做功。
5.排⽓⾏程
当做功⾏程接近终了时,开始排⽓⾏程,排⽓门开启,靠废⽓的压⼒进⾏⾃由排⽓,活塞到达下⽌点后再向上⽌点运动时,继续将废⽓强制排到⼤⽓中。活塞到达上⽌点附近时,排⽓⾏程结束。
3.发动机的换⽓过程复习题
⼀、填空题
1.发动机从排⽓门提前打开,直到进⽓⾏程开始,缸内压⼒达到⼤⽓压⼒前循环功的损失称为( 排⽓)损失。
2.充⽓效率是( 实际进⼊⽓缸的新鲜⽓体量)与理论状态下充满⽓缸⼯作容积的新鲜⽓体量
之⽐。
3.排⽓门开启,靠废⽓的压⼒进⾏排⽓,称为( ⾃由排⽓阶段)。
4.进、排⽓门实际开启、关闭的时刻和持续时间,称为( 配⽓相位)。
5.发动机的换⽓,包括排⽓过程和( 进⽓过程)。
6.发动机换⽓损失由排⽓损失和( 进⽓损失)两部分组成。
7.燃烧废⽓的排出和新鲜空⽓的吸⼊,由此消耗的功称之为( 泵⽓过程功)。⼆、选择题
1.对四冲程内燃机⽽⾔,换⽓过程是指从 ( C )
A.排⽓门开启到排⽓门关闭
边程B.进⽓门开启到进⽓门关闭
C.排⽓门开启到进⽓门关闭
D.进⽓门开启到排⽓门关闭
2.⽓门重叠发⽣在换⽓过程的阶段是( D )
A.⾃由排⽓
B.强制排⽓
C.进⽓过程
D.燃烧室扫⽓
3.按燃⽓对活塞做功的性质,排⽓过程可分为( A )
A.⾃由排⽓和强制排⽓
B.超临界排⽓和亚临界排⽓
4.四冲程内燃机进⽓门提前开启和推迟关闭的主要⽬的是( B )
A.扫⽓
B.增加⽓缸的新鲜充量
C.加强进⽓流动
D.减⼩进⽓管和⽓缸内压差
5..下列哪项不是⼆冲程内燃机的换⽓过程( D )
A.⾃由排⽓阶段
B.过后排⽓或过后充⽓阶段
C.扫⽓阶段
D.强制排⽓阶段
6.⽓门重叠发⽣在换⽓过程的阶段是( D )
A.⾃由排⽓
B.强制排⽓
C.进⽓过程
D.燃烧室扫⽓
三、判断改错题ⅹ√
1.增压柴油机⽐⾮增压柴油机⽓门叠开⾓⼤。(√) 1
2.四冲程内燃机的换⽓过程可分为排⽓、⽓门叠开、进⽓三个阶段(ⅹ)
改:四冲程内燃机的换⽓过程可分为⾃有排⽓、强制排⽓、进⽓、燃烧室扫⽓三个阶段3.内燃机进⽓系统流动阻⼒主要是沿程阻⼒。( ⅹ )
改:内燃机进⽓系统流动阻⼒主要是局部阻⼒叠加⽽成。
4.减少进⽓系统的流动损失可以提⾼充⽓效率。(√)
5.⼆冲程发动机因⽆单独的进、排⽓⾏程,所以泵⽓损失为零。(√ )
6.可燃混合⽓的热值是指燃料的低热值与单位燃料形成可燃混合⽓数量之⽐。(√)
四、名词解释
1.过量空⽓系数——将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量L与燃烧1kg燃料理论上需要的空⽓量L。之⽐称为过量空⽓系数,以α来表⽰。
2.泵⽓损失——泵⽓损失⼜称泵⽓过成功,是四冲程发动机机进、排⽓两个过程中,活塞因排⽓和进⽓所付出或获得的功,此功可正、可负。
五、简答题
1.简述提⾼发动机充⽓效率的措施。
答 :(1)减少进⽓系统的流动损失
(2)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
(3)减⼩排⽓系统的阻⼒
(4)合理选择配⽓相位
2.画⽰意图说明换⽓损失与泵⽓损失的不同。
换⽓损失为(x+y+w)所⽰⾯积代表的功
四冲程⾮增压发动机的泵⽓损失是图a中(x+y)所⽰⾯积代表的负功
四冲程增压发动机的泵⽓损失是图b中剖⾯线(x+y)所⽰⾯积代表的功。
3.影响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进⽓终了状态压⼒Pa的影响——Pa越⼤,充⽓效率越⼤。
2.进⽓终了温度Ta的影响——Ta越⾼,充⽓效率越⼩。
3.残余废⽓系数γ——残余废⽓增加,充⽓效率降低。
4.配⽓相位的影响
5.压缩⽐得影响——提⾼压缩⽐,充⽓效率提⾼。
六、问答题
1.试说明配⽓相位各个相位⾓度及其作⽤?
配⽓相位包括进⽓提前⾓、进⽓迟闭⾓、排⽓提前⾓、排⽓迟闭⾓。
进⽓提前⾓作⽤:活塞在上⽌点前开始打开进⽓门,则在进⽓⾏程开始时进⽓门已有⼀定开度,节流作⽤⼩,新鲜空⽓能通畅地流⼊⽓缸。
进⽓迟闭⾓作⽤:当活塞到达下⽌点时,⽓缸内压⼒仍低于⼤⽓压⼒,在压缩⾏程开始阶段,活塞上移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仍可以利⽤⽓流较⼤的惯性和压⼒差继续进⽓,因此进⽓门迟闭有利于充⽓。发动机转速越⾼,⽓流惯性越⼤,迟闭⾓应取⼤值,以充分利⽤进⽓惯性充⽓。
排⽓提前⾓的作⽤:在作功过程后期,当作功⾏程接近下⽌点时,⽓缸内的⽓体仍有300kPa~500kPa的压⼒,但就活塞作功⽽⾔,作⽤不⼤,这时若稍开启排⽓门,⼤部分废⽓在此压⼒作⽤下可⾼速从缸内排出,以减⼩排⽓⾏程消耗的功。当活塞到下⽌点时,⽓缸内压⼒⼤⼤下降(约为1l0kPa~120kPa),这时排⽓门的开度进⼀步增加,从⽽减少了活塞上⾏时的排⽓阻⼒。⾼温废⽓的迅速排出,还可以防⽌发动机过热。
排⽓迟闭⾓的作⽤:当活塞到达上⽌点时,燃烧室内的废⽓压⼒仍⾼于⼤⽓压⼒,加之排⽓时⽓流有⼀定惯性,所以排⽓门迟闭,可以使废⽓排放得较⼲净。此外,在采⽤废⽓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上,废⽓的能量还可以得到回收利⽤。
2.分析四⾏程发动机换⽓过程中,进、排⽓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答:进、排⽓门早开、晚关的原因是⽓门开、闭都需要⼀定的时间,速度不能太快。
若在活塞到达下⽌点时,才开始打开排⽓门,则排⽓门开始开启时,⽓门开度极⼩,
废⽓不能顺利流出。若在上⽌点时才打开进⽓门,节流作⽤⼤,新鲜空⽓不能通畅地
流⼊⽓缸。排⽓过程初期,缸内压⼒来不及下降,活塞上⾏时有较⼤的阻⼒,消耗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