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数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都有弱化倾向,“实验视频〞满天飞,“网络实验〞大行其道,孰是孰非?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过度依赖“实验视频〞不容无视
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的开展与普及,物理课堂“实验视频〞大行其道,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老师乐意当甩手掌柜,用“实验视频〞替代师生互动的“演示实验〞甚至“学生的科学探究〞。据笔者调查所知,老师乐意使用“实验视频〞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课时少,平时教学时间紧,教学压力大,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技能的培养;二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下载、制作课件方便,如今实行“班班通〞,用课件教学方便;三是使用“实验视频〞省时、省力、平安、易操作,这是一种值得警觉的现象。
“实验视频〞只能“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替代师生互动的“演示实验〞、“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视频〞无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老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才能,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要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老师精心准备实验,就可以克制教学时间缺乏的缺点。
百度视频怎么下载 二、“实验视频〞与“演示实验〞的比拟
1.物理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学生科学探究。
案例一:“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实验
学生分别测出A、B、C三个点的电流,并比拟三点的电流关系。做实验时,不少学生举手问:怎么测量出来的电流IA、IB、IC并不完全相等〔并联:IB+IC并不完全等于IA〕?笔者就要求学生再测两组数据试试,有的学生又测量了一组实验数据,但还是有出入。于是,笔者给出解释,实验应尊重科学,测量结果并不完全相等,这也是正常现象。在实验时,电池电量在消耗,前后测量电流有误差,而且每次测量时,电表最好都要调零,以减小误差。讲解以后,学生有所领悟。实验完毕后,笔者提问:“实验有什么需要改良的地方?〞一个学生举手说:“用三个电表同时测量,可以减小电池电量损耗带来的误差。〞笔者当时就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让这名学生用三个电表测量了一组数据,实验效果很好。后来,在一次模拟考试时,卷子就出了这样一道题: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器材:干电池三节、开关一个、导线假设干根、电流表一只、小灯泡〔2.5V〕两只,提问:①如何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②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用三只电流表同时测量,
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已经提出了这种减小误差的方法,所以本小题没有丢分。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做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才能理解结论,融会贯穿,举一反三。这些是“实验视频〞不容易到达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开场猜测:可能与压力大小、方向、面积大小、作用点等因素有关。接着,笔者列举了学生熟悉的一些事例,并进展启发、引导,让他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压面积有关。然后,提问学生:“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这两个因素有关,详细怎么探究,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考虑后答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平时实验用过〕。老师出示海绵、小桌〔桌腿是四个钉子〕、一盒砝码〔上课时,学生看到这个小桌,没见过,觉得很好玩,很兴奋,便有了兴趣〕。
笔者提问学生:怎么探究〔控制变量〕?
学生考虑,同桌间开场互相讨论,积极举手答复: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应这样做:把小桌一次正放在海绵上,一次倒放在海绵上,观察前后两次海绵形变量。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应这样做:把小桌正放〔或倒放〕在海绵上,然后在小桌上加砝码,观察海绵形变量〔学生答复得好,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进展实验,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师生给予积极评价,什么地方做得好,给予肯定;什么地方缺乏需要改良、完善。虽然演示实验费了点时间,但课堂气氛活泼,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才能、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都得到了进步,这是“实验视频〞不容易到达的教学效果。
老师也可以借这个实验拓展一下,向学生讲解: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材去做这个实验。比方,用吃饭的平底铁盆子代替钉腿小桌,用盛满沙的塑料盆代替海绵,用几块小砖头代替一盒砝码,出示准备的器材〔学生看到这些器材,觉得又好笑、又好玩〕,笔者演示给学生看,实验效果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演示过后,笔者让学生再自己动手做一遍实验,要求用文具盒中的自动笔来演示这个实验:
用两只手指头同时挤压,一手指头压自动笔的笔尖,一手指头压笔尾,让学生实验、感受一下。笔者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多数都说:挤压笔尖的手指头感觉更疼〕,能不能用刚学的知识解释一个?
通过师生互动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到做实验的乐趣,让学生认识到做实验其实并不难,重在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就在我们身边。
2.“实验视频〞不能完全替代“演示实验〞。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活泼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感性材料,构建思维模型。例如,在讲“大气压强〞一节时,老师可以演示:在倒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无论杯子倒立放置,还是侧着放,纸片都不会落,使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然后,老师适时启发、引导,教学内容很顺利地过渡到大气压强上来。演示实验老师可以做,可以叫学生上台演示,也可以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把实验感知与思维活动严密结合,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开展智力、进步才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实验操作技能,养成勤于动手、擅长考虑的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老师主要是创造实验条件和环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发现问题、积极考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操作,进展观察、记录、分析、综合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实验视频〞只是把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再重放一遍,就像电视剧一样,学生看了就容易忘。过度的“实验视频〞教学,只会把学生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重知识、轻技能,不会培养出实验技能全面的学生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开展。
三、使用“实验视频〞的考前须知
实验视频要查漏补缺,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切合学习实际的实验视频是非常必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至少这些地方是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无法完成的,一是学生难以见到的且有重要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开展的实况录像。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气垫船、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平安用电,磁悬浮列车、激光医学、嫦娥登月、电磁炮等;二是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例如,托里拆利实验、焦耳定律、短路实验、链式反响、分子热运动等;三是新课的导入,如?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上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图片,省时省事,便于新课的导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