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及主要立场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努力。
与我所相关联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1、全球减排技术转移中心:发达国家在千年减排目标中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为了履行其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取得减排技术,然后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国家,从而实现减排。全球减排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市场独立的第三方,一方面帮助减排技术与所需方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所提供的减排技术通过市场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并确保其价值性。
2、CDM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携手应对。中国的排放总量大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多,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是很低的,累计排放也是很低的。但中国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也正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3、排污权交易: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引用《京都议定书》框架中的交易机制,为国内的环境保护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是对通过市场手段来对环境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起到对环境的保护,是对行政保护的一个必要有益的补充。
4、培训中心:非洲国家希望更多地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目前清洁发展机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来实现减排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发达国家包括其企业更多的关注在于减排指标的获取,而忽视了帮助发展中国家整体减排能力的提高这一义务以及制定清洁发展机制的真正目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除了在努力提高自身减排能力的同时,也愿意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在清洁发展机制中成功的经验,提高其他国家获取减排能力的资源,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附:我国政府的相关立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
1、在观察中国的排放问题是,需注意三点内容:(摘自讲话)
1)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中国人均排放较低,人均累积排放更低,而且排放总量里很大一部分是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的生存排放;
3)由于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
2、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携手应对。中国的排放总量大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多,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是很低的,累计排放也是很低的。但中国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也正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3、按照“巴厘路线图”的共识,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和发达国家的强制
性减排有质的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为全面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作出有效安排。根据《公约》和《议定书》的规定,各方应继续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2012年后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减排。
4、如果发达国家信守“巴厘路线图”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转染,发展中国家将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作出的努力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作出的努力::
1、正在进行的工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1)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
2)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把单位GDP 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并建立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3)更加注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鼓励采用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4)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风能及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5)深化能源资源领域的价格、财税体制改革,既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
6)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森林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7)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育,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这项工作。
2、节能减排指标的确定及完成情况
1)中国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0%等目标。这些目标都是约束性的指标,已经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
2):“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制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也
就是每年单位GDP 的能耗要降低4%,5年降低20%。前两年我们没有完成任务。20008年我们完成了。我们还将继续把这种做法长期坚持下去。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自我限制的一种办法。”(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回答)
我国对全球清洁技术转移的期望我国对全球清洁技术转移的期望::
1、千年发展目标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
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一套有时限的指标用于消除贫穷、饥饿、文盲、疾病、对妇女的歧视、环境恶化和促进全球合作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承诺履行这一框架。
其中千年发展目标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指出:同公共、私营伙伴合作协助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的减排,帮助当地合作伙伴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建立创新的可再生能源机制,在确保贫困体获得所需的清洁能源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1)希望发达国家能切实按照“巴厘路线图”兑现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2)必须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共享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方面,迄今为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社会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机构设置、资金安排和制度保障等核心问题的磋商,建立起政府引导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及时用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技术转让和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先进的减排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应该建立技术转让机制,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引进
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至少应该拿出GDP 的0.7%,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到目前为止,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出席八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时表示:应在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影响与脆弱性的基础上,帮助各国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适应战略与政策,并在公约下建立新的适应基金和技术转让机制,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与适应行动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和可预测的资金和先进适用的适应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应对气候变
化的能力,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6、期望期望::发达国家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为了履行其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取得减排技术,然后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实现减排。全球减排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市场独立的第三方,一方面帮助减排技术与所需方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所提供的减排技术通过市场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并确保其价值性。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培训中心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培训中心::
1、背景
1)来自近50个非洲国家的环境部长近期举行会议,并通过了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纲领,并要求改革和扩大清洁发展机制。会后,相关人员向新闻媒体表示,非洲国家希望更多地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并将更加积极地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2)CDM 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是通过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其二则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但事实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并没有起到预想到的效果。
合作项目区域发展不平衡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不同区域之间分布极不均
衡。注册开发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和其他地区所占比例较少。这种情况不利于帮助落后地区和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CDM 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不会更改的。因此,只有更多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