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别
一、传统社会的特征
(1)、传统社会的特征传统社会一般来说都从法律上规定了爵位的不同名称。在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下,机会占有的多少取决于特权拥有量的多少。这种特权往往是先赋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天赋的”、“先天的”,可以从辈分、性别和血缘出身来进行判定,后天的努力可以不予考虑。人们一旦享有某种特权,就毫无疑问地占有一定的机会。在传统社会,不存在机会均等的情况,因为一些人可通过另一些人的荫庇从而获得不同于别人的地位和利益。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大贵族大官僚本人不仅享有很多的特权,同时他们的子孙和其他亲属也享有很多特权。官位品级越高,那么获得特权就越多。传统社会中还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男子在社会中享有比女子更多的特权,女子要听丈夫的指使。同时中国传统社会中年长者比年少者更有资历,一切事情年长者比年少者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传统社会中,平均主义作为对社会特权现象的补充,它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反抗社会不公、憧憬未来的一种理想观念。平均主义主张绝对平等,反对压迫和剥削,但在社会经济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刻意地制造社会公正,只能制造出貌视公正的社会,而不困难制造出真正的社会公正。因为从本质上而言,平均主义所强调的,只是每个人最终结果的均等。最终状况的相似,不是机会的平等,只是以社会为本位,漠视个人的价值,甚至借口社会整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合理的利益。
(2)、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真正地实现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和工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③传统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社会经济资源极度匮乏,热闹的潜能受到严重压抑、束缚和摧残。人本身也无法获得捍卫自己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形成普遍的人的主体意识以及与个体直接相关的平等观念、自由观念。所能形成的,只是人身依附。实际上,在传统社会,“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④
传统社会是一个严格、完备的等级制社会。君临天下的君主位居这个社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君主制以君权神授为依据,凌驾于一切社会成员之上,。以此为尖塔,渐次层层往下,构成社会等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等级越往下,人数越多,那里的人身依附程度越强、人的尊严越加丧失。一旦沦落到最低的社会等级,人则带有充分的人身依附性,几乎被剥夺人的尊严,平等和自由无从谈起。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不单是专制制度的一个原则,而且是专制社会的一个事实。
(3)、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很大,缺乏抵御一般性自然灾害的能力,加上社会管理水平低下及苛政、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能造成各种社会性的灾难,灾荒严重发展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为社会的变乱,而所谓的变乱的最主要形式,则不外是人口的流移死亡、农民的与异族的入侵。它们导劳动力锐减、土地废弃与国民经济的破败。
为了尽可能地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维系社会生产者自身的再生产,即便是在传统社会,政府、民间组织和宗教集团都不同程度地重视赈济、救荒等慈善性事业。中国古代有关慈善业的活动内容,包括仓储、赈济、施粥、施药、施棺、施赋、免役、难民疏遣、院内居养以及慈幼养老等等。公元6世纪末,罗马城邦的市政府曾动用公款和捐款购买谷物无偿发给丧失劳动力的人和阵亡将士的遗属,或低价出售以平抑物价。
传统社会的慈善机构性活动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随机性强。它往往针对某个大的灾荒或灾难而进行,没有通过立法手段或其他一套比较固定的制度化规则予以保障,缺乏相稳定的机制。二是内容单一。对于任何社会,不稳定因素莫过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但是,
传统社会几乎没有缓解这一严重问题的制度化措施。这些都削弱了传统社会实施慈善救济措施的积极作用。
(4)、最初的人类定居点是由几百人组成的农业社区。它们出现在大约8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定居点不断扩大,但是它们的居民仍然以全部时间从事农业。因此,这些定居点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即使是在今天,在非洲和亚洲还可以发现一些有几千居民的农业村庄。一个城市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口和可靠的食品供应及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与活动。
最初的城市沿着中东和亚洲富饶的大河流域成长起来的,它们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它们的居民中的许
多人仍然是农民,但是,其他的人则是从事广泛的职业,如何担当警卫,做土地和灌溉系统的管理人,充当专职的宗教和政治领导人。市场的成长、分工和专业化和粮食的剩余,使得一些人从维持生存的劳动中摆脱出来,因而使得城市生活成为可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早期的城市人口波动很大,我们最了解的地中海城市国家雅典,仅有25万人,其中半数是奴隶。罗马是古代最大的城市,它的人口在最高峰时曾超过100万。(E,P25)但是,随着古代帝国的衰落,城市也衰落了,到公元4世纪中叶,罗马只剩下人口不到20万。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到中世纪时,因为贸易和交通的恢复,罗马又开始成长,到16世纪,它大概拥有5万人。
二、现代生活的转变
20世纪世界历史的深刻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文化等领域,同时也发生在人们常常忽视但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而且可以感触到的社会生活领域。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较之19世纪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是现实财富的创造,而现实财富的创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⑤。纵观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史,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无一不是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契机和动力的。科技发明正是通过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活动范围、生活内容、生活节奏以及生活观念等
各个层面的改变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使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地趋于现代化。远古的制火技术与生产工具的发明,使人类社会从总体上结束了野蛮的生活方式而进入文明时代,农业耕种技术的发明以及农业体系的形成又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时代,社会生活以相对稳定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等为主要特征。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核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现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更大更快的变化。总之,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发展是与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密切关联的。
从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生活现代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城市化的加速是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城市化”作为一个人口居住集中的过程,并非到20世纪才有。早在古代中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城邦、城堡等人口集居地。B,P22、23 V,P42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把人口前所未有地集中起来,大量的农村人口集中在工业中心,形成了近代城市。进入20世纪后,受科技革命的影响和现代工业化的推动,城市化的加速明显加快。1900年世界100万人口的城市总共只有10个,而到1970年增加到162个,1985年增至270个。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总数只有2.24亿,1950年增至7亿,1960年增至9.94亿,1975年增至16.5亿。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一般占全国总人口的70%~80%,如此高比例的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在地球的北部地区,形成了北半球巨大的城市化地带,它们是大西洋两岸
北部的巨型城市带,太平洋西部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巨型城市带。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更是后来居上,迅速异常。1970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比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多3000万,而到1985年,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反而超过发达地区城市人口3亿以上。“到2010年,仅亚洲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将有30个(美国才2个,欧洲也只有6个),上海与孟买将各超过2000万人,北京、达卡、雅加达、马尼拉、天津、加尔各达和德里的人口都将超过1500万。”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之快由此可见。尽管现代城市的大发展已带给人类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化就意味着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城市里的种种机遇和希望,在物资匮乏、地域狭小的村庄里是不到的”。
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数目的增多,还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在于它对社会生活进步和现代化的强有力推动。
从人类的衣着来看,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大量集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服饰、着装的广阔空间和舞台,从而促进了都市服装的争奇斗妍。V,P60 T,P141都市流行、款式、面料等一年一变甚至一年几变,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人类着装的功能已从传统的遮羞、防寒扩展到追求美感、展示个性等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着观念在现代城市中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人们的饮食来看,由于城市发展、人口集中,生活节奏加快,促进了食物的商品化、大众化,改变了乡村时代的单家独户制作食物的自给自足状态。食物的商品化、大众化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适应城市生活节奏的快餐工业和饮食服务业风行全球。如、香、味一应俱全的食品添加剂,袋装、盒装快餐汤,方便面,罐装食品、饮料,三明治,快餐店、豪华餐厅等已成为当代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由于饮食业的发展,城市居民中的“外餐族”越来越多,在家共同进餐的悠然之乐逐渐减少。城市化导致的饮食生活的如此变化还促进了国际间食品和饮食习惯的交流,使全球性的食品工业和饮食文化得到了发展。
从人们的居住环境来看,城市化改变了传统的散居环境,高楼大厦取代低矮的单门独户的平房,宽阔的街道和立体交通体系取代了羊肠小道,人工雕琢的城市公园取代了乡村自然的小桥流水,不夜城通明的灯火取代了日没而息的乡村的黑暗。此外,与城市相连的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铁路、光缆、卫星转播站等设施使城市与外界息息相通,彻底改变了乡村中“鸡犬之声相闻而至老死无相往来”的封闭格局。
从人们的行为看,由于城市的发展,公共交通设施日趋发达、完备。人们在城市上班、回家、购物等,动则乘公共汽车、地铁、出租汽车或环城火车,交通极为便利。人们走出城市走向世界,动则乘坐飞机,高速列车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地球观。在现代人的眼里,地球不再是广阔无边难以走到尽头,而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奥尔利欧·佩奇在他的《世界的
未来——关于未来的一百页》一书中对古今周游世界的交通工具和所需时间作了详细的对比。据估算,在公元前50万年时,人类只能以步行周游世界,所需时间为几十万年;1600年,人类利用带有罗盘的大帆船和接力马车等周游世界,陆地每天行程40千米,水陆每天行程300千米,所需时间为几年;1900年,人类乘轮船、火车以每天行程500~1500千米(陆地)或400千米(水路)的速度周游世界,所需时间为几个月;到1980年,人类乘核动力船、超音速交通工具、高速火车等以每天1600~3200千米(陆地)或400000千米(空中)的速度周游世界,所需时间仅为几小时。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等表层的日常生活各方面,而且还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迁。首先是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硬产业向软产业的转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地转入服务行业。由于城市化的原因,当代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过全部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发展中国家的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逐步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日渐减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稳步增加。以中国为例,197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总人数的比重为
70.5%,第二产业占17.4%,第三产业只占12.1%;到1992年,第一产业只占58.5%,第二产业占21.7%,第三产业占19.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改变了人际关系。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舞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强,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使人际交往的基础由以往乡村时代的邻居、亲戚朋
友等地域和血缘关系为主转变为以利益、业缘关系为主。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却日趋淡漠,清淡如水,传统的乡村式的客套、亲情被都市化的现代化的交往准则取代。传统的交情甩掉了,而社会交往的效率却大大提高了,适应了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再次是社会基本细胞——家庭——出现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居住条件的变化和人们的自由、独立观念的增强,导致核心家庭取代了旧式的大家庭。在家庭关系中,男女平等的新型关系已经确立。
20世纪由于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大大提高了社会生活水平,导致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低级、中级和高级多层次同时并存的局面,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向非常明显人类社会生活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如生存型层次的生活方式、发展型层次的生活方式、享受型层次的生活方式。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资料极端贫乏,人类以维持生命、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生活方式。发展型的生活方式是指在生存的基本条件获得保障以后,人类以推动社会生活的改善,满足对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生活方式。享受型的生活方式则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社会财富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类以满足高度的物质和精神享受需要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讲,上述三个层次的生活方式是分别代表由低到高的三个时代,即原始野蛮时代、文明时代和未来共产主义时代。
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来看是处于发展型的层次上,正在向享受型的层次过渡和推进。但是,由于历史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在地域上分布不平衡,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活已达到或接近享受型层次的水平。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活已摆脱生存型的社会生活方式而处于发展型的层次上,同时也还有一部分极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活仍处于生存型的层次。当然,20世纪的“生存型”社会生活已完全有别于野蛮时代的或文明时代初期的生存型社会生活。后者是从维持人的生命、生存的角度来说的,主要是指人类为创造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然。而前者则是作为单个人的生存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以后,随着人口的过量增长、经济相对落后,人类的生存又面临着新的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威胁,人类为摆脱新的威胁而进行的社会生活。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中清楚地看到。据估计,“从人类开始在地球上生活起,大约到1850年差不多经历了200万年的时间,世界人口才第一次达到10亿,而仅仅经过75年以后,大约到1925年,已增加到20亿,再过35年到1960年达到30亿,又过16年到1976年便是40亿了”。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0亿。世界人口增长史表明,在19世纪后期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较富裕的地区或发达的工业国的人口增长较慢。因此,当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向舒适化和享受型过渡时,生活舒适与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世界上2/3的居民中仍属于望眼欲穿的事,数以万计的人口的粮食或大米的定量仍然不足,也得不到救济。如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粮食产量虽然增加了60%,而人口却增长了70%,所以即便是碰到最好的收成,它还是养活不了本国人民。
这就表明在20世纪,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不得不为维持生存而生活和劳动,他们为了生存而长期被固着在土地上和机器旁。
20世纪,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中等国家来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处于发展型层次上。
具体的表现就是人们为了推进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必须根据机器转动的节奏来安排劳动和社会生活,以适应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诚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绘的那样,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机器运转,“在美国和苏联,在新加坡和瑞典,在法国和丹麦,德国和日本,家家户户都同时起床,同时吃饭、乘车,同时回家、上床、睡觉,甚至是做爱也大致在同一时间里。”显然,工业社会的“社会生活是由钟点支配的”。人们为了适应机器运转的需要而制定了某些时间为工作中的休息,规定了适当的节、假日。因此,在工业社会里,人们都会在大致相同的非工作时间里同时进行消费,从事精神文化交流等活动,社会生活表现出明显的大众特性和同步性。这是发展层次的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也是社会生活向现代化过渡的必然阶段。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少数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已迈向享受型层次。其根本标志就是由于劳动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劳动者都是从事脑力劳动,从事信息处理,劳动者的闲暇时间明显地增多,劳动者本身也由机器时代的乏味的简单劳动转化为创造性的有趣味的劳动。如美国,在20世纪初,白领工人只占熟练劳动力的17.6%,蓝领工人占35.8%;到1956年白领工人开始超过蓝领
工人;到80年代,白领与蓝领阶层的比例已达到5︰3.3。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把“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说成是“美国简史”,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据有关专家预测,经济发达的国家到2000年只有10%的人直接从事体力劳动。这种变化趋势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国家将有更多的人从事非体力劳动。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变化,一方面使人们从事的劳动本身与“闲暇”已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劳动之外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是否拥有充足的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衡量该社会的生活是否实现现代化、自由化、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因为整个社会生活是由劳动生活和闲暇生活两部分构成的。劳动生活是人们迫于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活动,在这方面的时间人们无法随心所欲地选择,自由度很小。而闲暇生活则不同,它是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在闲暇时间里,人们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这样的或那样的活动。如果说劳动生活是社会生活结构的骨架的话,那么,闲暇生活则是这一骨架的血肉,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只有这个组成部分才能使整个社会生活显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任何社会的闲暇生活方式都是最生动、最快捷地反映出该社会的生活外貌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20世纪社会生活的高度信息化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信息
在古代,尽管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但利用、传递信息的简单实践已经出现,如结绳记事、烽火告急、尺素传书等等。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惊人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有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变化使社会生活
日趋信息化。
信息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就是信息,正如工业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资本一样。在信息社会里,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适应信息的生产、发送、传递、储存、加工、接受、转换、显示利用等,并为此而开发了邮件、资料、图书、文献、报纸、刊物、专利、广告、电话、广播电视、电影、光纤、通讯卫星、激光,互联网络等信息手段。由于这些手段的使用,整个社会都处于巨大的信息潮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20世纪的确是个“信息世纪”。
20世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是个显著特点。在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叶只需要10年,到80年代只需3~5年即可实现人类知识量的翻番。据统计,世界上各种重大创造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也只有106项,18世纪为156项,19世纪为546项,而20世纪前50年就有961项,比此前人类历史全部发明总和还多130项。随着知识量、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在与信息发生密切联系。为了适应人类从广泛成灾的信息流中迅速准确有效地获取和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