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灯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
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
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
女人说:“钱呢 ”
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 ”
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
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
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
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
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
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 ”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 ”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
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
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 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
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说厂子亏损;春生办了厂后,村里人都想进他的厂,村里人给春生的笑容越来越多,看春生的目光越来越谄媚了;
“唉——”六根就长长地叹气;六根掏出枝烟,点了,狠狠地吸;烟雾整个裹住了六根满是阴云的脸;
春生家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可在村里人眼里竟不如一个坏事干尽的春生;
一只只大红灯笼从六根眼前飘走了,进了春生的家;
女人把六根拉进屋:“犯得着生气吗 别气坏了身体;”女人关紧门,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仍是那么刺耳;女人就开了电视机,有多大声开多大的声;
女儿说:“爹,村里人送的灯笼没有一点价值;我们给自己家挂个灯笼吧;”
六根骂:“别丢人现眼;”
此时,门被拍得砰砰响;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六根的睛睛竟湿了;六根忙放鞭炮,又
不住地给小孩散糖;一小孩说:“六根叔你别生气;爸妈被钱迷了心窍,为一百块钱给春生送灯笼;今天我们给您送灯,今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六根听了这话,眼一涩,脸上竟有两条小虫子爬;
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
六根又喊女人与女儿:“你们把房里的灯笼全拿来;”
几百只灯笼很快堆了一地;六根拿出打火机,点了火;片刻,灯笼全着火了;
一小孩问:“六根叔,你咋烧灯笼 ”六根说:“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片刻,几百只灯笼就化为一堆过眼的火红;
六根把这盏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夜来灯亮,不失光明;风吹雨淋,永不变;
选自小说选刊2015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宣纸阅读答案A.六根自己买了烟,让女人去买月饼、糖块、小鞭炮灯东西,目的是迎接中秋晚上在自家门前挂灯笼的村里人,显示自己作为主人的诚意;
B.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与六根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手里没钱,儿子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C.往年中秋晚上,村里人在六根家门前挂许多灯笼,这是对他的信任;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这说明村里人已经不信任他了;
D.小说情节起伏跌宕、语言含蓄简洁,作者以先扬后抑的手法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村长六根、村民等,进而揭示小说的主旨;
E.小说围绕中秋节门前挂灯笼的故事展开情节,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美丑善恶,弘扬正气,抨击时弊;
2.六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3.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
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实弹的卫兵横挡住;那人说:“我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 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成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
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 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成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
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 ”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诚请朱先生的理由,刻画了一个爱好和平、一心为民的革命军将领形象;
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是对自已此行安危的忧虑;
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
D.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勇敢从容的性格特征;
E.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和典型环境中加以凸显;
5.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6.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有何用意 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鲁鲁节选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栓在大树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