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5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获得,他们是美国的罗伊·格劳伯(Roy J.Glauber)(获得奖金的一半)、约翰·霍尔(ohn L.Hall)和德国的特奥多尔·汉施(Theodor W.Haensch)(分享另一半奖金)。格劳伯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做出了贡献。霍尔和汉施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罗伊·杰伊·格劳伯(Roy Jay Glauber,1925—2018),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2岁时制作了和房间差不多高的望远镜。14岁时“发明”了“分光镜”。16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二战影响,大量教授需要参与和战争相关的秘密项目,迫使他在进校之初就修完了所有著名教授讲授的物理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被招募到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年仅18岁,是当时参与的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战后返回大学,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纯粹的学术研究道路。1946年和1949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约翰·刘易斯·霍尔(Jhon Lewis Hall,1934—),从卡内基技术大学共获得三个学位,分别是理学学士(1956年)、理学硕士(1956年)和哲学博士(1961年)。他在国家标准与技术局完成了博士后研究,1962年—1971年,霍尔一直在此工作。自1967年起霍尔开始在科
罗拉多大学任教,是JILA中第三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特奥多尔·汉施(Theodor W.Haensch,1941—),出生于德国海德堡。在海德堡的卢佩莱希特卡尔大学攻读光学专业。从1970年起,他一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与学习。1986年,他返回德国伽钦,被任命为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激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对光本身特性的描述上则遇到了一些困难。格劳伯认为量子化的电磁场并不能代表光的一切性质,大量光子的集体行为于普通光子有很大的区别,应该更好地发展量子理论来探索光的本质,从而开创了建立量子光学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
1963年,格劳伯就通过自己的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成功地应用量子理论来解释了一些光学现象,他在《物理评论通信》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此后又在《物理评论》等杂志上发表了几篇相关论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光子的相干性量子理论”。该理论成功地描述了光量子的运动规律,揭示了光量子的特性,以及大量光量子如何互相影响他们之间的运行方式,产生“干涉”现象等等。格劳伯的这些论文,奠定了量子光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格劳伯科学思想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用量子本性解释光的宏观现象,这种思想不但给出了光的一切宏观现象的量子本质,并且对光的量子本性也是一个最好的证明。通过光的相干性量子理论,人类可以研究光子大量的非经典特性,从而开拓更多的研究领域及应用领域。
格劳伯在当时提出的“相干性的量子理论”,不仅能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而且奠定了量子光学的基础,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在他获奖的时候,量子光学已经成为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我们知道,时间作为一个基本的计量单位,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与其打交道,这样自然就涉及到时间计量的精度和准确性的问题。早在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时间计量设备——水钟,但直到17世纪前后,由于航海活动的需要,人们才对计时精度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时间的精密计量也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容,一方面新的技术被用于高精度的时间计量中,另一方面精确的时间计量对基础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原子跃迁的同一性,1967年在第13届计量大会上人们将时间的单位“秒 ”定义为“铯- 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 192 631 770 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定义下的时间精度达到了10-15的量级,也是目前所有物理量中最精确的基本单位。由于时间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因此在涉及频率的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如超精细光谱学、全球定位系统(GPS)、空天飞行、精密制导、无线通讯等方面,高精度的频率时间基准起着核心作用。可以说以微波原子钟为基础的时间频率标准,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大厦的基石,而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时间频率的基
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精度,早在激光诞生后不久,人们就想到采用光学频率代替微波钟作为新的时间基准的可能性。从原理上讲,由于光频的频率在数百THz量级,比GHz的微波频率高多个量级,因此原理上采用光钟可望得到优于10-18的准确性,这无疑会大大提高GPS、深空导航、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等内容的精度。但一个巨大的障碍是,如何高精度地实现微波频率与光学频率的连接,多年来一直是制约该项研究的主要瓶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