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旅行大班教案
种子的旅行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对种子进行分类。
  3、乐意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
  2、幼儿收集的各种种子的图片、图书或资料,如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长“翅膀”的、彩鲜艳的种子。
  3、VCD或录像《种子的传播》,展板。
  4、教学挂图:《种子的旅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兴趣。
  1、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关于种子的图片或资料,教师鼓励幼儿按顺序交流。
  2、教师:关于种子,你知道它们的哪些事情?你最喜欢哪类种子?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同时出示相关图片。)
  3、教师:关于种子,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为什么有些种子长毛?有些种子长倒钩?还有些种子的彩是那么的鲜艳呢?
  4、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种子的传播方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探究。
  二.观看VC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1、教师播放VCD,帮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①风力传播;②借助动物和人的活动传播;③借水力传播;④借果实的弹力传播。
  三.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
  1、教师:这些图片上的种子是靠什么来传播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将收集的图片、资料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在展板上进行分类。
  四、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语言表现种子的传播。
  1、教师:种子有着不同的本领,你愿意学做哪一类种子?(教师按幼儿的选择,将他们分成几组。)
  2、教师:下面各小组商量一下,分一分工,有的可以扮演种子,有的可以扮演帮助种子传播的外力(如风力、水力、人力等),共同来表现种子的传播过程。
  3、各组轮流上演一种种子的传播方式,暂时没轮到的小组做观众。
  4、教师请做观众的幼儿,猜一猜每组表现的是哪一种种子,并对各组的表演提一提改进意见。
  活动建议
  1、教学变式:如果没有VCD或录像,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
  2、区角活动:在图书角中提供关于种子传播的图书,供幼儿查阅。
  3、环境创设:展示幼儿制作的“种子的传播”展板。
  4、家园共育: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种子的传播”的资料,陪同幼儿一起翻阅幼儿用书《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反思: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奥秘。
  生态各异的植物在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社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立这一主题,有利于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幼儿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研究探索植物及其生长的兴趣,从而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经验。
种子的旅行大班教案2
  活动背景:
  在秋季来临之际,各种植物、农作物的种子都成熟了,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地拿着各种各样的种子跑来问你:“老师,这是什么种子?它为什么会一个人掉在地上?”见到他们对种子这样的好奇,我们大班组就开展了一个有关种子传播的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感知大自然事物间有趣又密切的关系。
  2、积极参与观察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常见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种子旅行的图片。
  2、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
  3、种子旅行的课件。
  教学策略:
  集体交流、个别讲述、分组讨论、集体实验、共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