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善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题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的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天地的大美”,乃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那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荀子曰:与人善言,暖若锦帛;“善”乃教育之“大美”,刘备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善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文明史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宣传和弘扬“善文化”既是传承传统人文美德的需要,也是弘扬时代精神、引领道德价值取向、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弘扬善文化,既是传承本土优秀文化,也是创造美好校园的需要。
我校所处的坎市镇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有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许多的博士生、大学生等,他们的善思、善学深深影响着坎市人,激励着坎市人;还有许多德行兼备的企业家们等,乐善好施,为坎市及周边地区做了许多的善事。如:卢彩金先生为坎市中心小学迁建个人出资1200万,使目前坎市中心小学硬件设施在龙岩市农村小学成为一流的学校,他个人还出资300万为坎市中学建设行政办公大楼和一个彩金奖教大楼租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卢小青女士成立“榕树奖教基金”、卢大椿兄弟成立“奎忠公益基金”,每年8月25日坎市街社区对中小学优秀教师和坎市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个人出资几十万、几
万支持教育和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家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家们的“善行善举”精神激励着坎市人努力向上。我们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为德育教育的宝贵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我们要挖掘和整
理身边这样“善文化”的元素,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对本土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把善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入主题班会。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育学生人人向善,人人为善,人人扬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为契机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提升班级德育的实效性,创新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研究内容
依托坎市乡贤的善行,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指导下,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对本土善行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把善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入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传承和发扬善文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为契机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班级德育的实效性,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研究目标:
1、丰富学生的德育生活实践,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善文化、认识善文化、传承发扬善文化,学会“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善文化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坎市本土善文化,通过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能力。
3、把善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入主题班会,探索实践育人的德育新机制,提升班级德育的实效性,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研究历程:
本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家乡善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题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阶段:选定专题,成立小组
主要工作:
1、进行课题论证申报,填写申报表,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做好人员分工,
安排工作任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积累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学情进行原始资料积累和调查分析。
2、中国的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为德育教育的宝贵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坎市当代出了三个院士:卢嘉锡、卢衍豪、卢佩章,他们的善学善思影响了一代代的坎市人,还有许多德行兼备的企业家们,为坎市做了许多的善事。我们以此为抓手,给学生分享这些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便于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以“善学善思”、“善行善举”二个专题作为善文化研究的切入点,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活动专题,并根据专题选择对学生进行分组,制定行之有效的小组活动方案,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努力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收集资料
主要工作:
善文化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鼓励并指导学生调查、参观、访问、上网收集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资料。
1.调查研究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收集各类资料,并进行整理;
各组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实地采访等查有关资料,做好资料卡。
2.分组活动
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了解善文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
(1)参观院士亭、走访三院士旧居
在中国第一批科学院院士中,坎市就出了卢嘉锡、卢衍豪、卢佩章“三院士”,他们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杰出的贡献。坎市人为了纪念三院士在坎市境内建了一个院士亭,院士亭里有三院士的画像和三院士的主要科技成果,让学生在参观院士亭中体会院士亭的文化内涵。在走访三院士的旧居中,了解三院士的成长足迹,学习他们善学善思的品质。
(2)参观思乡亭
在卢嘉锡院士的祖籍地——坎市浮山村,为了纪念卢嘉锡先生建起了一座“思乡亭”,旁有卢嘉锡院士亲笔书写的“三省碑”文,让学生在参观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3)参观成信公园、坎市中学
带领学生参观成信公园,坎市中学的校史馆,了解了坎市那些德行兼备的企业家们,为坎市人民做的善事,为坎市中学的校园建设所作的贡献,学习企业家们的善举。
(4)了解并采访热心人士
如果说善良是一种财富,那么坎市出现了一批最富有的人,他们的善举让人感动,他们的人格更让人钦佩。通过了解并采访这些捐资助教的热心人士,让学生怀抱感恩之心,树立崇高理想,奋发向上,长大后也回报坎市的重教义举。
3.评价方法
努力做到三结合,即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同学、教师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展示成果
主要工作:
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汇报,让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1.善文化图片展;
2. 善文化征文比赛;
3.善文化手抄报比赛;
4.善文化主题班会。
5.开发以善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第四阶段:拓展提升,体验服务
主要工作:
学生通过系列活动,对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以致用并非一朝一夕,为加深学生善文化的理解,我们应该组织指导学生走出校园,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了解善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活动深化对善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实践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为善”为主体的德育特。为此,我们要积极开展以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