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守住发展之根——不忘初心
铭记峥嵘岁月,弘扬优良传统
《教育家》:张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任何学校的发展都不应当忘记历史、割裂历史,都必须建立在对于历史的梳理、总结和传承之上。据了解,诚善中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办学史,这无疑是学校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请您带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学校的历史。
张天海:“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三年前我到重庆市第十四中学任校长的时候,学校的状况正如人民日报在《弱校抱团,也能变强》一文中描述的那样,“规模小、生源差、师资弱”。面对“学校在各方面资源都较弱的情况,该如何蹚出一条向上的路”?我们新班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冷静分析,从学校史和学校文化梳理、挖掘入手。
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在长江上游,重庆市的江北头塘,由赵健臣及当地士绅聚资创立了一个慈善机构“诚善堂”,这是诚善中学校的前身。诚善堂开展施茶、施药、施钱、施米、施棺木等济贫活动,历时八年之久。当时的诚善堂就有“施棺木”这样的临终关怀,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人道精神,这样的理念是非常先进的。
1929年,为了避免军阀刘湘大肆搜刮军饷,同时也为头塘地区儿童解决入学困难,赵健臣决定集中“诚善堂”所有财力创办诚善小学。初时诚善初小只有两位教师,两个初小班,学生四十人。
1933-1948年,学校从初小到高小,从初中到高中,有几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赵健臣去上海募捐扩校,得到上海工商界人士的积极赞助。荣毅仁的父亲,慷慨捐献1000银元,连同其他人士的捐款共7000银元,作为兴建校舍的费用。二是诚善中学由于办学规范,社会声誉高,得到众多有声望的人士大力支持。时任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得悉赵母将六十大寿的寿筵费用8000余银元捐赠学校建大礼堂的事迹后,亲自题写“清芬楼”三字。胡子昂(后任国家政协副主席)曾任校董事长;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曾为“健臣图书馆”题过词。三是诚善中学还为掩护我川东地下党党员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当时的副校长陈俊逸,教导主任文宗祥,教师林国华(《红岩》小说原型双老太婆陈联诗的女儿)等,均系中共地下党员,以教师身份开展地下活动,在学校的保护下,没有一个地下党员遭受不测。
1953年,诚善中学校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四中学校,该校名一直沿用到2013年。
“诚善”之名,是由“诚善堂”的乐善好施而来,是继“诚恳”“助学”“善行”为美德,以“诚、善”为训;“诚善学校”的创建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
善文化诚善中学校可以说是集全国热爱教育者的善举而建成的一所学校,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诚善”的文化基
因。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族同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正
·EDUCATOR
·寻未来教育家
XunZhaoWeiLaiJiaoYuJia 2016年盛夏的北京,注定会因为一场教育人的大聚会而载入中国教育发展史册。7月16日-18日,由《教育家》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2016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重庆市诚善中学校的教育创新成果“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张天海校长作为与会校长代表,还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考试在线频道的专访。作为一所有着80余年历史的老校,诚善中学是如何汲古纳今,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同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特学校文化来凝聚人心的?学校成绩斐然的德育课程改革具体又是如何推进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诚善中学“当家人”——张天海校长。让我们共同跟随张校长走进诚善中学的教育天地,去见证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看“创新”这一时代热词是如何在一所普通中学由梦想照进现实的。
在传承与创新中引领学校特发展
文/李 可
—
—专访重庆市诚善中学校校长张天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