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人和善中国文化素养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为例,探讨其与教师人格修养的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便自然有墨香的优雅。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不论是语言还是行为举止,甚至于一颦一笑,都有一种书卷气自然流露。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课堂上,有一个小孩子闹得不行了,老师讲不下课去了,忽然停住讲课,他说:“同学们,我现在不讲了,大家看××。”于是大家就都看那个孩子,那个孩子也不说话了,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如果拿刀子扎你们的话,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如果拿刀子扎××的话,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二三年级的孩子,都愣了,怎么回事?老师马上点题了,“他就是一肚子大粪呀!”那个孩子当时脸涨得通红,想跟老师对骂的,但是孩子还是控制住了。老师的这一句话,虽然当时制止了孩子淘气的行为,但他可能一生都会记得“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这句话,会一辈子仇恨这位老师。在这里,且不说老师的语言有多么粗俗,最直接反映的就是教师的人格修养不够。
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教师的综合素养左右着教育的走向及其最终成败。在一切素
养中,教师的人格修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为教师的人格修养,其组成应该有四个最基本的因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性品质、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不仅表现在仪表、仪容、教学语言和风格方面,更应该表现在道德品质、生活情趣、师生感情等方面。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必须要广博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与成长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浇灌,而一直保持澄澈清明的状态。“下面我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为例,探讨一下其与教师人格修养的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即爱人,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具体就是“仁以处人,有序和谐”。“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均可来受教。给教师的启示就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公正客观,一视同仁;与学生交往的时候平等相待,民主协商;不会以教师的身份压制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赢得爱戴。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才能培养出有仁爱之心的学生。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善文化
“礼”是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谦逊内敛,平和冲淡,所谓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是,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浮躁而张扬,审丑、比丑的事情比比皆是,芙蓉、凤、Hold住放眼世界,粗俗、媚俗之风愈刮愈盛。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践行儒家的“礼”,都能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惜自己的那张“脸”,也许社会就不会让我们这么失望。“智”同“知”,见解、知识、智慧的意思。从教师的角度就是指教师的知识底蕴。在教学上,我们总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但我觉得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更应该是一片大海。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才让让自己保持不败之地。蔡元培先生曾经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为师者刻苦钻研、勤奋不辍的必要性,“使教员之知识,本不丰富,则不特讲授之际不能详密,而学生偶有质问,不免穷于置对,启学生轻视教员之心,而教授之效为之大减。故为教员者,于其所任之教科,必详博纵贯”。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当今社会,诚信严重缺失。我们不仅失去了公信力,也失去了他信力。如何才能挽“诚信”狂澜于既倒,扶“诚信”大厦于将倾,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使命。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生的心田播撒一粒诚信的种子,相信中华民族就一定会有未来。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现实的时候,就能为自己赢得一片海阔天空。“惟宽可以得人”。我们的学生正是处在可塑性很强的阶段,本身的随意、困惑、单纯与软弱会让他们不自觉的犯很多无心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灵,拉着他们的手走好人生的每个第一步。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是唯我独尊的“小霸王”,不会与人沟通,不会处理交往问题。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自私自利,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没有怀着一颗柔软的爱心,所以遇到问题除了针锋相对,不会委婉含蓄的处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时时刻刻地关注这些细微的角落,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但在现实的中国,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幅颠倒的画面。对儿女百般呵护,对
父母随意呵斥。学生们依仗着父母对自己的宠爱,随意地发脾气,使性子,苛求父母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稍不满意就发脾气。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又以时间、事业、朋友、爱情等为借口,不能陪伴着父母。最后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如李密的《陈情表》中所载的那样:“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孟郊所吟咏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有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