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能转公务员解读
一般来说,事业编能有这样的工作调动,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薪水和未来都会得到改善。但考虑到工作的现实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适合转行,至少以下几类人员个人认为没必要非转公务员不可。
01、参公事业单位人员
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这类人员使用事业编制,但享受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都需要参加公考进入,进行公务员登记,且可以与公务员无障碍交流,实质上与公务员无异。这类人员转不转身份意义已经不大。公务员事业编
02、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
比如医院、高校及相关有经济收益的科研院所,因为单位效益普遍较好,可以按规定核发多倍增量绩效,收入不仅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也高于绝大多数公务员,且工作环境和压力还不如后二者(这两年医院特殊情况另当别论)。经济决定一切,单从收入角度考虑,这些单位在编人员也没必要转公务员。
03、部分高级职称人员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高级职称后,可以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法律可以调任行政机关转公务员。高级职称的经济待遇和行政级别差不多,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科级开始的,一旦转正,他们就
会遇到升迁的问题(一般都是四十多岁),而且他们的薪水也不会太高,工作也可能会更忙,所以这些人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身份必要。
04、部分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岗科级调任的年龄上限是45周岁。四十岁还有机会转公务员,还要不要转?事实上到了这个年龄转转不转已经无所谓。一方面,公务员与事业编制的收入逐渐趋于一致,尤其是基层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发放车补,总体工资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转职后,并不会带来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相反工作压力却会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了升迁的优势,转身份后不可能给自己创造太多的机会,还要重新适行新的环境,不如不转。最后,最关键的是随着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的实施,下一步事业单位必然迎来等级晋升的普及,事业单位也有类似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打开了晋升通道,到四十岁这个年龄,何苦为了所谓的身份而折腾。不如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家人。
不可否认,公务员是比事业编有竞争优势,但随着制度的规范这种优势已经逐步拉平。现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影响,围城效应认为公务员好,想通过转身份寻一种心理平衡,真转了未必会这么想,尤其是上述几类人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