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道堤防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质豆科多年生牧草之一。其营养丰富,据测定,苜蓿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5%-25%,比玉米高1-1.5倍,赖氨酸含量为1.05%-1.38%,比玉米高4-5倍。1kg优质的干苜蓿草粉,可代替O.8kg精料。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于各种畜禽采食,被称为“牧草之
王”。由于紫花苜蓿最适于温暖半干燥气候种植,多年来紫花苜蓿在长江流域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也颇受关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在无为长江大堤开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应性较强的如“猎人河苜蓿”、“三得利苜蓿”、“加速苜蓿”等品种,一些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开始应用。为了便于总结经验,提高长江堤防紫花苜蓿的种植水平,笔者把有关栽培利用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分述如下。
1 长江大堤的自然条件
1.1气候条件 无为长江大堤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8℃,年降雨量1170.5mm,年平均蒸发量
苜蓿草种植
1469.0mm,无霜期236d,年日照时数2002h,年辐射总量476.1kJ/(cm2?a)。
1.2 水资源 无为长江大堤濒临长江,水资源丰富,可满足旱季灌溉需要,紫花苜蓿种植区位于大堤内侧和有外护圩堤的外侧坡地,汛期和雨季不积水,有利于牧草生长。
1.3 土地资源 无为长江大堤土壤大多为砂壤土和砂类壤土,土壤质地松软,透气性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该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紫花苜蓿。
1.4 环境资源 无为长江大堤堤坡的阳光充足,同时豆科作物的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固土作用。
2 种植技术
2.1 种植时间由于无为长江大堤的特殊性,既要考虑避开汛期,又要考虑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因此,经过笔者几年的试验,确定紫花苜蓿的最佳种植季节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2 品种选择 必须选择适合无为长江大堤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子和土壤进行适当处理。可选用“猎人河”、“三得利”、“加速”等优质苜蓿种子。
2.3 大堤堤坡的整理 清除大堤上的杂草,浅翻土层,施复合肥,沿长江大堤横向拉3-5cm的播种沟,沟距40cm。
2.4 播种 在播前将精选的紫花苜蓿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2-3d,可促进紫花苜蓿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把处理好的紫花苜蓿种子按每公顷15-22.5kg播种到播种沟里,覆土1-2cm。
2.5 田间管理
2.5.1 苗期管理。苜蓿为多年生品种,苗期生长较缓慢,特别是播种较晚的植株,如果遇冬季低温,整个冬季该植株均处于幼苗阶段,所以做好苗期管理工作十分关键。播种出苗后,幼苗与杂草的竞争较弱,此时要及时拔除杂草,防止杂草危害。在真叶伸展后,追施1次催苗肥,每公顷可追施尿素75-120kg或复合肥150-225kg,遇长期干旱天气应灌溉,采用沟灌为好,并一次灌透,防止土壤板结。
2.5.2 追肥。在紫花苜蓿的生长期内,要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及过磷酸钙2次,施肥采用人工撒施即可,一般下雨或浇灌前施用效果最佳,施肥量为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