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物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农村生态经济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受地大物博的资源观念影响,许多地方政府在综合管理中都不重视农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同步发展问题,一些基层民众在农业建设中也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对推动农业生态经济的紧迫性都认识不足。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虽然地方政府提倡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为目标,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构建复合生态系统,确立主导产业和土地可持续性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框架。但是,由于生态经济理念难以深入人心,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问题缺少认识,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供给途径单一,所以过度开垦陡坡,毁坏树木,滥用土地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旱灾害也日益频繁,地方农业生产也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
2.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低。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资源优势不同,但是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是一致的。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助推器,也是促使农业经济朝着市场化、国际化方向
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农户单独经营,使得许多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速度较为缓慢,我国农业机械的集约化水平不高。加上地形限制,许多地方的农业机械化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也造成了农机产品出现过剩现象,延缓了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进程,降低了农业生产质量。
3.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农业经济发展空间仍旧是相对狭窄,农业经济在土地利用、资源利用方面,都始终以粗放型方式为主。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会造成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浪费,还会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加重农业资源紧缺现象。如随着全球变暖造成的气候不稳定现象加剧,每到夏季,我国许多农村由于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都会出现用水紧张问题,一些地方则是洪涝灾害频发。此外,由于农业使用量大,农村污水都是直接排放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粮食污染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也给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难题。面对我国传统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必须引入创新的绿金融模式,以有效缓解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严峻形势,在绿金融的驱动之下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和改善
支柱性产业
对策
1.加强政府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农业的支柱型产业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国民经济建设进程中,我国政府要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给予重视,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新思路,以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平衡生态权益与农民本身的权益,完善法律机制的可行措施。生态经济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完善农业管理制度,合理制定生态农业的发展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创新服务体系与保证供给方法。如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新型生态能源开发,大力发展太阳能、电能、风能等生态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农业生产和众生活对化学、重工产品的依赖性。又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垃圾,减少对土地、空气的污染。此外,政府还可以构建土地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合理分配农业资源,打造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以提高环境的承受力,保护自然环境。
2.构建生态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政府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具体的农业解决办法的同时,各地政府要全面落实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重要战略,从物质与资金供给做起,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发展农业生产力,构建稳健的农业生态系统,保证农业生产力供给安全。在绿发展视野下,必须加快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生态补
偿法律法制建设,为实施绿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推动农村和农业走绿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农业经济生态化建设中,各地要充分考虑地方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地方生产条件构建农业生态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绿农业、参观农业,争取将地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打造完善的农业生产链条,促使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农业生态建设中,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完善经济发展体系,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生态经济的认识,经常组织召开农业经济研讨会、交流会,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机械化农业生产新模式。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监督机制,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监测、监督,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减轻人们的生产压力。为此,应尽早着手,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服务我国生态文明构建。此外,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搭建农业信息建设平台,借助新媒体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农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为区域特农业主导产品销售打开销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引进人工智能,培养专业人才。在农业资源转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养中,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因此,在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时,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地方农业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和技术
创新领域,促使农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再上新的台阶。然后,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特农业品开发,借助人工智能选种,借助图像采集设备进行病虫害预测,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农业科技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奉献,也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的农业科技队伍。所以,政府要推动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发展,定期开展农业培训课,并促使农业科技不断向基层、农村延伸,建设一批图书阅览室和农机学习站点,以提高农民众的综合素质。
4.加大生态宣传,改变思想观念。发展大计,思想先行。我国的惠农惠民政策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宣传教育不到位,许多农民对农业科技、生态农业的认识都相对不足。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要重视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技术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所以,各地政府要抓住农闲之际,组织宣传队深入基层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宣传工作,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利用手机短信、、广播和网站等媒介,通过发放宣传挂图、宣传册等手段,向众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众认识到滥用农药化肥、乱扔垃圾的坏处,让他们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增强众的环保意识,可以为农业生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绿金融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全面推
进生态农业发展。所以,政府要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以拓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