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
制约与对策探讨
梅州市税务局课题组
近年来梅州工业发展较快,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和机电制造这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工业发展,传统产业污染高、能耗大、效益低等,已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的要求,梅州市市委提出以高新技术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课题组重点调研了五大产业中的电子信息行业,通过研究发展的前景优势和潜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展望和应对措施来避免发展瓶颈。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显现,污染高、能耗大、
效益低等,已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发展目标,梅州市市委提出构建“5311”绿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抓手,促进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和机电制造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中要害,符合实际,加快补齐实体经济短板,推动梅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梅州市传统产业仍处于工业链的低端,靠投入大量生产要素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用的
是大众化或相对落后的技术,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竞争能力弱,产业创造价值能力低。因此,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融入新的科技因素,加大科技含量,大力促进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较高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大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依托穗梅两市对口帮扶不断深化,梅州市大力发展工业,以搭建园区平台为载体,引导产业聚集发展。通过加大人
——以剖析电子信息行业为切入点
策划
支柱性产业PLAN “广东打造高水平电子信息产业集”专题③
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综合交通、产业平台和配套设施,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目前,梅州市已拥有多个成熟的园区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外地企业进驻容易,可以快速投入生产。加上梅州市对比珠三角发达地区,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等运营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企业经营成本低成为吸引外地大中型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砝码。因此,近年来梅州工业发展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2013243万元增加至2169896万元。其中,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和机电制造这五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八成,在工业产业发展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建材与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猛,增幅稳定,年均增幅达两位数。建材行业增长迅猛更多是依托近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但梅州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天花板,未来发展势必处于放缓态势。而电子信息属于新兴行业,随着5G等技术的逐渐普及,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投入更大的关注,推动其快速发展。
技术改造的制约因素
根据调研情况发现,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企业安于现状,仅满足于铺设低端生产线,在新兴产业中走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老路,长此以往,会成为制约梅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生产模式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
近年来,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产业转移,梅州市大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这些企业多将梅州市作为生产“中转站”,发展定位低。加上梅州市中小型企业居多的特点,企业生产经营更多还是依赖传统的
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借助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竞争优势,以量取胜,生产出的产品往往比较低端,附加值偏低。将利润总额与工资薪金支出的比值视为用工成本,2019年,梅州市电子信息行业每获得1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年均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3243204406420933642169896  2.59%五大支柱工业增加值1605699160778816789661783278  3.69%烟草571406590131598460631332  3.50%电力454296396006316829343637-8.12%建材19428321678429478433001923.29%电子信息24258026027234039034908114.63%机电制造143134144595128504129209-3.24%五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比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80%79%80%82% 
表1单位:万元
元的利润需要付出0.29万元的用工成本,是粤北四个兄弟市的最高值,是用工成本最低的韶关市的2.5倍。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模式,短期内效益比较稳定,但发展后劲不足甚至在未来会面临淘汰的风险,如何引导企业向中高端转型是梅州市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在地市利润总额(万元)工资薪金支出(万元)用工成本(倍)
梅州156669.6 46214.2    3.39
河源191312.2 77981.4    2.45
清远88219.7 64486.5    1.37
韶关44190.6 33110.2    1.33
表2
表3(二)交通建设发展缓慢,货运物流成
本高
受限于地理位置先天劣势,梅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货运公路、铁路等物流运输渠道较少,企业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存在“进来难出去也难”的困境。将购进交通运输服务的金额与销售金额的比值作为物流成本,据统计,梅州市每销售1万元商品需要花费的物流成本为0.005万元,仅次于位于广东最北部的韶关市,相邻的河源市只有梅州市的40%。
所在地市购进交通运输服务金额(万
元)销售金额(万元)物流成本比梅州7851.7314772090.005河源3389.8818695830.002清远4615.0514848230.003韶关4363.796100260.007
(三)专业高端人才匮乏,研发费用产出低
研发投入金额与利润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与力度,2019年,梅州市企业继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力度,每获取1万元利润即投入0.07万元的研发费用,从表3可以看出,利润总额只有清远市的70%,但投入的研发费用是其2倍,本地企业已经具有转型的意识。然而对比发达地区,梅州市在工作环境、薪酬以及发展平台上劣势十分明显,高素质的外地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一直以来是制约梅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
策划PLAN
推进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思路,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做好产业谋篇布局。根据目前梅州市产业工业园发展现状,通过产业生态评估把握转型升级需求,制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一)创建品牌生态圈,打造高端产品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并深化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与广州、珠海、中山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优势、良好的专业技术和优越的生态条件,创造属于本土企业的特产品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以电子信息产业集为例,可考虑以畲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梅县高新技术园区为核心,以梅雁集团、市无线电厂、超华集团等重点企业为骨干,以TFT导光板和液晶显示器、光盘、光纤配线架等信息产品的研究开发为重点,大力研发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带动本地电子信息产业走向高端。
(二)构建货运生态圈,推动物流升级
一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鼓励地理位置相邻并且产业类型相近的产业共建“产业专业合作区”,打破行政界限,集中连片发展,打造产业集,形成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空间布局。二是积极引进高密度投资、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加快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融合、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梅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搭乘梅汕高铁建设的“专线”,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形成贯穿全市的交通网,打造成为粤闽赣三省的经济转承地带、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完善物流辅助服务,形成物流网,解决企业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问题,打破地理限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三)营造人文生态圈,汇聚人才合力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关键在于人才。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梅州高素质人才非常紧缺,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尤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人才对梅州提供的工作条件、制度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担心,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完善。首先,待遇留人,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进行完善,可设立各种奖励项目提高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奖金、利润分成、收益分成等,让人才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其次,制度留人,通过人才落户等政策吸引,如:子女上学减免借读费;提供高水平的幼儿园、中小学入学名额;提供购房落户优惠政策等。最后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充分保障各种福利。
(四)打造惠企生态圈,助力企业发展
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用好用活国家和省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优化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信用制度,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税务部门应积极传达减税降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优惠政策,及时了解企业最新需求,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最大限度降低税负。
(编辑/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