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研究
韩素销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一带一路”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民族地区青海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青海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部门的发展现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出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分别讨论了青海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各产业部门的优势及劣势,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青海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青海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产业转型升级;偏离份额法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文輋编号:1005-5681(2021)01-0179-07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y Stru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N Su—juan
A bstract:The u〇ne Belt,One RoadM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hina to deepen its opening up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From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ir industrial se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ift share analysis of the three industries.Then it mak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imultaneously,it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industrial sector.At last,it conclud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Qinghai industrial structure.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number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Belt and RoadM initiative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 on industry restructure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upgrading in Qinghai Province. Key w ords:**0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M;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Shift Share Method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上重新打 造一条当代的经济贸易合作之路,东及亚太经济 圈,西达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 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基础,依托沿线中心城市,深化 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对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地区的 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密切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 关系,从而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青海省既是西 部内陆省份又是我国民族八省区之一,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对外开放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发 展机遇较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有效促进青 海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上的省份,探索青海省如何利用这一伟大的战略规 划,促进青海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促进青海未 来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总的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关系。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发展
本文系2018年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青海藏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題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8027)、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规制对青海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彩响机制”(批准号:2018sk016)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20-10-14
作者简介:韩素娟(1989-),女,撒拉族,青海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发展和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应用研究。
第32卷第1期2021年3月
与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相互推动、相互促进。111国内 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许多理论。配第•克拉克 通过分析国民收人水平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提 出了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法则”,即随着人均国民 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 二产业转移;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 最终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 断地减少,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不断增加。库兹涅 茨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人和 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 的国民收人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总体都呈现不断上 升的趋势;第三产业的两者相对比重则呈现不一致 趋势。钱纳里指出:制造业发展受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受工业品和初级 品输出率的影响小,并将制造业分为了初级产业
、中级产业和后期产业三种类型。在工业化初级阶 段,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人 后工业化、重工业化阶段,是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 集型为主。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 论把工业化分为了四个阶段:在工业化第一阶段,消费资料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在第二阶 段,资本资料工业有较快发展,但仍低于消费资料;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基 本齐平;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规模超过消费 资料工业。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主 导产业的更替上,会先从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 工业为主导;重工业发展中从以原料、采掘工业为 主导转向以加工业、组装制造业为主导,由初级产 品转向以中间产品进而转向最终产品为主导。121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开发程度低、产能严重 过剩、过度依赖环境资源等产业结构问题的逐步凸 显,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杜朝晖(2017年)认为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 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 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 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m潘宏亮 (2015年)认为克服稀缺性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解 决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激发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主要 来源于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先 发优势,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髙端升级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41张银银、邓玲(2013年)也 提出技术创新是实现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青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合 理化、高端化势在必行。151
二、青海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青海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产业 产能严重过剩,外贸不景气等现象。这些现象与青 海产业结构没有随着比较优势的转变进行同步升 级有关。青海产业结构痼疾一直存在,产业结构同 化现象严重,产业开发程度极低,过度依赖环境资 源型产业,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振,产业金融支持不足,创新驱动产业过少,产业结构 固化等现象加剧。青海正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困境,亟待产业结构转型并进行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 的调整与产业升级是青海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 中之重。
(一)青海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2017年青海G D P总额为2642.80亿元,比上年 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8.41亿 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80.38亿元,增长 7.2%;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01亿元,增长7.9%。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9.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44.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为46.3%。间
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增长较为缓 慢,且对G D P贡献率较小,第二产业为青海支柱 产业,产业增加值比重较高,体现了青海以资源开 发为重点,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特工业 体系,其中压延加工业、有金属冶炼、电力生 产、热力生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石 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发展突出,是青海的优势产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占比不断上升,尤其是金融业迅 速发展,
为青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金融环 境。第二、第三产业是青海的重点产业,对青海的 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成为 青海经济发展瓶颈,因此,抓住青海经济发展机 遇,加快产业转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
表12013年-2016年青海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指标时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青海全国青海全国青海全国2013 年9.6%9.3%54.3%44.0%36.1%46.7% 2014 年9.4%9.1%53.6%43.1%37.0%47.8% 2015 年8.6%8.8%49.9%40.9%41.4%50.2% 2016 年8.6%8.6%48.6%39.9%42.8%51.6%注:数据来源于《青海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意义。
(二) 青海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随着经济发展,近几年青海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 整,逐渐向全国产业结构水平靠近,呈现出第一、二产 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
根据表1,青海的第一产业比重已逐年降低到 全国标准水平,且基本达到稳定状态。第二产业比 重虽在下降,但仍是青海支柱产业,且高于国家第 二产业占比水平近9个百分点。自2013年来,青海 第三产业占比迅速提升,有逐步赶超第二产业的趋 势,成为了青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是 青海的重点发展产业,具有较大的经济潜力。根据 青海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判定,青海正在实现从第 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 级演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青海的产业结构仍处 于落后状态,从2013年开始,全国的第三产业占比 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且随着经济的发 展,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到2016年已超过 50%。而青海仍然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且第二、 三产业比重与全国水平相差较大。目前,青海正处 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转型的重要 时段,产业结构也需要不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进 行合理的调整与升级,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 长。
(三) 偏离份额分析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S S M )是由美国学者Dunn 于20世纪80年代总结概括而成,被大范围应用于 区域发展结构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中,具有较强 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把区域经济 的变化看成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将考察区域经济 发展状况与其所在大区域作比较以揭示被考察区 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优势和自 身竞争力的强弱,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 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 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是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 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分别为:份额偏离 分量(%)、结构偏离分量(A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久)。份额偏离分量指i 区域的j 产业部门按照大 区域平均
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结构偏离分 量指在i 区域与大区域的增长速度相同条件下,由 产业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偏差。/\>〇且数值越大, 说明该产业部门的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 大。竞争力偏离分量指区域i 第j 产业部门增长速 度与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别而引起 的偏差。〇,>0且数值越大,表明区域j 部门的竞争 力越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171
1.模型的构建
设区域i 的初期经济总规模为、f l ,末期经济总 规模为6,.、,,并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 个产业部门,用 h 、o ,和hi(j  = l ,2,…,n )表本区域i 第j 个产业部门 在初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用表示参考区域 在初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并用表示参考 区域初期和末期第j 产业部门的规模。181
经济学研究
区域i 第j 个产业部门在[〇,t ]时间段的变化率
为:
b  ■■,一b  ■ n
riT—h ——〇*=-/,2,••• ,n)
bij’o
大区域j 产业部门在[〇,t ]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B - .~S - 0R s = — 〇W ,2,-,n )
D  〇
以所在大区域#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将区域i 的
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为:
b
B  n
[0,幻时间段区域i 第j 产业部门的增长量=份额 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用公式 表示为:
^i j =N ij+p i,+D ii
其中:
份额偏离分量
结构偏离分量
竞争力偏离分量(r ^-Rj )
2.数据和结果分析
本文以全国为参照系,对青海的三次产业进行 偏离份额分析。由于数据的限制和政策的实施时 间,选取了 2013-2016年的数据,其中以三次产业 结构为主,并涉及了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建筑业,第 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 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根据表2的实证分析数据,青海第一产业增长 速度低于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结构偏离分量虽为 正值,但数值较小,即青海的第一产业相对于全国 存在非常薄弱的结构优势。同时,竞争力偏离份额 为负值,从而导致了负的总偏离分量。第二产业增 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5个百分点,且存在较大的结 构优势,这是因为青海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 业,其结构安排相对合理,但其竞争偏离分量为负 值,产业缺乏竞争力,因而导致其总偏离分量为负。 可见,青海第二产业增长的负偏离主要是由于较大 的负的竞争力偏离分量造成的,需要加强第二产业 技术更新,提高竞争力。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 国6
个百分点,说明青海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 快,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其竞争力偏离分量为 正,但其结构偏离分量为负,总偏离分量表现为负 值,即青海第三产业虽然存在竞争力优势,但由于 其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了负的增长优势,第三产 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分产业部门来看,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长速 度低于全国水平,且其较大的竞争力劣势导致了其 总偏离分量为负,总的增长表现为劣势。建筑业增 长速度髙于全国24个百分点,且结构偏离分量和 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正,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优 势,这可能是由于青海近几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 成的。在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以及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
第32卷第1期2021年3月
图1部门优势分析图图2部门偏离分置分析图
注:1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3工业;4建筑业;5第三产业;6批发和零售业;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住宿和餐饮业; 9金融业;10房地产业
而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 平。在结构偏离分量上,第三产业各部门的结构偏 离分量均为负值,说明各部门内部的结构安排不合 理,产业结构存在劣势,有待进行调整。在竞争力偏 离分量上,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 储和邮政业表现为正值,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存在微弱的竞争力优势,而 金融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这与青海近几年大 力发展金融业有较大关系,为青海的产业发展提供 了金融基础。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的竞争力偏 离分量表现为负值,相对于全国同行业存在竞争力 上的劣势。在总偏离分量上,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 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为负值,即都不 存在增长优势;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为正值,其中 金融业的增长优势强劲。
从部门优势分析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二、第
三产业均处于第4扇面,属于一般部门,即增长部
门,却不具有部门优势。各产业部门中,工业、批发 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属 于一般部门,是不具优势的增长部门。而住宿和餐 饮业、金融业处于第2扇面,建筑业处于第1扇面, 属于具有优势的增长部门。
从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来看,第一、第二产业 处于第5扇面,属于基础好而竞争力较差的部门, 第三产业处于第6扇面,属于基础差,但发展快的 部门。各产业部门中,工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其竞 争力较差;建筑业处于第1扇面,为原有基础好、竞 争力较强的部门;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处于第3 扇面,属于基础差,但发展快的较好部门;运输、仓 储和邮政业处于第6扇面,基础差,但发展较快;批 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处于第8扇面,是基础差且不 具有竞争优势的最差部门。
表2
青海产业结构shift -s h a r e 分析表
产业部门
分析指标
p 丨〗
PD;j
第一产业-0.0716.4729.75  1.13-14.40-13.28第二产业-0.0598.70123.3228.71-53.33-24.62工业-0.13-11.0091.0513.79-115.84-102.05建筑业0.24109.7031.3920.0658.2478.31第三产业0.06335.26375.77-85.2744.76-40.51批发和零售业-0.0923.9653.50-16.42-13.12-29.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0120.7625.01-5.010.76-4.25住宿和餐饮业
0.0411.7511.16-0.63  1.220.59金融业0.21100.5871.05-0.7830.3129.53房地产业
-0.12
9.92
43.51
- 27.84
- 5.75
-33.59
N
.
总之,分析青海的产业现状可以发现,相对于 全国,青海的三次产业均不具有优势,其中第一、第 二
产业竞争力较弱,而在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部 门虽然存在结构优势,却缺乏竞争力优势,说明存 在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落后的现象,需要进行产业 升级。而第三产业虽然基础较差,但通过近年来的 快速发展,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应为青 海的重点发展产业,但在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部 门均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产业结构不具有 优势,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分产业部门看,青 海的优势产业为建筑业和金融业,其中建筑业结构 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均较好,具有较强的增长优势, 而金融业虽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结构优势却 不明显,作为青海的发展潜力行业,在后期发展中 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业的产业结构,提高其结构优 势。
三、"
支柱性产业
带一路”背景下青海产业 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产业转型升级的
机遇
1. 区位地位提升
青海作为一个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边远地区, 一直处于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末端,经济开放水平 低。此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战略,是青海 突破区位劣势、拓展向西开放空间的重要机遇。青 海与中亚国家的空间距离较中东部省份而言较近, 在东南沿海地区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品及中亚国 家向中东部省份输送能源方面,青海承担着不可替 代的交通枢纽功能。M 青海地处交通枢纽的中心位 置,具有加强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共建丝绸之路 经济带的区位优势。这对于青海对外开放以及对内 转型都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青海的运输、仓 储和邮政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机遇,能对青海产业转 型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2. 交通网络建设
一直以来处于边远地区的青海饱受交通网络 不完善这一瓶颈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要求之一的道路联通 对于青海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青海 的地理位置,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昂仍是制约 青海实现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因素,缺乏完善的 交通系统将阻碍青海与其他区域的连接,从而抑 制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可借助国 家的政策支持,对内,进一步升级改造省内干线,加 快运输节点枢纽建设,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 平,完善交通网络。对外,打通青海通往河西走廊张 掖、武威方向和新疆和田方向的高速运输通道,[1<)1 促进青海融人“一带一路”的主干交通网络体系之 中,使之成为贯通我国西南与西北的交通枢纽,为 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契机,推进青海不断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青海省产业布局的合理 化、产业
结构高度化。
3. 对外经贸合作扩大
经济学研究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之下,加强与沿线国家 的经济合作将迅速提升青海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地位,是青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青海有 着丰富的旅游、矿产、清洁能源、生物等资源,以及 较好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基础,积极开拓沿线国 家市场,为青海特优势企业和特产品出口寻 契机,有利于扩大青海对外经贸合作范围,从而促 进产业发展。沿线的资源互补以及经济合作为青海 的能源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太阳能的综合利 用以及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青海产业转型创造先 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会进一步促进石油化 工企业往西部聚集,使青海成为连接东西部能源运 输的重要通道,促进青海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 此同时,由于青海具有天然草场资源和农业资源, 农畜产品贸易将更加活跃,有利于促进青海现代农 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促进区域大合作 的逐步形成,促进青海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共同发 展,为青海与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绿经济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创造机遇,将 有助于推动青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4.区域产业转移加强“一带一路”将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交 流,也有助于推动产业转移与技术合作,从而推进 青海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青海的经济发展迅速, 但同时存在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
问题,相比之 下,非洲大部分国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处于工业
化初级阶段
“一
带一路”的青海和非洲国家的中部 相连接,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青海与沿线部分国家 与地区合作,实现区域间产业转移,调整青海的产 业结构。同时,青海通过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沿线 发达国家的联系,能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促进 青海对高端制造业技术的承接与发展,并利用其比 较优势,加快当地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的形成,促 进化工、有、特轻工等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新 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 术进步和产业链延伸,推动青海经济转型升级,优 化产业布局。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1.基础设施不完善
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规划中只是一 条辅道而不在主干道之上,若缺乏完善的基础设 施,青海
难以较好地融人“一带一路”倡议中,存在 被边缘化的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间接参与 区,而不是直接构成区。基础设施是经济建设的先 行官,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青 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 存在很大差距。目前青海仍面临公路网络不成熟, 部分重要铁路线路未开通,航空运输能力不足等问 题。在公路方面,兰州经西宁到拉萨、兰州经西宁到 若羌的两条高速公路尚未完全打通,沿线重要城市 缺乏有效的高速连接,省内重点工业园区、旅游资 源地等的道路建设没有跟上发展需求,公路运输效 率较低。在铁路方面,西宁到成都、西宁到昆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