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期
总第936
期
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同时党的十九
大报告指出,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
应将“一带一路”作为重点,此为我国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有力途径。
“一带一路”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
了重要机遇,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海洋经济
创新发展示范市,应创新发展海洋产业,不断强化海洋综合管控
能力,创建海洋经济强、海洋管理完善的海洋经济大市;烟台市又
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海洋强市建设进程中,应
进一步扩宽思路,针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及供需状况,围绕“引进来、走出去”
的总体方向,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烟台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底,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
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位居山东省地级市之首。2019年,烟台市实现
海洋生产总值1808亿元,位居山东省第2位。目前,烟台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列于山东省前列,共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
处,其中国家级14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10万亩,海洋牧场
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烟台市海工装备制造业优势更为明
显,产业集化发展水平较高。烟台市海洋交通运输业呈现规模
化发展。目前烟台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86亿吨,是国内第五
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
海洋文化旅游业产值超千亿元。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烟台市海水淡化能力提升较快,
莱州华电、开发区八角电厂等诸多项目投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达到7.89万吨/日,位居山
东省第二位。
由此可见,近年来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传统海洋
经济产业优势凸显,新兴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仍具潜在优势。当前
全球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的新时期,国内经济也进入了“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局面,如何进一步扩宽烟台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烟台市与沿线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经贸
合作关系。烟台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烟台海洋经济要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搭建海洋经济“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开辟海洋经济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至2017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40多个国家和组织同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深受国际社会的好评和期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其价值和意义。截至2018年,烟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项目达156个,中方投资额约19.9亿美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商贸服务、农业加工、远洋渔业等领域;共有35个沿线国家在烟台设立投资项目,累计设立外资项目698个,实际使用外资20.9亿美元。与64个沿线国家
均有贸易往来,2018年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341.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7.5%。南山铝业、喜旺食品、玲珑集团、冰轮集团等一批矿产开发、食品加工、生产制造、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走出国门,为烟台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起到良好的龙头示范作用。可见烟台市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海洋经济方面,烟台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仍有很大需要开拓的空间。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本国的海洋经济战略,如韩国提出了附近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桥”战略,旨在加强同周边国家就港口、天然气、水产品、船舶业、北极航道等海洋经济领域的合作。2018年,中国-东盟建立蓝经济伙伴关系,
围绕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针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国际海洋经济合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工作的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有了较大的前期合作基础,这对于烟台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经济的合作也是一个机遇,因此,烟台市海洋经济工作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应仔细研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洋经济战略方面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针对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特点,结合沿线国家海洋经济需求特点,适时抓住机遇并有效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促进烟台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史晓青林全杰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刘杰山东黄金金创股份有限公司
本论文为烟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
(2020YTSK-282)摘要:烟台市是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应创新发展海洋产业,加速强化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创建海洋经济强、海洋管理完善的海洋经济大市;烟台市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海洋强市建设进程中,应进一步扩宽思路,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及供需特点,围绕“引进来、走出去”的总体方向,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烟台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烟台;海洋经济;发展
134
“一带一路”倡议给烟台市港口建设带了重大的发展机遇。2014年,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几内亚UMS 公司、烟台港集团“三国四方”组建成立赢联盟,共同开发几内亚铝土矿贸易产业项目,共同打造经济便捷、具有竞争力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物流链条。2019年,烟台港海外建设项目几内亚金波港口及达圣铁路项目正式开建。“一带一路”对于烟台港口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铝土矿进口提供了便捷畅通的渠道,烟台港集团应当抓住发展新机遇,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供需特点,不断开拓海外项目建设,为烟台市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提供良好示范样本,为烟台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2.“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挑战(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支柱产业需进一步拓宽烟台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其海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产业集聚度较高、海洋装备制造业综合服务及管理能力较强,因此海洋装备制造业可以作为烟台市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首要支柱产业。但要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支柱型产业的类型可以进一步拓宽,在具有潜在优势的海洋经济产业中予以重点扶持和重点
支柱性产业培养,以增强烟台市海洋经济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海洋经济产业集化水平较低烟台市海洋经济涉及产业较为齐全,主要涉及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但目前烟台市海洋经济产业集化水平层次不一、水平较低。海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化水平相对其他产业集化水平稍高,其他优势海洋产业集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3)海洋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弱主要表现为“三少”,即海洋科研院所少、海洋科技人才少、工科类大学少。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较少,海洋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烟台市海洋经济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应该走“引进来、走出去”的总路线,海洋经济支柱型产业鼓励走出去,那么在海洋科技薄弱环节可以走“引进来”的路线。当前烟台市海洋经济科技支撑能力仍然较弱,只有加快实现科技兴海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才能够从根本上推进烟台市海洋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有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4)“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项目金融支持力度较弱“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资金成本较大、项目工程期限较长,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政府对于海洋经济相关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融资渠道畅通,才能够使项目得以顺利开展,是开拓“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因此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项目的金融支持是目前烟台市“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挑战。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烟台海洋强市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8年,海洋经济增长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国际知名的蓝人才高地、海洋科
技创新中心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6000亿元,全面建成海洋强市。在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围绕“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向,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促进烟台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多方位开拓“一带一路”支柱产业烟台市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可
将海工装备打造成为“一带一路”
重要支柱产业。另外在确立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应培育并扶持具有潜在优势的第二支柱产业,
第二支柱产业的培育可以增强烟台市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烟台市应深入分析本市海洋经济相
关产业发展特点及优劣势,有计划、
循序渐进地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产业对接,打造适应烟台经济发展特点的“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投资合作平台。
2.提高烟台市海洋经济产业集化水平进一步烟台市优势海洋经济产业的产业集化水平,在产业集化发展中政府应担当起到重要的中间协调角,协调涉
海企业海洋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要素,提升烟
台市海洋经济产业集化发展水平。当然,
烟台市产业集发展不仅局限于烟台之内,如青岛也作为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则烟台涉海企业产业化集发展的区域可予以拓宽,打破
地域限制,将海洋经济产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
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创建海洋经济产业集发展效应。3.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海洋经济强国的科技合作
与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合作过程中也应当围绕
“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向。“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部分国家缺少淡水,对于淡水的需求较强。烟台市涉海企业可依托于政府,将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技术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转移或推广,政府
则应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建设海外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对于烟台市海洋科技薄弱的环节,则可以与“
一带一路”沿线海洋经济
强国如日本、新加坡等国开展海洋科技合作。可通过推进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的方式,
促进烟台市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强化海洋科技人才的引入,
以提升烟台市海洋经济科技支撑力。另外,烟台市政府应鼓励涉海企业自主创新,加强涉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合作,
提高涉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烟台市海洋经济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4.加强对“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项目的金融支持
当前烟台市需提高海洋金融的专业化水平,构建针对“一带
一路”海洋经济合作的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平台的现代化及信息化水平,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于
“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过程,
通过现代化专项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拓宽涉海企业金融信息获得的渠道、
提高涉海企业资金融通的效率。
逐步实现多元化海洋金融融资模式。政府为鼓励涉海企业
开展“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应加大对其的财政支持,设立“一带一路”海洋经济专项基金,实现对“一带一路”海洋经济项
目的专款专用。加大对于“一带一路”
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进一步支持恒丰银行烟台分行“一企一策”差异化金融服务项目,鼓励银行业及金融企业对于“一带一路”海
洋经济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其他金融企业、证券机构等开展“一带一路”海洋金融专项业务为中小涉海企业提供资金
融通。
5.进一步推动烟台港建设
强化与日、韩港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合作,加
135
2021年3期
总第936
期
快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构建陆海一体的国际航运发展格局。鼓励烟台港与沿带、沿路国家重点港口建立战略联盟,主动对接物流链和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与大型国际物流公司签署
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贸易、建筑制造、
综合服务、金融等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促进烟台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开展相关物流、投资业务的合作,加快推进烟台港国际化进程。
加快烟台港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优化海上通航环境,
打破制约港口发展的铁路瓶颈,推进进港铁路建设,
尽快形成铁路、公路、管道“三位一体”的集疏运网络,
延伸港口腹地发展空间。鼓励港口企业沿陆上交通干线通过铁路和公路向胶东半岛和中西部货源地扩张,在港口腹地内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当地城市
建立合作联盟,开发“无水港”
和物流场站。烟台港在发展过程中应广泛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
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整合现有港口信息平台,
推进港口装卸智能化、智慧物流、港口现代管理等信息化建设;
推进航运数据中心建设,搭建区域性国际航运信息平台;
完善国际货运电子数据交换中心与数字化物流运输体系,打造国际智慧港口。
6.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依托涉海骨干企业、涉海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
建设一批示范性海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提高中高技能人才在海洋技能人才结构中的比重。支持涉海科教机构与企
业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开展人才合作教育、
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形式,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烟台各高校及驻烟科教机构围绕海洋强市建设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发展涉海工程技术学科,满足重点海洋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依托烟台涉海高职院校,完善专业结
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灵活采取
“企业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重点培养海洋生态渔业、装备制造与维修、滨海旅
游、海运物流等产业急需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积极开展海洋教育与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交流,支持驻烟科教机构与知名大学和
科研机构建立合作院校、联合实验室和研究所,
支持高水平涉海院校在烟台市建立涉海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参考文献:
[1]李宇航.我国海洋科技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19(06).
[2]王义娜.烟台市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问题研究[J].烟台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04).
[3]石建国.“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4]史晓青.“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08).
作者简介:史晓青(1985.11-),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林全杰(1977.03-),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刘杰(1986.01-),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黄金金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
采业工程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
建设研究
■孙鑫予
于善波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黑龙江省有着毗邻俄罗斯的优势地理条件,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实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有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的长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针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座谈会上指出,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实现中俄两国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战略对接的顺利开展。黑龙江省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
以建设对俄跨境合作区为契机,创新对俄合作方式,推进开放型产业新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发展构想。跨俄经济合作区在黑龙江省的建设具备了政治、经济、地域等优良条件。同时也应注重文化、经济等因素,要积极整合黑龙江的省内资源,选择潜力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
跨境经济合作区一、背景条件1.政治基础
中俄两国近些年,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国际舞台上紧密协调,真正实现了全面的战略共赢。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2009年签署了第2094号俄联邦政令,
发布“2025发展战略”。这代表着在2025年之前,俄罗斯将重点关注远东及贝加尔地区的战略发展,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其国际地位。基于我国“东北地区与俄合作规划”政策的落实,中俄两国关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已提上日程。随着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及俄罗斯经济的恢复,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合作将全面、深入地展开,合作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3日,在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重要年份,习近平强调,新时代要有新举措、新作为。双方要继续共同努力,结合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根据各自国家发展和双方合作需要,开拓创新,推动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保持积极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惠及地区及世界。
2.经济基础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首要前提是贸易的互补性和资源的富集性,在此基础上两国边境地区产生分工,进而推动两国间的贸易活动,实现中俄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作为俄罗斯的友好合作邻国,自2010年至今,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8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总计为1070.6亿美元,其增幅达到27.1%,实现历史新高。目前,中国参与的对俄规划投资项目总计有30多个,资金超过40亿美元,并且建立了中俄经济合作发展基金,总规模为1000亿美元。
13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