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1.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例证。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
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陋习”,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3.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家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 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
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 比研究过程中, 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宇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如:Mr Summers, Mrs Howard,Miss 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宇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例如,许多大学生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或过于随便;他们反而认为学生能这样做,正好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

这当然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会挨一顿骂,甚至会挨几巴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四婶”、“周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对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主要的例外是:称父母为Dad,Mom,Mu
m,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Uncle Jim(注意:一般用名字,不用姓)。就连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应当指出,Brother Joseph或 Sister Mary之类的称呼只用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中国人称呼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黄局长”、“林经理”、“马校长”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 杰克逊经理),Principal Morris(莫里斯校长)。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 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和 Mayor——,但往往只称Governor或Mayor,省去其名;Professor一词也有类似用法。

应该指出,对军官的称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所不同。在汉语中用姓加职务,如“陈司令”、“郝团长”、“梁排长”等。在英语中则用姓加军衔,不用另加职务,如可以说 Captain Johnson(约翰逊上尉),却不说company Commander Johnson(约翰逊连长);可以说
Admiral Benjamin(本杰明海军上将),却不说Fleet Commander Benjamin(本杰明舰队司令官)。

汉语作品译成英语时,常常将某些称呼直译成英语词,如把“爷爷”译成Grandpa,“姑姑”译成Annti,“嫂子”译成Sister-in-law,讲英语的人听起来不顺耳,实际上也不完全对应。有些人用英语写中国的事情时,用这些称呼使文字带有中彩,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有些称呼使人为难。例如,如何称呼教师,就一直是个问题,是直接叫Teacher 老师),还是叫Teacher Zhang(张老师)?这两种叫法都不符合英语习惯。称老师为 Comrade(同志)或Comrade Li(李同志),合适吗?Comrade一词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不大用。如果让中小学生就按英语习惯,称教师为 Mr Wang(王先生) Mrs Yang(杨太太)或 Miss Fei(费小),中国人又觉得有些刺耳。

再有就是“师傅”、“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等称呼。把师傅”译成master,就带有“主仆关系”的味道,不是目前汉语“师傅”二字所表达的意思。更难办的是,原来“师傅”只用来称呼老手艺人、工人、厨师汽车司机等。现在却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称呼,不问职业,不分男女,
都可以称“师傅”。把“解放军叔叔”译成P.L.A.Uncle,把“警察叔叔”译成Uncle Policeman都不妥。第一,很多外国人不知道P.L.A.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在西方,军队和警察与人民的关系不象在中国这样亲密,不明白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叔叔”。

还有一种现象也很有趣。英语中没有一个笼统的称呼用来引起陌生人或不知姓名的人注意。汉语则很方便,用“同志”就可以了,现在更时髦的是叫“师傅”。碰到这种情况要用英语时怎么办?这要根据情况而定。按英语习惯,有时可以说 Excuse me, Pardon me, I say there(英国英语)等用语,显得比较客气。有时说Hey;或 Here;或 you,there等用语,但不大客气。实际上,人们常常不用任何称呼,不用任何语言,就靠清清嗓子,或随便哼一声,或做个手势,以引起对方注意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来源:新浪网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 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居首位。[3](P30) 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而非用他们的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 Green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4](P53)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 [5](P30) 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6](P30)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 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只带,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 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7](P97) 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
 
命名 [习俗] 小孩的名字就和小孩刚出生时想知道他的性别一样的令人在意。而取名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名字的好坏会影响他今后的一切。而一般在取好名字后,会由长辈以一定的格式书写于纸上供于神坛前。
生产通知信的写法 [习俗] 写生产通知信目的和打电话通知消息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通知大家小婴儿已出生了。所用的信件与过年时一样,使用印刷的名信片即可。一般来说是于小婴儿出生后约1~2周间寄出。此生产通知信是由父母亲来写内容,而大致上是写出生时间、出生时的状、小孩性别、出生日期、小孩的健康情形、体重、与父母亲的样貌是否相合等资料。
庆贺生产的祝贺语 [习俗] 收到亲朋好友来信告知生产的消息,写些祝贺的话回信是一礼貌上的行事。在此无制式的规定,因此只要适切的表达欢喜之意即可。而在话语上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沉」、「回」、「去」等意或与「死」同音的字。此外,如果当面见到小婴儿的话,只要率直的表达可爱即可,注意别称赞过头免得有反效果。
庆贺生产赠礼 [习俗] 一般来说庆贺生产所送的祝贺礼大多以小婴儿能使用的东西为主。而在送小婴儿能用的东西时,要注意的地方是这东西最好能使用约一年的时间。为了能更符
合小婴儿的需要,送礼前先寻问其父母也是可以的,必要时包现金礼或百货公司礼券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送庆贺生产赠礼除了庆贺小婴儿的诞生外,也必需考量到母亲,适切的送些吃的或是往后照顾小婴儿的必需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夜及第五夜 [习俗] 第三夜及第五夜就是指产后第三天及第五天的时候,以前都会和第七夜时一样盛大的庆祝,最早以前是平安朝时贵族的庆祝活动,现在则几乎都已不举行了。一般而言,产妇于第三天起身体及精神就开始恢复状况,此时即可开始对帮助生产的医生、护士等表达感谢之意,通常会有送一些和果子及果汁的习俗。第五夜在以前的时候,也是与第三夜一样会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庆祝孩子的诞生及成长。
七夜 [习俗] 所谓的七夜是为庆祝产后已第七天,直到现在也还广泛的在庆祝着。这天也是为祈福孩子健康成长的日子,大多数的地方会在这天的庆祝会上公布孩子的名字,而慢慢成为习惯后,七夜这天也成为取孩子名的期限。
七夜庆贺法 [习俗] 七夜的庆祝方法有很多种,依据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如果想要实在的庆祝的话,寻问父母亲及地方长老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各地会有些许不同的习俗,但是全国皆相同且相当重要的共同习俗就是一定会邀请近亲好友,参加所准备的和风
宴。而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油饭及带头尾的烤鱼。需盛上带头尾的烤鱼是取其首尾一贯的祝福之意,一般是使用鲷鱼。此外也有使用具诞生成长意谓的鱼种。
神社参拜miss a fei [习俗] 神社参拜除了是孩子七五三时的重要行事外,孩子刚出生时到神社参拜感谢氏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男孩出生后第31天、女孩出生后第32天就要到神社参拜。此时会由祖父母抱着穿著正式服饰的刚出生婴孩再由同样穿著正式和服的父母陪同到神社参拜
ZOME [习俗] 此为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所谓的箸就是筷子,ZOME则是带有开始的意味。此习俗根据地方的不同,举行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是在孩子出生后第100天或者第120天时举行。这时小孩子当然还不会自己吃东西,只是会准备一些鲷鱼、吸物、腌梅干等食品象征性的使用筷子吃,来表达祝福的意味。
初节句的赠物及回礼 [习俗] 所谓的节句是指日本一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个民俗节庆。而出节句就是孩子第一次遇到属于自己的节日。以前在赠礼上,女孩子方面会赠送雏形娃娃,男孩方面则会赠送武者人形,现在则赠送些实用性高的礼物为多。至于回礼方面,其实不必太刻意,一般而言,女生的情况是回以菱饼、雏形娃
娃,男孩则回以柏饼或油饭,不管如何只要有感谢的诚心即可。
七五三服装 [习俗] 七五三的仪式对小朋友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服装也应相当的正式。此时,女生会穿著振袖和服,男生则是穿著纹付、羽织、裤裙式的和服。但是现在七五三的服装已不若以往那么的制式了,有时会出现一些奇装异服的现象,但是不管如何穿著,其仪式的重要性及所要祈求的重点还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