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梳理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创办过程
(1)1980年,深圳、 、 、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重要影响:
特区在发展 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85年以后,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 。
(3)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 。
2.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所建立的_ ,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 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1990年,我国以 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 。
3.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 、 、 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点突破
1.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导致中国的经济、科技、管理水平、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明显落伍于世界,而当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因此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以期与时俱进。
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拨乱反正并制订大政方针是政治条件;东南沿海多侨乡、侨胞
是历史因素;优良港湾众多,毗邻港澳台是地理优势;国家给予的特殊条件则是政策保障。
2.浦东的开发、开放的方式和成就
原因:从地理条件上看,浦东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一江之隔;从历史角度上看:上海有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
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从政治上看,浦东位于长江龙头上海,其开发可以带动上海、长江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方式:浦东开发开放以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优良环境与优惠政策为前提保障。
成就:1990——1999年,其地区生产总值翻了将近四番,成为上海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其增长令世界瞩目。
[典例解析]
换例1(09年上海卷)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解析:考查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难度较大。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民族振兴是民族崛起的基础。答案:C。
例2(09年广东卷B)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
(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制订了哪些纲领和政策?(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
(2)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资产阶级:平均地权。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第(1)问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中国近代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的阶级主要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再联系学过的基本知识就不难得出农民阶级主要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实业救国,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与第(1)问一样是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只要考生列举出上述三个阶级的所提出的革命纲领即可。现代史主要是涉及建国后的土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等甚至可以回答农业税取消。
第(3)问仍然比较简单是考查考生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结合所学不难得出答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例3. 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研究、理解能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发展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A、B、D三项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答案:C
例4.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
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从“特区”概念的内涵入手考虑,“特区”“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它在政治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央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特区”的含义即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
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这就打破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 A.
例5.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D、上海浦东
解析: 上海浦东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故有如此盛誉。答案: D.
例6.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分析历史问题能力。: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A、B、C三个选项都片面的强调了外因,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D
例7.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7亿美元,2003年已达到4033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的事实表明我国()
A、出口商品竞争能力增强 B、进口商品数量明显下降
C、已经成为主要的债权国 D、对外支付能力越来越小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分析史料的能力。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的事实说明我国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出口商品竞争能力增强。B、D两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我国进口商品数量越来越多,对外支付能力越来越大,C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答案:A。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B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
2、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C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
3、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是中国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
B、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C、经济特区的设置带来了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D、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为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请阅读下列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从图中选出最早设置经济特区的省( ) D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5.(2008宁夏文综)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B
A.毗临港澳 B.政策决策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6.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特”在 B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不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