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导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梳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知识梳理】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考查的范围有:词性、词义轻重、感情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所考词语,绝大多数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考查的要点是常用易混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常用易混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的辨析运用;词语辨析与选用的原则是“词不离句”,要先理解语境意义再关注词语意义。
一、词语的辨析角度
1.词义轻重不同。
例如:“称道”和“称奇”,前者是称述、称赞,后者是称赞奇妙。可见“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目前”和“日前”,前者指说话的时候,后者指几天前。由此可见“日前”的时间范围更大。
3.搭配的习惯不同。
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
4.语体彩不同。
例如:“该”和“本”,前者是指示词,多用于公文,后者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5.感情彩不同。
例如:“臆造”和“编造”,前者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后者的意思: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象创造(故事);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
6.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例如:“衣服”和“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二、感情彩与语体彩
1.按词语的感情彩分,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
2.按词语的语体彩分,词语有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科学术语之分。口语,通俗易懂,适合谈话时用;书面语,庄重、文雅,适用于书面表达或正规、庄重的场合;文学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科学术语,讲究简明、准确、严密。
三、常见的关联词
1.并列关系:
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有的……有的”“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
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例:“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支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这种句子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会用上“于是”“先……再……最后……”。
3.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仅……而且……”“不但……还……”“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4.转折关系:
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可是”“但是”“却”。
5.选择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关联词语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还是……”“要么……要么……”。
6.因果关系:
富丽堂皇的意思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假设关系:
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要是……就……”“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8.条件关系:
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四、成语误用的类型
1.褒贬不分。
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选择彩鲜明的成语,不能混淆其彩界限,否则,就会犯感情彩不当的错误。
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2.轻重不分。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明显大词小用。)
3.望文生义。
成语往往是由典故总结引申而来,当我们不知道这些典故或者由来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直接通过字面意思来解读成语。
如:“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句中成语“叹为观止”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句中是感叹、惊讶的意思。
4.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如:“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用在这里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5.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如:“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彩不当。
6.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的语义,就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7.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所以“相濡以沫”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相吻合。
8.表意重复。
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很容易犯语义重复的错误。
如:那感人的场面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印象非常深刻。句中的“记忆犹新”本就是还记得非常清楚,印象很深刻的意思,与后面的“印象非常深刻”一词在意思上有重复,可将“印象非常深刻”删去。
五、关联词语误用
1.关联词语错用。
关联词语错用,是指根据句子的意思,本来该用某一个关联词语,却错用了另一个关联词语,造成了关联词语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一般都是成对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一般情况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通顺,意思不清楚。
4.关联词语残缺或赘余。
有时,关联词语不必用却滥用,就会使句子显得啰唆生硬,甚至不能准确地表达语意。
六、词语的辨析方法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感情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
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对点专练】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文天祥威武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朴素的报国心,伴随一生的选择。为人民服务,则是一生的信仰!他具有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C.端午节,龙城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濑溪河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庄子一直历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
A.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在该句中是为了形容文天祥的精神永垂不朽,所以使用恰当;
B.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在该句中形容吴孟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以形容得当;
C.有误,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在这里是用来形容比赛的“龙舟”应该形容它们速度之快,而不应该说“龙舟”来往频繁,所以使用错误;
D.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在句中是形容庄子简单朴素,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的样子,所以形容得当;
2.下面的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没人在意那棵长在古树之旁微不足道(A)的小草。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B)了,小怎能不顶礼膜拜(C)?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富丽堂皇(D)的古树旁边,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