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论文
人文社科类论文
人文社科类论文【1】
论历史剧中的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一一以《甄燎传》为例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迅速,随着人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
甚至有专家将它定为平民百姓的“第四餐”,成为老百姓们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电视剧种类繁多,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拥有一批数量庞大的追剧体。
真实性和虚构性是影视艺术的两个特殊属性,两者虽然有着矛盾的一面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历史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的电视历史剧中也包含着对于当代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百姓情感和历史意识的思考。
从经济学中我们认识到,生产总是源于需求,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同,社会价值观不同,社会以及个人的主要矛盾关注点也不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期特征,但是不管这些特征怎样的不同,它们都有着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意义。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很容易的认识了历史剧作者和历史学家的区别。
历史剧创作者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质、历史人物的塑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为动力,不断地推动整个现实社会发展。
满足在历史时空中的现实诉求心理,因而历史剧成为社会文化热潮的积极参与者。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研究
(一)历史准确的真实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如果要严格地写历史戏,那就不能不受历史的约束。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有自由去创造人物和设计故事情节,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叫戏,就变成了历史。
历史作者不能强求艺术与历史完全一致,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基本事实,还是要有较高的史实准确性。
根据本次使用用问卷网所做的关于“观众观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总计295人中,有37.29%的参与调查者有把历史剧的虚构情节当作正史的经历,
这个数据表明历史剧正作为受众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历史剧传播真实准确的历史的重要性十分重大。
(二)艺术创作的虚构
历史剧既不是历史学著作,也不是史料的堆积,史料堆积得再多再精确也不是艺术,于是,
历史剧的创作少不了艺术的加工,艺术创作的对其的加工又免不了添加虚构成分。
优秀的历史剧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创作上,它往往并不拘泥于历史,如果完全复制历史,那它就变成了历史教科书。
观众爱看历史剧,大多喜欢的是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缠绵浪漫的爱情、不为人知的奇闻野史,单纯喜欢纪录片式历史剧的非常少。
艺术创作就像炒菜时的调料,没有它,此剧寡淡无味,如果太多了,也让观众难以下口。
近几年,掀起了历史剧热潮,众多历史题材电视剧赢得了极佳收视率,导致历史剧制作泛滥,质量严重下降。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历史准确和艺术创作都是历史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属性,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矛盾的对立性,也有着相互依赖的统一性。
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两者的关系,下文就将以《甄娟传》为例以辩证的方法结合历
史题材电视剧的特殊性去科学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电视剧《甄嫌传》相关介绍
电视剧《后宫甄娟传》(后简称《甄娟传》)改编自流微紫所著的同名小说。
由郑晓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
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
原著是一本以宫斗和爱情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其故事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周”,也就是说整个小说内容都是作者杜撰的,不涉及任何历史任务和事件。
但电视剧创作团队将其改编成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故事搬上电视荧幕,于是这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历史剧。
由于此剧在历史剧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和影响力,所以以此剧为例来分析历史剧中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二)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对立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题材电视剧却是主观创作的。
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很难做到客观,而是带有某种个人的感情彩,或是借古讽今的古为今用,或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对历史真实的遵从上创作者也都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在电视剧《甄娟传》中对于华妃的塑造就大量的使用了虚构,历史上并无华妃此人,剧中被称为年羹尧妹妹的华妃实为年妃,而且还是个柔弱的女子,
蔡少芬 为人和蔼,不像《甄娟传》里的华妃那样要强,历史上的年妃生育有三个皇子和一个皇女,不过全都夭折了,华妃因为身体日渐虚弱而去世,并且直至逝世前深受雍正皇帝的宠爱。
电视剧虚构了皇帝赐给华妃“欢宜香”使华妃不孕、华妃在后宫侍宠为傲且具有蛮横霸道的性格等,使得历史真实人物年妃的人生轨迹面目全非了。
虽然我们能够从这种虚构中明显看出作者突出甄娟善良、聪慧的意图,但是这种虚构却实实在在的与真实历史产生了矛盾。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历史真实是存在着矛盾性的,在对华妃的描写中,虚构的情节必然会影响真实情节的再现,可谓是此消彼长。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统一性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矛盾性固然存在,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性质。
还是以《甄娟传》中对年羹尧妹妹的描写为例,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有较多的史料记载。
但是在电视剧中,年羹尧妹妹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篡改了,而这种篡改就造成了真实}h}与虚构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就是达到真实性与虚构性完美统一的关键点。
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以虚构的创作手法尽量地去表现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展现出真实的历史社会风貌。
虚构是必须的,但却也是有限制的。
在电视剧中,情节安排、气氛渲染、局部细节、性格刻画等方面的虚构可以提升电视剧的艺术品味和故事情节,但是在历史人物塑造、历史事件描述以及历史细节展现等方面的虚构则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做到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完美统一。
四、结论
优秀的历史剧应该是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完美统一,偏一不可。
历史剧的创作者应该看到,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
前者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甄别历史材料,力求从大局到细枝末节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面目;后者则要求在不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艺术的形式尽可能真实
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所以,对于历史剧这一较特殊的影视剧在创作时,可遵循“大事实,小事虚”的原则,通过准确的历史事实和虚构的艺术创作两者有机结合塑造人物形象,
呈现历史事件,表现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中国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剧作品。
试论《布伦迪巴》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人文社科类论文【2】
惠山泥人的原材料与技艺的革新
制约惠山泥人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其材质难以长久保存,这也导致了惠山泥人在艺术金融产业中无法如法炮制宜兴紫砂壶的模式,而艺术品的存放年限直接决定了艺术品的升值空间,人们购买艺术品第一是为了把玩,第二是为了流传子孙,增强升值空间。
即使艺术价值再高,如果不能长期存放势必是昙花一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