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 4 -2019年第4期 总第71期
社交媒体头像的分类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探析
——以头像为例
牛  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摘要]  根据性别、年龄并参考学历、职业因素,选取了8位访谈对象,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辅以文献分析法与参与式观察法对其头像进行观察、求证、交流后,归纳出头像大致可分为自我激励、优点放大、个人兴趣与情感宣泄四类,背后折射出精神偶像、印象管理、自我认同、内心释放等心理因素,影响了用户对头像的选择与使用。
[关键词]  社交媒体;头像;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04-0004-03
“社交媒体”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对英文词组“social media”的翻译,而关于 social media的定义,被引用最多的要属Kaplan Andreas M.和Haenlein Michael 的“Social media is a group of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s that buil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s of Web 2.0, and that allow the creation and exchange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①很显然,在这则定义中,他们强调了社交媒体是Web 2.0的产物,以及通过社交媒体用户原创内容(UGC)得以产生。
一、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为了更好地对头像这一话题进行梳理、研究,笔者首先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查、阅读了大量关于社交媒体头像的相关文献,其中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等成为本文主要参考的理论框架。
第二,深度访谈法。鉴于头像的设置、选择与应用属于用户即“人”的行为,本文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具体运用深度访谈法进行操作。根据男女比例相当,且选取对象涉及10~19岁、20~29岁、30~39岁以及4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的原则,并且兼顾其职业与学历的分散性,笔者最终选取了8位访谈对象(见表1),对其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了解其头像的选取、使用、评价情况,并根据访谈资料结合相关理论框架进行其背后的心理学 探析。
表1  访谈对象
编号性别年龄段学历职业
1
10~19初中初中生220~29本科银行职员
330~39研究生公务员
440~49高中工人
5
为什么换不了头像
10~19高中高中生620~29研究生研究生在读
730~39本科公司职员
840~49初中个体户
第三,参与式观察法。为了便于笔者对所选8位访谈对象的头像使用、变换情况进行提前了解,笔者对其头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参与式观察,获取并记录自然状态下用户使用头像的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二、头像分类及心理因素探析
根据笔者对所选取的8位访谈对象的头像进行观察、求证、交流后,归纳出其头像的选择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自我激励类
“我现在这个头像是我最喜欢的美剧《纸牌屋》里面的一个人物形象,我很敬佩他,他的名言是‘不做猎人便为猎物’,这种勇于掌握自己命运的精神很吸引我。我把它设成头像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我觉得它可以激励我,外化带动内化,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被
[作者简介]  牛爽(1995-),女,北京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