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制造业市场,各家企业都希望脱颖⽽出,保持屹⽴不倒的位置,因此便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平,这确实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帮助不少企业抓住了消费者的⼼。但是,在我们做这些努⼒的同时,另外⼀个问题渐渐浮出⽔⾯,那就是质量成本的问题,如果成本控制没有做好,那么便不会得到如期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如何做好质量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称质量费⽤,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平上所需的有关费⽤。
质量成本⽀出可以分为三⽅⾯:预防性⽀出、评估性⽀出和补救性⽀出。
预防性⽀出:预防性⽀出是企业的计划性⽀出,专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产与运输。预防性⽀出项⽬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作、质量管理⼈员投⼊、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出:评估性⽀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检查、监测或评估的⽀出。这类⽀出项⽬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员薪⾦、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告。
补救性⽀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付补救性⽀出。补救性⽀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出与外部补救⽀出。
内部补救⽀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出,涉及的⽅⾯包括废品、返⼯、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外部补救⽀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出,包括的项⽬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核⼼是强调提⾼⼈的⼯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达到全⾯提⾼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的。从事后检查和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理结果转变为控制过程因素,以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法,寻出影响质量的诸多因素,使⽣产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对于企业来说,应该从何⼊⼿来建⽴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制?
01
⾸先,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产经营特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体制建设活动,号召和引导全体职⼯及有关部门同⼼协⼒,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建⽴起由产品的研究
设计、⽣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构成的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最合理的⼿段⽣产出⽤户满意的产品。
02
企业需要制定切实可⾏的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质量成本核算是通过依靠建⽴台帐和表格进⾏搜集资料与统计执⾏情况,然后以统计核算⽅法进⾏核算、分析和反馈,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出来。
03
企业需要明确质量成本核算内容及开⽀范围。质量成本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个部分。确定质量成本范围是进⾏成本核算的关键。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设置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这四个核算科⽬,并且要相应地设置⼀些⼆级明细核算科⽬,以确定其开⽀范围。
04
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产特点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执⾏,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和质量成本控制⽬标的实现。通过分析和反馈使领导对本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到⼼中有数,使单位的经营管理有⽬标,使企业职⼯都能看到⾃⼰的⼯作与产品质量、产
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的控制、分析。
营管理有⽬标,使企业职⼯都能看到⾃⼰的⼯作与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的控制、分析。
05
⽆疑就是加强员⼯培训,提⾼素质。有了健全的制度与政策,当然就需要负责任的⼈来实施。企业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使质量成本管理⾏之有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的教育和培训,提⾼员⼯思想⽔平与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实⾏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留住⼈才。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核⼼竞争⼒,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套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保持⾃⾝的独特性和实⽤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出。要想做到对全局的宏观调控,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化,绝⾮易事,也是我国企业都需要思考的功课,我们要正确认识⾃⾝的不⾜之处,基于宏观、微观的理论实践,利⽤各种现代管理技术,使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改进并有效地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