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
行业背景研究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痛点及发展建议
行业格局及前景趋势
洋酒行业定义
洋酒是所有进口酒类的统称,包括进口烈酒、进口啤酒、进口葡萄酒等。为与进口啤酒、葡萄酒等区分,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进口烈酒,包括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荷兰金酒和龙舌兰酒等。部分以上述酒类作为基酒的配制酒,如利口酒、预调酒和鸡尾酒等也
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洋酒根据生产工艺可分为蒸馏酒和配制酒。蒸馏酒指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荷兰金酒和龙舌兰酒等通过蒸馏方式得到的品类。配制酒(调和酒)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一种或多种酒精炼或综合再制所得的酒类,包括利口酒、英国金酒,或以其他烈酒为基酒,加入果汁、牛奶、糖等其他材料,搅拌或摇晃后形成的酒类,如预调酒和鸡尾酒等。中国洋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国际洋酒巨头的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覆盖了中国消费者大多数洋酒消费需求。
Q1Q2
进口牛奶品牌Q3Q4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94年)
早在19世纪末,中国就大量进口洋酒,主要供应在华居住的外国体消费。洋酒在近现代的发展可分为2个阶段,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前,受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冲击,洋酒在上海、广州、香港、台北等城市开设的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推广。1929年后,南京政府收回中国关税自主权并提高进口洋酒关税,进口洋酒市场受阻,洋酒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受计划经济影响,中国洋酒的生产、进口和消费基本陷入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洋酒在中国恢复发展。起步阶段(1995-2012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洋酒市场需求被迅速激活,但洋酒市场的供应和消费主要局限于高收入或政商体。直至1995年,在当时23个国家部委联合提出“今后公宴不喝白酒改喝果酒”的倡导后,洋酒行业才正式进入起步期。2000-2012年间,中国洋酒生产规模有所提升,主流葡萄酒厂陆续研发白兰地产品,但中国本土生产的洋酒市场竞争力极弱。
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2012年起,中共中央陆续颁布“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逐渐加强对不合理三公消费和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洋酒作为高档消费品和礼品受到较大影响。人头马等高端洋酒品牌在华销售额下滑均达到10%-30%之间。为应对高端产品线销量下滑的情况,洋酒品牌加快在中国市场
推广中低端产品线的进度,但洋酒市场整体规模在2014、2015年仅维持6%-8%的个位数增长。2016年起,在消费升级和新零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洋酒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此外,面对日益增长的青年体和低端市场需求,传统酒厂加大低端产品的营销投入,对中低端市场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