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个人资料
一、 个人简历
珠海大学张耀辉,男,1961年4月出生于辽宁阜新,性格直爽、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富于探索精神。
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电气工程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2003任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6月始任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和产业经济学研究所教授。
2000年以来,出版了学术著作6部、教材4套和论文40余篇,对产业创新、产业组织演变有独到的研究。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务院侨办项目、广东省软科学课题七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以及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从2000年起,在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支持下开展创业教育,倡导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以知识经营、体验教育和教育孵化器等为理论基础,主持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
教学规划,并在汕头大学和暨南大学创立了创业实验室;2003年在暨南大学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面向海内外开放;主持《产业经济与创业》电子杂志(www.51start)。
二、名师心得
许多年以来,什么是真正中国需要的教育?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2000年当我接受了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后,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变迁推进着这个社会,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是当代的中国企业家,然而,这些经历过磨难形成的社会精英将在未来20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我们正在教育着的年青的大学生们,这些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的学生能够在未来成为让中国富强的中流砥柱吗?创业教育会因此成为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西方创业教育已经有50多年历史,近五年人们公认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创业教育得到快速普及,而我国创业教育还没得到重视和开展。以经济学为基础,以大忠大义为道德观,以创新训练为手段,推动同学立足于长期准备参加创业实践,用少数人去带动多数人的实验室教育、孵化器培养、公选课教育和网上教育四个层次全面推进。每周一至四晚上8点,当我准时出现的实验室门口时,一同学按事先预约的次序进行创业讨论和问题咨询时,当
经济学实验室的同学们探讨国内外经济学峰会尖端问题、猜测谁会获得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一个教育工作者幸福感和成功油然而生。“这才是我的人生”。
三、名师寄语
中国需要进步,社会需要精英,大学生当仁不让。有人问,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我的回答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在入学后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只有创业才能创造财富、让国家富强、才能体现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如果在发现机会、创业实践中失败了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不具备这个素质,那么你不会后悔,因为这样做你给你自己一个机会,你试过了,你已经进行过对自己的甄别了。而这个真正意义的实践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比你在课本上得到的多得多,你会更加珍视时光。
四、名师名言
属于自己的世界是用行动争取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因此要对社会负责;从事创业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有效率用品和劳务去解放全人类;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问”是所有思想和实践的起点。
五、所属学科、学校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目前全国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615.4亩,学校设有20个学院,44个系,80个研究机构和71个实验室,61个本科专业,13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5个博士招生专业。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源于1963年由我国著名工业经济学家黄德鸿教授领衔建立的工业经济专业,产业经济学博士点是1986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华南地区第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点。该学科所依托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具有学科齐全、力量雄厚的特点;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同时这两个一级学科均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产业经济学学科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6年暨南大学进入了国家“211工程”的行列后,又把产业经济学作为学校的七个重点项目之一,并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2年上半年,产业经济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目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科是华南唯一和全国仅有的几个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
附:                  一位同学的答辩谢辞
作者本科在读期间,得到了导师张耀辉先生的精心指导。张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一股暖意细水长流,源自内心而又淌遍全身,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我恨我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淋漓尽致地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好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化作一道虔诚的祝福:愿导师合家欢乐,一生平安。同时,也将祝福送给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师长。
-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