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离散分布案例
通常说到“人格”,我们首先想到的形容词都是“独立”,第一印象也是不受外部世界束缚、具有内在完整性的自主个体,但事实上“人格”(personhood)在拉丁文里的词源persona本意为“面具”,按照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的说法,“人格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规则”。北京OCAT研究中心的此次展试图通过“离散分布”与“亲密无间”两个看似矛盾的关键词讨论在信息流通扁平化、“公共领域”弥散的当下“人格”所具备的新的流动性。
杰瑞米·戴乐,《记忆桶》,2003,数码录像,时长28分39秒.
杰瑞米·戴乐(Jeremy Deller)的纪录影像《记忆桶》(Memory Bucket,2003)探访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两处地点——饱受大卫教派活动困扰的韦科镇、乔治·布什(George Bush)的故乡克劳福德。前者因发生严重的组织暴力犯罪事件而屡被报道,后者因政客的外交需求一度被打造成“西部白宫”。丰富的新闻档案与艺术家用现场采访构成的个人叙事在拼贴并置中形成对比,更凸显了被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种族身份等因素定义和割裂的个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得不困于媒体报道的表象与当事人亲身经历的强烈反差中。而居住在武汉的艺术家组合李郁+刘波同样以“记录”的方式,根据新闻事件搭建日常生活的场景,看
似用高清黑白录像呈现的“社会新闻”并不以还原为目的,荒诞的“现场”仿佛在主动要求被质疑,与《记忆桶》里的艺术家再创作形成呼应关系。
“人格特征”具有代际传递的属性,从这个角度看,展览中的另一些作品提出的问题更靠近个体经验:在后全球化语境中,亲密关系是否只囿于传统的家庭或血缘?本来由基因相连的人们是否也可以有与传统家庭关系不同的相互理解的渠道?袁中天的短片《亲近更近》(2020-2021)通过与母亲王清丽谈论后者在1994年创作、现已佚失的《泸沽湖组画》袒露了母子间看似难以弥合的裂缝。但与此同时,母亲的记忆以文献图像组成了“证据”,而儿子则借助看过的经典绘画中的风景建立起对泸沽湖的想象,基于同一现实存在(泸沽湖是双方采风的地点,也是旅游消费胜地)而产生的图片分属母子两人,在作品中却被碎片化分解并持续拼贴着,形成了新的弥合。
夏洛特·拉果,《艺术留在我心中的缺口》,2015,单频高清录像,时长9分29秒.
夏洛特·拉果(Charlotte Lagro)的短片《艺术留在我心中的缺口》(The Art-shaped Hole in My Heart,2015)同样围绕一个现实的存在——一台艺术家在美国缅因州斯科希甘地区驻留时看到的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冰箱。这台与周围环境看起来格格不入的冰箱让不止一位
驻留艺术家感到过困惑——加里·希尔(Gary Hill)留下的声音档案就抱怨过这台冰箱的噪音干扰了该地区的宁静,有鉴于此,拉果邀请西斯特·盖茨(Theater Gates)、瑞安·特雷卡丁(Ryan Trecartin)等同行艺术家就这台冰箱展开了诸多描述和讨论,在她的记录和剪辑下,艺术家们的评价中没有任何援引艺术史的踪迹,而这个家居环境中再普通不过的电器也将艺术界的“同行们”带入了如同家人般亲密的关系中。说到底,“离散分布下的亲密无间”也许仍然需要以人的需求和欲望为本,如同袁中天母亲对泸沽河的回忆那样:“亲密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我需要首先感到我是鲜活的。”
gary事件是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