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节气歌》总结了大自然时间的奥义,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大结束时间古代《诗经·七月》、《夏小正》、《月令》等文献记载了关于物候和农时的原始形态节气制度,直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系统已经基本定型。节气制度源于原始的物候记时制度,逐渐演变为规范统一的太阳历制度,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深刻影响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代表作。
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
申遗不是为了好听的名头,而是为了对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如何履约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表示,在文化部、农业部等部委的领导和相关机构、社区、体的协同下,于2014年成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未来,各方将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对“二十四节气”开展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定期组织“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培训普及相关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促进代际传承,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为不同学生年龄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节气知识竞赛、专题征文、演讲比赛和时令故事摄影等。中国农业博物馆也将计划举办“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并在大、中、小学及相关社区巡回展出,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该项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十四节气——大自然时间的奥义
文/《经济》杂志社文化金融研究院  撒厚敏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