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目标,已经广为教师所认知和接受。在教师的言谈中、教学设计中,“四基”“四能”“三会”也是出现频次很高的词汇。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确是更重要的事情。
知行合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感悟数字会说话的好玩、神奇以及应用数学的魅力”,这是刘伟男老师在这篇教学设计中设定的目标之一。这样的表述,我们似乎可以在很多教学设计中看到,尤其是“兴趣”“好玩”“魅力”等字眼,更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追求的,然而,这些字眼也常常被人们“诟病”,因为总是浮于表面,像是贴标签,无法深入。
读罢《编码的妙用》一课的前思后想和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能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兴趣是如何被激发的,学生在活动中是如何“玩”数学的,学生是如何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以及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力量的。
怎么看出学生是充满兴趣的呢?一是,学生观看了视频《阿布辛贝的迁移》,那感受应该是生动的,相信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二是,学生观看视频并在教师启发下,提出了几个问题后,刘老师概括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这切下来的一千多块石头堆放在一起,怎样处理才能不混淆?”学生思考后拒绝了直接观看视频,而是希望“先自己想”,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投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兴趣。这样的兴趣是我们期待的兴趣,需要激发的兴趣,是学生能够持续地开展探究活动的动力。因此,“兴趣”不仅仅是学生对热闹场面的好奇,还应该有进一步探究的想法与愿望,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领。
玩是游戏,是有趣的活动。“玩”数学,就是有兴趣地开展数学活动。刘老师的课上,学生的活动是有趣的、生动的,也富有数学的味道——有序思考、简洁表达,“数字编码”这一主题所要体现的思想方法在活动中慢慢展开。纵观这节课的活动部分,我们看到:学生先是思维层面的活动,如何搬迁巨物?模型尝试—画图复原—编号拼接,在讨论中联系上已有的知识,并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将已有的知识加以运用。从化整体为部分的“分区编码”到更加有序简洁的“化繁为简”,思维的火花从动手编码的过程中迸溅出来。学生通过运用升华了知识,积累了活动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再次回顾学号、身份证乃至更多身边的例子时,数学的魅力也就慢慢在学生心中显现出来。
一位教师在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好的观念和意识、理解学科本质,拥有必备的知识,同时,能够努力去实践,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这就是“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样子了。
在刘老师的“课后明辨”中,我们看到了她较为深刻的反思,她“想清楚”的方面和“尚未想清楚”的地方,她希望她的学生能够拥有“勤思善问”的品质,而教师本身也在力行之,这也是知行合一的又一种体现。
我们还能看到,在年轻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有前辈的指点、引领,有良好学校环境的滋养,这都是造就一位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我们期待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
(刘晓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邮编:100048)
知行合一能致远
刘晓玫
35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