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
摘要: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有自己的知行观,他们在认识上各有千秋,不尽相同。生活于明朝中期的王守仁看到朝廷政治腐败,宦官专权,道德沦丧,程朱理学的僵化,社会风气的凋敝,在经历了守仁格竹和龙场悟道等崎岖的人生经历后,独树一帜首创了知行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要求人们做到言行一致,把知行统一起来,并积极倡导力行。王守仁创建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教育儿童方面更是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后代借鉴和学习的观点。
关键词:知行合一;背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b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85-01
一、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形成的背景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生活中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萌生出来的。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大范围的兼并土地,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当时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科举的影响,学生都用心于记诵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都已经不是“明人伦”的教育内容了。王守仁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行分离,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反对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进一步提出,当时之所以会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除去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外,士大夫们所奉行的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把知、行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当产生不善之念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去实施这种不善之念,但是也无法去禁止。
二、王守仁知行合一理论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王阳明知行合一就是反对知行分作两件事。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王阳明所讲主意是指建议、指导、统御,工夫是践行躬行。躬行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知的指导,同样“知”离不开“行”。正所谓一个“知”在,必
有一个“行”在;一个“行”在,必有一个“知”在,知与行相互融为一体。如果“知”离开了“行”就是陷入了“悬空思索”之中,如果“行”离开了“知”的指导就会陷入“冥行妄作”之中,正因为当时社会存在这么两种人,王阳明才为补救时弊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主要针对朱子“知先行后”之说而言。因此,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行”在“知”中起到磨练作用,知行之问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按照王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知而必行,行而必知:王阳明反对程朱“知先行后”之说,就是私欲隔断,进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知与行相脱节。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而必行,行而必知。以至睢精惟一”,王阳明所认知的惟一乃是天理,亦即是良知,即是惟精的主意,惟精乃是致良知的工夫,即是惟一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