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的案例
我们来积累关于“知行合一”的“论据”。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知)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行),是密不可分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和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在论证“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要用到一些论据,这是我们平时要做的积累。我们来看一段写作案例: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论点)南宋学者张栻在《论语解·序》中又提到:“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论据)这句话阐释了“知”与“行”的相互关系,其意思是说,“知”与“行”相互生发、相互促进,越是深入实践,认识越能精进;有了越发深刻的认识,实践越能通达透彻,“知”与“行”自始至终相互随行。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凡是那些心里明白行动上却做不到的人,他们的知和行“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论据)“知道”和“做到”其实是一件事的首尾两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论据)
该文段的论点是“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围绕该论点可以使用相关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作为论据。
与之有关的典型事例如下:
陶行知改名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
为陶行知。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