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知行合一”
的立言宗旨周海春袁韩晓龙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收稿日期]2018-10-1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6Y015
[作者简介]周海春(1970-),男,内蒙古扎兰屯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知行合一
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伦理学研究;韩晓龙(1981-),男,陕西宝鸡人,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伦理学研究。一、
引言“知行合一”在王阳明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知行合一之说,是先生论学最要紧处”[1]233。但“知行
合一”自提出,就一直是一个争执很大的命题。本文认为,需要结合王阳明思想的宏观框架来把握“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哲学虽然有变化,但自龙场顿悟以后其思维模式是一贯的。王阳明的哲学概念框架主要来自《大学》和《孟子》,王阳明同时把“天理”、“穷理”等概念置入对《大学》和《孟子》的理解之中。王阳明的“良
知”概念也来源于《孟子》和《大学》的整合,他是把《大学》
的“致知”、“格物”概念嫁接到《孟子》上去了①。王阳明如何整合了《大学》和《孟子》呢?最为关键的是三点:
第一,赋予致知之“知”以良知的含义。在《徐爱录》中,王阳明把孟子的良知表述成“见父自然知孝”
一类的表达,并强调这个良知是会受到“私意”障碍的,所以才需要格物、致知之功,当去掉障碍后就是
“致其知”,就是“意诚”。第二,王阳明在把孟子的良知概念输入到《大学》中的同时,
也输入了一个思想的话题,即回答了为什么要“正心”,为什么要“修道”和“率性”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私意障碍。
这个问题在孟子那里是放其良心的问题,是从“小体”的问题。耿宁认为:“在关于‘本原知识’
由于自私欲望而受到阻碍以及通过‘对行为的纠正’来消除这个阻碍的思想中,王阳明已经超出了孟子。”[2]189的确如此,因为王阳明在向
《大[摘要]王阳明虽然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他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式:本体-遮蔽-去蔽。“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用这一思维模式来表达。在整合不同概念的基础上,这些不同的表达集中为
“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具有同构性,
其理论的聚焦点都在于解决良知良能由体达用的障碍问题。从“致良知”来把握“知行合一”既是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
学说本来面貌的需要,也是顺着王阳明的理论思路补充完善“知行合一”学说的需要。就王阳明“知行合一”
的立言宗旨而言,“致良知”的“致”突出了克倒不善的念头的重要性,更明确了“知行合一”的宗旨。就王阳明“知行合一”
的精神实质而言,只有一个知行合一,即良知的知行合一,舍弃良知就无法洞见“知行合一”的实质。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有一个发展过程,“致良知”使“知行合一”更为完备,“知行合一”的多种论述都是良知圆成自身成为至善的逻辑环节。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至善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志码]粤[文章编号]1001-4799(2019)03-0109-09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5月
第46卷第3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May ,2019
Vol.46No.3①耿宁重视王阳明良知概念对孟子良知概念的继承(参见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册,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林月惠则认为耿宁讨论阳明的良知概念,重《孟子》而轻《大学》
,脱离了阳明良知说的问题意识。“换言之,从《传习录》卷上到卷下,‘良知’(致良知)概念的讨论,是与《大学》古本、朱子改本的‘格物致知’
之工夫的理解相关,而‘知行合一’的议题也有所涉及。因此,探究阳明的良知概念,不能忽视他与朱子《大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搏斗与对话。
也许我们可以如此说,阳明的‘良知’概念虽于《孟子》有所本,但从《大学》‘致知’来立说,‘致知’即是‘致良知’。从某个意义上说,
阳明是以《大学》‘致知’之‘知’来诠释《孟子》的‘良知’。因此论及良知概念的含义,显然不能忽略《大学》之讨论脉络”(参见林月惠《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
“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哲学分析》2014年第4期)。